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1 19:10...张义群高级工程师介绍了林场主要中草药(灵芝、虫草、松菇、金银花、藿香、黄芩、穿山龙、丹参、天花等)的生活习性、分布情况以及作用和功效。在完成理论学习后,同学们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上山考察。经过多次上山实地考察和研究,同学们总结本次调查的收获,发现比较突出的三个中草药:灵芝、天花、松菇、金银花,分别分布于麻栎林下、板栗... 0
-
01-30 12:20...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将更着重于高质量发展。2022年,自治区政府办公厅牵头,印发《广西推进水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优布局、精品种、控面积、攻单产,树品牌、提品质、延链条、增效益,促进广西水果产业融合发展、高端转型。2.抢抓机遇,推动油茶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油茶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树种,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改善人民... 1
-
01-27 13:50...进一步明晰林业产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保障收益权等。此次颁发的产权证书,登记林地共12宗,经营面积达6015亩,所有权归小池镇培斜村民委员会,林地、林木使用权归龙岩九溪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所有,经营期为70年。在不破坏森林生态的前提下,允许该公司充分利用森林景观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项目。公司每年向村集体缴交林地、... 0
-
01-27 10:40...林下经济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重要途径,能实现林兴民富,助推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赣州有林地面积4586.6万亩,森林面积4454.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6.23%,列全省设区市第一,可以说赣州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赣州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林下采集和森林康养等林下经济,培育了新产业,... 0
-
01-26 20:00...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白沙黎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获悉,目前全县套种益智、粽叶、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超14.5万亩,胶农的收入从单一的割胶,逐渐转变为割胶、务工、土地租金、村集体分红等综合效益,一块土地、多份收益的复合型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正悄然兴起。橡胶+菌菇是当地主要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之一。1月15日,在牙叉镇新高峰村的橡胶林下... 2
-
01-24 20:40...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紧密联结14家波密天麻产业经营主体,通过合同形式构建了长期且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波密天麻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组建卓越的科研团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林下野生抚育示范基地、科研试验区及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配备先进的初加工厂和仓储设施,实现产、学、研、供、销的一体化... 6
-
-
01-23 15:10...显得油光发亮,十分喜人。工作人员穿梭于油茶树之间,摘下成熟的果实,放在篮子里,内心充满丰收的喜悦。南云台林场种植油茶已有60多年的历史,为进一步挖掘野生油茶果的经济价值,近几年,南云台林场持续加强野生山茶林的间伐修剪和管理工作,先后在东磊分场和凌州分场分别打造了2000余亩油茶基地,生产的野生山茶油不但成为市场的香馍馍... 4
-
01-21 22:40...努力打造林业生物质新材料产业的先行者。2024年秋季,在通北林业局有限公司东方红林场大豆收获现场,经组织专家和农户测产,增产10%以上。大豆的高产增收得益于木醋液氨基酸水溶肥的运用,龙江森工集团权属单位森工林茂(黑龙江)生物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森工林茂公司)将微生物从实验室带到田间地头,为森林农业增产增收带来新动... 0
-
01-21 21:00...有5条步行环线可以选择,周边环境非常原生态,很适合爬山、徒步。”步道的设计与两侧的景致,令何伟鑫感到惊喜。2001年,捷文村率先启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分山到户,试点林权证换发,诞生了全国第一本新式林权证,被誉为“全国林改策源地”。“林改分山到户后,村民保护山林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林子也越来越茂密。”捷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 2
-
01-20 19:20...零陵飞凤山专业合作社万亩油茶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投资4000余万元在9个村流转土地12000余亩种植油茶。该基地负责人何天介绍,每年油茶林中套种迷迭香、罗汉果、香芋南瓜、西瓜等特色经济作物1100亩,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带动周边100余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水口山镇林下年养殖土鸡30000羽... 3
-
