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7 22:20...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化石相对稀疏,第四纪(约260万前至今)以来的记录尤为稀少,雪豹是如何逐步演化出如今特化适应青藏高原的模样仍然不明。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支持雪豹现生亲缘关系最近的物种是虎,但雪豹和虎的形态及生态适应都截然不同,仅仅依靠分子生物学解决不了雪豹是如何特化的问题。在本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另辟蹊径,他们从亚欧大陆其他... 0
-
01-17 17:20...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植物独特的生存策略,为解释4亿多年前“植物登陆”如何发生提供了新线索。距今4.3亿至3.6亿年前,植物开始了从海洋“登上”陆地的征程。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几千万年间,陆地植物的数量、种类、复杂程度迅速上升,当今陆地生态系统的基础由此奠定,这一堪比... 0
-
01-17 16:30...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植物独特的生存策略,为解释4亿多年前“植物登陆”如何发生提供了新线索。距今4.3亿至3.6亿年前,植物开始了从海洋“登上”陆地的征程。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变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几千万年间,陆地植物的数量、种类、复杂程度迅... 0
-
01-17 16:00...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这一发现揭示了早期植物独特的生存策略,为解释4亿多年前“植物登陆”如何发生提供了新线索。距今4.3亿至3.6亿年前,植物开始了从海洋“登上”陆地的征程。这一过程极大地改变... 0
-
01-12 21:10...小型蜥脚类足迹的层面研究项目组供图新发现的两个化石点包含早期蜥脚类和兽脚类恐龙的足迹记录。在第一处化石点,3个连续的、长度约42厘米的兽脚类恐龙足迹构成了一条行迹,根据其形态学特征可归为实雷龙足迹科。经研判,这种恐龙体长可能达到6米。第二处化石主要是尺寸较小、孤立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其足迹长度从8.8厘米到15.5厘米不... 0
-
01-12 20:20...意外发现在一段乡村道路两侧发现疑似爬行动物脚印的岩石石壁,此后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遗迹学专家展开合作。本次发现恐龙遗迹化石的地层为中侏罗统东大桥组,距今约1.7至于1.66亿年前。恐龙足迹的层面与相邻层面发现了微生物席,古藻迹、石针迹、海生迹、斯柯茵迹等遗迹,代表着低能浅水的环境。良好的环境,丰沛的水资源吸引了恐龙动... 3
-
-
01-12 03:00...、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团队10日发布此项新发现,并称这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小的蜥脚类恐龙足迹化石。这一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学术期刊《历史生物学》。小型蜥脚类恐龙复原图。(受访者供图)恐龙研究专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介绍,昌都所在的侏罗纪地层最大厚度超4800米,产出了大量恐龙足迹化石。202... 0
-
01-11 11:40...展览内容以“密林龙部落”“沼泽马戏团”“翼装俱乐部”“有氧深潜者”“猎食竞技场”“巨龙阴影下”六大恐龙生境进行呈现,由罕见的“最X龙族”集结亮相,形式缤纷多样,以现代化方式传达恐龙的独特魅力,无论是科普游、亲子游、合家欢,都会在这里获得非凡的文旅体验,适宜全人群参观游览。展览现场还将设置丰富多样的互动体验区域。您可以走... 1
-
01-10 16:20...英国将首次出现不使用天然气发电的时期,但天然气在风力减弱期间仍将作为备用电源。长期来看,风电行业正在探索储能技术,以补充发电能力。过去十年,英国化石燃料发电量下降了一半以上,可再生能源发展迅速,其中风电增长最快。据英国政府数据,2014年至2023年,英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比重从19.1%上升至46.4%。同... 0
-
01-07 17:00...发放了宣传页200余张,群众满意度高达百分之百。部分科普展品还送到附近小学作为暑期实践活动内容,让更多学生体验科学带来的乐趣,也实现了科普资源共享。阳泉市矿区赛鱼小学科学宫和刘慈欣展览馆,则是另一处科普教育的璀璨明珠。科学宫占地面积840余平方米,拥有十六个展区,涵盖了学校科技、四大发明、生态环保等多个领域。孩子们在这... 3
-
