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8-29 20:10...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即将进入抽雄开花期、夏大豆进入开花结荚期,要重点关注北部渍涝和南部高温,以及玉米南方锈病、褐斑病、玉米螟、草地贪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大豆霜霉病、豆荚螟等病虫害。长江中下游地区中稻处于孕穗抽穗期,要重点关注高温、干旱、洪涝、寒露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病虫... 3
-
08-29 13:00...他还针对重要的农业和外来入侵害虫开展种群遗传分化以及对环境适应的分子机理研究,其襀翅目的系统学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项,主持和参加国家“973”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等国家、部省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80余篇,其中SCI论文230余篇,获国家发明... 0
-
08-26 11:50...农技专家认真查看玉米的生长状况,仔细分析土壤墒情、病虫害发生情况等。针对不同病虫害存在的问题,现场“开方抓药”,耐心地向农民讲解玉米中后期的田间管理要点,包括合理施肥、科学浇水、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并亲自示范操作,让农民朋友们能够直观地掌握要领。马军说,农业局的农技专家来到咱们地里头,为我们讲解玉米病虫害防治知识,讲... 2
-
08-24 17:30...2023年5月,广水市检察院公益诉讼部门干警发现该问题后,及时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书,敦促其依法履行监管职责。相关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修复了古树保护牌,并按规定架设护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古树开展抢救复壮、病虫害防治、树洞修复、根部培土等工作,改善古树生长条件,让古树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为进一步推进源头治理、强化对... 4
-
08-23 13:20...组织中国农科院成立28支科技小分队赶赴主产省,分作物、分区域、分环节落实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关键技术。日前,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紧急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重点对重灾区农作物改种补种、水毁农业设施修复、疏渠排涝等防汛救灾措施以及未受灾和轻灾区实施秋粮作物“一喷多促”给予适当补助。涝后管理、促进恢复,不同作物各有讲究洪涝... 2
-
08-23 12:20...部署当前防灾减灾夺秋粮丰收、蔬菜防灾减灾和秋播育苗等工作,组织中国农科院成立28支科技小分队赶赴主产省,分作物、分区域、分环节落实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关键技术。日前,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紧急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重点对重灾区农作物改种补种、水毁农业设施修复、疏渠排涝等防汛救灾措施以及未受灾和轻灾区实施秋粮作物“一喷多... 6
-
-
08-23 01:50...农业农村部接连发布通知,部署当前防灾减灾夺秋粮丰收、蔬菜防灾减灾和秋播育苗等工作,组织中国农科院成立28支科技小分队赶赴主产省,分作物、分区域、分环节落实防灾减灾和田间管理关键技术。日前,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紧急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重点对重灾区农作物改种补种、水毁农业设施修复、疏渠排涝等防汛救灾措施以及未受灾和轻... 3
-
08-20 19:20...沿着预设路线来回穿梭“飞防”作业,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形成雾流均匀地喷洒在稻田中,为水稻披上绿色健康的“防护服”。无人机飞防飞手付孝康介绍道:“我们每天的工作量在300到500亩,一天大概喷洒1000升,无人机飞防比人工更加高效和精准,成本也相对减少很多,经过科学的配比能够更加有效地防治病虫害,有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 2
-
08-17 21:10...在飞防专业人员的精准操控下,沿着预设路线来回穿梭“飞防”作业,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形成雾流均匀地喷洒在稻田中,为水稻披上绿色健康的“防护服”。“以前防治病虫害,全靠人工背着喷雾器,上坎下坎,不仅辛苦效果还不一定好,现在的无人机打药几分钟可以完成几亩,作业省时又省力。”赵曹村一农户表示。当前正值水稻抽穗的关键期,汉台... 0
-
08-17 06:50...”林志表示,“目前使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一天作业面积可达500亩以上。”不仅如此,无人植保作业也助力农户水稻种植提质增效。李永伟的家庭农场目前拥有水稻种植面积190余亩,每年需要喷洒肥料和农药各3—4次,“有了无人机的帮助,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大大下降了,而且价格也不贵,一亩地喷洒一次平均也就6—7元。”无人机植保技术... 2
-
08-16 19:10...”安塄村种植户安小海说。索池镇探索核桃树与万寿菊套种新模式(杨和俊摄)“今年以来,我村多措并举推动撂荒地整治,积极探索推行‘合作社+村集体+农户’模式,在翻新后的撂荒地上栽下万寿菊44亩,规模化的种植既解决了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的问题,也解决了农村留守妇女、老人等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安塄村村委会副主任安善奎说... 0
-
