-
01-27 22:50...攻坚团队分为两组分赴昆明和丽江,开展天文数据远距离传输场景调测,将天文数据从丽江天文台传送到位于昆明的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所处理。丽江天文台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太安乡高美古村,是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的一部分,于2004年建成,海拔3200米,拥有优良的光学天文观测条件。云南大学中国西南天文研究... 0
-
01-24 06:00...将为开展早期宇宙相关研究开启一扇新窗口。相关成果论文23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天文》在线发表。“天关”卫星探测EP240315a艺术想象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供图)据介绍,宇宙中会发生大量的剧烈爆发现象,这些爆发现象往往随机出现、快速消失,宛如转瞬即逝的宇宙“焰火”。观测这些宇宙“焰火”,对于开展黑洞、引力波、宇... 6
-
01-20 04:30...紫金山天文台助理工程师徐智坚介绍,彗星(Tsuchinshan)于1月5日被首次观测到,当时亮度约为19.5视星等,疑似具有彗星特征。随后,紫金山天文台联系了国内天文台及国外合作方开展后随跟踪观测。其中,埃及Kottamia天文台成功观测并确认了它的彗星特征。美国泛星巡天计划也通过数据回溯发现,该天体展现出彗星特征。1... 0
-
01-11 08:00...由“四站一中心”升级为“六站一中心”。最长基线即“等效口径”将超过原有上海和乌鲁木齐之间约3200公里,拓展到约3800公里,可视天区提高25%,在X波段角分辨率较过去提升18%,好于2毫角秒。望远镜采用了全实面转台式天线的结构保型、全环控保温、全数字化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面型精度和天线效率,面型精度好于0.... 2
-
01-05 04:20...“这不仅能更加有力保障探月四期和深空探测任务,同时还将成为支撑射电天文研究观测的新利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对提升我国射电天文科学研究能力,推动中国在超大质量黑洞、致密天体快速时变及引力波电磁对应体、银河系动力学研究、高精度天地一体化参考架等一系列天文学前沿领域的研究,都有重大的作... 0
-
01-02 11:10...鲁宾天文台最早7月上线在智利中部的一座山峰上,科学家们正紧锣密鼓地建设维拉·鲁宾(VeraC.Rubin)天文台。预计这座天文台最早将在2025年7月4日拍摄首张夜空照片。鲁宾天文台的前身是大型综合巡天(LSST),为纪念2016年逝世的杰出天文学家维拉·鲁宾(VeraRubin)博士而在2020年更名。鲁宾博士的研究... 0
-
-
12-28 18:30...日喀则望远镜日喀则望远镜望远镜采用了全实面转台式天线的结构保型、全环控保温、全数字化控制技术等关键技术,大幅度提升面型精度和天线效率,面型精度好于0.3毫米,最终在极端工况下实现大口径700MHz至50GHz的频率观测,观测波段最高还可拓展至100GHz。长白山望远镜长白山望远镜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基于在射电天文领域的... 0
-
12-28 02:10...不仅能更加有力地保障探月四期和深空探测任务,还将成为支撑射电天文研究观测的新利器。据悉,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基于在射电天文领域的深厚积累,首次将实时VLBI技术应用于嫦娥一号任务,组织中国科学院所属天文台的优势力量,建成由“四站一中心”组成的中国VLBI网,构建了测控系统VLBI测轨分系统。日喀则40米射电望远镜中国科... 4
-
12-26 04:40...届时更可能是连续六年没有年三十。过去百年中37年没年三十天文台昨日发表网志表示,翻查历书,过去100年中,即是由1925至2024年,有37年的年三十“失去踪影”。天文台称,没有年三十与天文历法有关。天文学上,“朔”(亦称新月)是月球和太阳在同一黄经时的月相,接连两次朔相隔的时间称为“朔望月”,平均约29.5306日(... 0
-
12-16 03:40...”上海天文台博士后顾琦烙是刘铁团队的成员之一,他们研究的重点是“恒星如何形成”。电视剧《三体》里出现的三日凌空“名场面”,就是这些天文学家关注的问题。近期,团队首次探测到了一个由4颗正在形成的恒星组成的四星系统,该系统将来可能会演化成“四体”恒星系统。刘铁团队还运用位于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ALMA望远镜,对猎户座普朗克银... 0
-
12-12 21:30...”方案。国际编号3171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王绶琯星”,标志着他在天文领域的杰出贡献。而他不仅致力于科研,还非常重视人才培养,1999年他倡议并联合60位科学家创立北京青少年科技俱乐部,被会员们称为“科学启明星”。他曾说:“科学普及了,才能让更多孩子受益。我们尽力根植一片深厚的土壤,让科学之树枝繁叶茂。”(光明日报全... 0
-
12-12 16:50...加勒博士毕业前夕,还把自己的博士论文寄给勒维耶帮忙审阅。在给加勒的信中,勒维耶写道:“请把您的望远镜指向宝瓶座……在这个位置1度的范围内,定能找到新的行星。”此前,天文学家们观测天王星时,发现它的运动不完全符合牛顿引力定律。有人推测是有其他人类尚未发现的巨大行星干扰天王星的运动。勒维耶经过仔细研究计算,得出了这颗神秘行... 0
-
-