01-17 23:00...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紧密联结14家波密天麻产业经营主体,通过合同形式构建了长期且紧密的合作关系,为波密天麻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组建卓越的科研团队,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林下野生抚育示范基地、科研试验区及实验室等科研平台,配备先进的初加工厂和仓储设施,实现产、学、研、供、销的一体化... 1
-
01-17 15:40...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农业强国提供坚实保障。为更好打造“森林粮库”,四川加快发展木本粮食。以现有林分抚育改造提升为主、新建为辅,重点发展以板栗、橡籽为主的淀粉类和以松籽为主的蛋白质类品种,适度发展大枣、柿子等糖类品种,计划到2030年,全省木本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在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板栗现代林业园区,农户在... 0
-
-
01-16 19:30...赤峰市在阿鲁科尔沁旗、翁牛特旗、敖汉旗等地集中发展文冠果生态产业示范基地,挖掘文冠果林、文冠果花的观赏、体验价值、经济价值和健康价值,全力打造文冠果油、文冠果茶、文冠果止痛贴等系列文冠产品,助推文冠果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目前,赤峰市文冠果面积达66万亩,选育、审(认)定10多个文冠果新品种和优良品种。发展果蔬经济林,... 3
-
01-16 18:40...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木本油料、森林药材、林产饮料等各类经济林产量达134万吨,各类饲草产量达7800万吨,草种供给能力达到800万公斤。全区林草产业呈现一产稳中有进、二产转型加快、三产贡献率显著提高的发展态势,绘就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亮丽内蒙古画卷。2024年,全区林草产业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 0
-
01-15 07:10...兴一个产业可以带活一个村、一个镇乃至一个县的经济发展。廖石秀在云岩镇试种油茶成功后,整理经验做法,将其传授给身边的乡亲,带领大家共同种植,建起了山茶油的加工厂,带动当地200多户农民参与油茶产业发展。廖石秀表示,产业发展最直接显著的就是带动就业,“每年我们提供60多个工作岗位,优先聘用当地的村民,让乡亲们实现在家门口就... 0
-
01-12 05:10...全省木本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在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板栗现代林业园区,农户在采收板栗林下套种的魔芋(2024年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记者近日来到四川宜宾,这里是全国竹资源富集区和“川南竹产业集群”核心区域,冬季是当地方竹笋的丰收季。在宜宾市兴文县的竹林里,一颗颗方竹笋破土而出。兴文县仙峰苗族乡群鱼社... 0
-
01-12 02:20...绘画的颜料都由天然矿石加工而成,色彩纯正、不易褪色。旧时河口地区作为陇上水陆交通枢纽,码头贸易繁荣、商品经济活跃。清中叶以后,河口兴起制纱灯、挂纱灯的习俗。“最经典的纱灯当数羊油灯,夜晚掌灯后,灯影须臾闪烁,风吹灯动,画上人物摇曳生姿,是纱灯最美的时刻。”张振祥说。由于战乱和时代变迁,古纱灯淡出人们视野。“2011年,... 0
-
01-12 02:20...适度发展大枣、柿子等糖类品种,计划到2030年,全省木本粮食种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在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板栗现代林业园区,农户在采收板栗林下套种的魔芋(2024年12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张超群摄记者近日来到四川宜宾,这里是全国竹资源富集区和“川南竹产业集群”核心区域,冬季是当地方竹笋的丰收季。在宜宾市兴文县的竹林... 1
-
-
01-11 10:30...推动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全市林业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盘活林业资源。我市通过政府扶持、农户自愿、示范引导、市场带动等多种运作方式,初步构建起集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景观利用于一体融合发展的综合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62.7万亩,林产值达到13.8亿元。全面调查了解涉林企业现状,甄别涉... 0
-
01-11 05:30...通过“招小商”带动乡村因地制宜发展适宜产业,打造类型多样的务工“工厂”,依托组织部、人社局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归雁服务站”“务工驿站”等“家门口”就业服务站,当好公司和群众的就业“红娘”,精准对接务工人员与产业基地的岗位供需,推动群众快捷就业、“工厂”快捷用工,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在玉屏镇就有几个颇有成效... 0
-
11-08 00:10...创新采取“企业+合作社+林场+农户”新模式,做足做大“林业+”文章,大胆引入林下茯苓种植项目,倾力培育壮大新型林下经济。通过机制保护、产业赋能、生态种植、扩大规模等有力措施,率先构建起了中药材“种植+加工+售后”全产业链。截至目前,安砂镇已拥有林竹加工企业3家、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25个、家庭合作林场2家。林下种茯苓点“... 1
-
10-24 16:00...处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以前村民缺乏经济来源,都去山上砍树木卖钱,山都光秃秃了,一下雨,黄泥水就呼啦啦地往下涌。捷文村老支书、推动林改试点第一人李永兴告诉记者,由于山林产权归属不清等原因,村里乱砍滥伐难以制止,发生山火也找不到人扑救。为解决这些问题,20年前,在武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李永兴带领村民把山林分... 3
-
-
-
本页Url:
-
2025-02-02-10:1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