08-16 12:30...每一本巡护日记都记有他对大山的默默情怀:哪里的树被风吹倒,哪里的树有了病虫害,哪里的封山围栏倒了,哪个沟里发现了褐马鸡……作为一名护林员,森林防火工作是头等大事。根据不同的季节,护林员要对责任区定期做隐患排查;在春节、清明节、“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制订相应的巡护计划和应急措施;对重点路口、地段加强巡护瞭望,确保发生突... 2
-
-
08-14 18:50...详细介绍梨树常见的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特点,包括梨大食心虫、梨木虱、梨黑星病等,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这些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防治难点。他还针对不同类型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包括药剂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多种手段,旨在实现科学防治、绿色防控。林琭以《苹果栽培》为题,从果园树形修剪技术、果园施肥技术、果园生草技术... 1
-
08-14 10:30...作物生育期延迟地块,病虫害偏重发生地块开展“一喷多促”工作。主要对玉米、大豆、中稻等主要秋粮作物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给予补助,增强作物抗逆性减损失,促进壮苗稳长提单产,为确保秋粮丰收提供有力支撑。为切实保障好秋粮生产,确保粮食丰收,自治区财政厅会同农牧厅迅速行动,按照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要求提... 5
-
08-14 01:00...防治玉米螟,再就是加了芸苔素内酯,加上生长调节剂,连片飞防对玉米效率高、效果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据了解,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洒农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是传统人工喷雾器的30倍到50倍,极大减轻了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随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植保无人机正逐渐进入田间地头,助力农业生产“加速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 1
-
08-11 06:50...无人机在专业操作手的精确操控下腾空而起,它们搭载着农药,在玉米地上来回低空飞行,将雾状般的叶面肥均匀洒落在农作物上。短短几分钟,无人机就全面、精准地完成10亩地的叶面施肥工作。无人机操作员李钰澎向记者介绍:“我们这次防治病虫害选用的磷酸二氢钾、氨肥、锌硼钾高效氣氰菊酯药剂,主要防治玉米粘虫、双斑萤叶甲等害虫,促进灌浆壮... 3
-
06-02 19:10...小麦是旱粮作物,去年冬天天气有利于小麦生长,一般亩产700斤就算很好了。”天气好,加上农技部门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进行三防一喷,导致今年没有大的病虫害,小麦丰收也就顺理成章了。机械化助力农业生产降本增效小麦喜获丰收,必须要抢在雨天来临前将这些金灿灿的小麦安全、及时地收割入库。6月1日上午,记者在青山水稻栽培专业合作社的... 22
-
06-02 16:30...记者隆太良摄据介绍,今年石柱县共种植水稻18.4万亩。近段时间,县农业农村委的农技专家还分别前往下路、三河、鱼池、南宾等乡镇(街道)的水稻种植基地“巡诊”,指导农户实时开展农作物田间管理。每到一地,农技专家们针对水稻前期病虫害发生状况、防治时间、防治用药、喷施方法等向农户作详细讲解,指导大家重点做好水稻二化螟、纵卷叶螟... 13
-
-
06-02 12:50...9%;油菜已收获45.9万亩、进度76.0%。全市意向种植秋粮826.4万亩,目前已播种47.8万亩、进度5.8%,其中玉米39.8万亩、进度29.4%,大豆5.9万亩、进度10.0%,水稻1.06万亩、进度0.2%。据田间调查分析,全市小麦预计亩产405公斤、较上年增12.9公斤,总产258.2万吨、增12.8万吨。... 18
-
06-02 09:20...淤上乡列入市科协“三长一员带三会”试点工作不久,省林科院科技特派员陆超,便以生态产业服务协会成员的身份多次前往淤上乡。一年多时间以来,他和其他特派员一道,依托省林科院的科技资源优势,通过“三长一员带三会”平台,加强产学研合作,把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送到田间地头,将更多的资源下沉到基层一线。在省林科院科技特派员的帮助下,一... 15
-
05-28 18:00...无人机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播撒均匀,还能有效减少劳动力。”重庆市和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勇说。石河村的田间还安装上大田智能监测设备。铜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除了病虫害防治外,石河村水稻的耕、种、防、收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为了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收益,石河村的田间还安装上大田智能监测设备,土壤缺水、稻田害虫、空气湿度都可以通... 20
-
05-25 18:40...我们今年种的蜜瓜品种有耀珑25号、台湾玉菇等,预计7月份就能上市,希望今年还能有好收成。马占虎信心满满地说。独山子乡新建连栋钢架拱棚500亩,由独山子乡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承接运营,按照每年不低于6%的比例进行保底分红,分红收益由4个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平均分配用于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目前已建成百亩拱棚蜜瓜种植示范基地3... 11
-
-
-
本页Url:
-
2025-02-02-22:0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