12-08 07:30...4米望远镜(左图)和近地小行星2024XA1(右图中亮线)。(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供图)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丽江观测站青年研究员张西亮介绍,近地小行星2024XA1(初始命名为C0WEPC5)于北京时间2024年12月3日13时55分被发现,北京时间12月4日0时14分左右在西伯利亚东部上空进入地球大气层并产生燃烧,形... 2
-
12-05 05:00...一个纤薄的椭圆光环清晰可见。通过分析这些喷射物质的分布,科学家们能够深入了解恒星生命末期的动态,以及恒星系统的内部构造。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研究主要作者、智利安德烈斯贝洛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大仲圭一表示:“这是我们首次成功捕捉到外一颗垂死恒星的放大图像。我们发现了一个蛋形茧,恒星隐藏在其中,并被... 1
-
11-28 05:30...超过同一时期国际其他望远镜发现脉冲星数量的总和。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姜鹏介绍,FAST自正式开放运行4年来,在脉冲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纳赫兹引力波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原创性成果。其中,脉冲星领域相关研究极为亮眼——取得了发现最短轨道脉冲星双星、捕捉纳赫兹引力波信号的初步证据等突破性进展;发现了大量的毫秒脉冲星... 1
-
11-28 03:00...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它是最致密的天体之一,有极高的密度、极强的磁场和极强的引力,被公认为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超级明星”。自1967年英国科研人员发现第一颗脉冲星以来,国外科研人员已经发现约3000颗脉冲星。“脉冲星是研究四大相互作用和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的天然实验室,通过观测脉冲星,可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 0
-
11-27 14:20...本次研讨会主要聚焦于“中国天眼”建成以来在脉冲星领域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展望未来“中国天眼”在该领域的重要机遇和研究方向,包括发现特殊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以精确检验引力理论,或进一步推进纳赫兹引力波探测等。贡献脉冲星领域多项重大成果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中外科学家在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脉冲... 21
-
11-24 10:50...有漫长的海岸线,有丰富的与海相关的历史遗存,但相对于深圳所获得的其他的鲜明身份标签,海洋文化之于深圳的能见度还是太低了。要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需要我们更多地从海洋的视角来打量深圳。深圳海洋博物馆由此应运而生,它将建设成为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博物馆,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海洋,认识海洋与我们的... 10
-
-
11-22 05:20...参观天文台展厅、漫步滨海栈道、欣赏沿途海景,一起度过了难忘的一天。当天上午,25对亲子早早抵达深圳天文台。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天文台展厅,观看令人着迷的太阳系模型、深邃的星系影像以及多种天文观测仪器。通过参观和学习,孩子们对天体运转、星系演变等天文知识有了初步的理解,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参观结束后,亲子漫步于天... 1
-
11-07 09:00...黑洞形成时宇宙年龄只有现在的3%。相关研究报告6日在英国《自然·天文学》杂志刊发。波格丹团队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UHZ1星系,通过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探测到上述黑洞。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6日发布消息说,波格丹团队用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对UHZ1星系观测了两周,发现星系中存在密集、炽热、散发着X射线的气体,这是巨大黑... 1
-
10-07 14:00...而资深的“追星族”则会记录日期、地点以及望远镜的参数,他们痴迷于对比某颗星星一年四季的变化。近些年,吉林省乡村旅游方兴未艾,短途自驾游、露营热也带火了一些村庄。除了河流、清风、山峦等,星空正成为大家追逐的新宠。位于新开河村的名峰山庄景点,兴建了吉林地区首个民间天文台,这个假期游客纷至沓来,催热了“星空经济”。30岁的邱... 1
-
09-25 19:30...孔旭却将这个外人眼中的苦寒之地视作一块宝地。他解释,到达望远镜的星光“穿透”地球大气时会受到影响,而海拔越高大气厚度越薄,观测条件越好。“天文台修得越高越会有明显的优势。”他说。墨子巡天望远镜“巡天”能力如何?中国科学院发布的数据显示,口径2.5米,采用国际先进的主焦光学系统设计和主镜主动光学矫正技术,墨子巡天望远镜可... 4
-
-
-
本页Url:
-
2025-02-01-22:1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