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2 03:40...会议由作科所党委书记刘录祥主持。刘现武强调,一是要充分依托现有资源与技术不断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成果。二是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人才链,做好有组织的体系化科研支撑,以实际行动助力实现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三是要坚持量质并重,切实发挥杂粮的营养健康功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食物消费和营养... 0
-
08-08 08:20...(京ICP040090正文中国农科院加强科企合作推广应用荞麦新品种2024-08-0806:13来源:新华网[][字号][]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湘西盛世御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苦荞新品种“中荞121”转让签约仪式,通过科企合作推动新品种应用,促进“小杂粮”长成大产业。“中荞121”是中国农科院作科... 2
-
08-07 16:40...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历时8年培育的苦荞新品种“中荞121”实现成果转化。8月6日,作科所与湘西盛世御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中荞121”转让签约仪式。据介绍,“中荞121”高产、广适,融合了当前荞麦品种缺乏且产业急需的易脱壳特性。该品种无需高温蒸煮脱壳,可最大保留苦荞的营养价值,有利于推... 2
-
07-11 22:00...会议旨在交流大麦基因组学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共商成果共享与持续推进合作,宣传并交流中德联合承担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解析大麦环境适应性规律”合作项目。作科所所长周文彬表示,作科所与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与作物育种研究所(IPK)在大麦科技研究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双方围绕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生物信息学、基... 0
-
06-07 13:20...会议旨在交流大麦基因组学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研究的前沿进展、共商成果共享与持续推进合作,宣传并交流中德联合承担的“群体基因组学研究解析大麦环境适应性规律”合作项目。作科所所长周文彬表示,作科所与德国莱布尼茨植物遗传与作物育种研究所(IPK)在大麦科技研究方面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双方围绕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生物信息学、基... 1
-
04-05 03:10...主动与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对接,新建杂粮种业试验示范基地,开展谷子、豆类、高粱、荞麦、芸豆等“小杂粮”新品种筛选、试验、展示,作科所派出6个团队、13名专家、20多名研究生在兴县扎根开展杂粮基地建设和品种研发。院地之间的“双向奔赴”在兴县结出丰硕成果:新认定2个荞麦新品种、2个豇豆新品种,选育的晋汾107比传统晋谷21号谷... 3
-
-
06-08 12:10...种植各类小麦新种质500多种和自育新品种20多个,这是老郝和同事多年从事小麦种质资源、基因组学和小麦群体多样性的科研成果。中国农科院作科所二级研究员张学勇:这都是我们花了20年工夫,把这个群体做好,现在我们就评价它的性状,看每一个材料里面有什么可取的东西。中国农科院作科所副研究员郝晨阳:这个有将近六七百袋了,目前收的有... 37
-
-
-
本页Url:
-
2025-02-09-08:2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