01-07 13:30...1号、2号“郧县人”相貌复原是如何确定性别和年龄的?在汉江师范学院“郧县人遗址”研究院,冯小波教授介绍,这是世界上首次对距今100万年前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开展的科学相貌复原。两枚头骨分别属于生活在百万年前汉江河畔、年龄约25岁至45岁的女性和男性,相貌复原集合了古人类学家、刑侦专家、三维复原专家、旧石器时代考古专家等组成... 1
-
01-01 23:50...一派南国风光。鄂西南的大娄山、武陵山,是云贵高原的东北延伸部分,是喀斯特奇观、岩溶洞穴的王国。沟谷型景观的典型代表有:以长江三峡为代表的具有世界意义的大峡谷带;以长江三峡左岸支流、及神农架河谷水系形成的深切沟谷景观;以长江三峡右岸支流、及清江流域形成的沟谷带及大峡谷景观带。地质与构造形迹亚类之典型地层剖面包括:有全球地... 0
-
-
01-01 20:30...潍坊象生存于距今约20万年前,属猛犸象新种。新华社发(孙树宝摄)12月28日,人们在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观看潍坊象复原模型。当日,潍坊象化石展在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开展。本次化石展是潍坊象化石出土以来首次展览。经过复原的潍坊象肩高4.83米,体长8.5米,体宽2.2米,门齿长3.7米,巨大的体型给观众带来不小的震撼。潍坊象... 1
-
12-31 14:20...揭示了地球上的早期生命是通过漫长的演化历程,填补了关于早期地球生物多样性宏演化的空白,为阐明早期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规律、探索地外生命是否存在以及宜居地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借鉴。在漫长的早期地球阶段,生命,尤其是发育有细胞核的真核生物是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并留下第一个化石记录?早期生命如何进化出现在的生物世界?... 0
-
12-30 11:00...此次亮相北馆通史展及瓷器展的“镇馆之宝”有:郧县人头骨化石、石家河玉人像、崇阳铜鼓、云梦睡虎地秦简及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此外,通史展还上新了黑夫家信木牍、针灸铜人立像、孙中山题“诚仁医院”、陈潭秋家书等众多不同时期的精品文物。馆长张晓云表示,南馆专题展和北馆通史展优势互补,将有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更加凸显省博作为传承... 0
-
12-30 08:30...著名的古人类学家贾兰坡先生根据化石的出土地将其命名为“郧县人”。通过头骨特征,判定属于直立人类型,定名为“郧县直立人”。根据古地磁法测定,化石大致距今100万年。2022年5月18日,在同一地层又出土了第3具(3号)古人类头骨化石,年代距今约100万年。“湖北省郧县人头骨化石高精度扫描及相貌复原研究”工作于2017年6... 0
-
12-30 05:40...市民在潍坊市博物馆观看猛犸象骨架3D打印模型(图片来源:新华社)现场除了展示象化石实物和复原模型外,还精心复原了考古现场以及昔日的生态环境,全方位地展示了“潍坊象”的体型结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展览还融入了潍坊临朐山旺化石、诸城恐龙等珍贵发现,生动展现了远古生命与自然环境之间协同演化的故事。“看化石展不仅能让孩子们深... 1
-
12-29 17:00...华龙洞人的面貌特征,已经同现代人接近。”吴秀杰和中外科学家们确认,华龙洞人是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华龙洞是继周口店之后在中国发现的古人类化石数量丰富、并包含有石器等古人类生存活动证据的重要古人类遗址。发现了“她”——古老向现代的演进已在华龙洞率先发生这一个“较为完整的头骨”属于谁?2014年至2024年,中国... 5
-
-
12-29 15:10...由湖北省博物馆、山西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和北京联合大学等多家科研机构组成多学科、多领域、跨专业的科研团队,历时近8年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号头骨化石,女性,年龄25岁至45岁;2号头骨化石,男性,年龄25岁至45岁。12月26日在湖北省博物馆拍摄的“郧县人”1号(右)、2号头骨化石。新华社... 0
-
10-22 06:30...让河源市民开始重视恐龙化石保护,也点燃了大家对寻找恐龙化石的热情。“当年的通告的确发挥了很大作用。这些年馆藏的化石,起码有90%是根据群众提供的线索找到或群众自愿上交的。”河源市博物馆馆长杜衍礼说。从2014年1月至2022年12月底,河源新发掘、收缴、获捐赠恐龙蛋化石7314枚、恐龙骨骼和菊石等古生物化石41套58件... 11
-
10-18 21:20...我们要求英国政府立即停止所有新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许可。英国政府在拿我们的生命开玩笑。”停止石油(JustStopOil)是著名英国环保组织,近年来,该组织采用非暴力抵抗、破坏他人财产以及阻碍交通等手段,敦促英国政府承诺停止发放新的化石燃料许可证和停止生产化石燃料。他们最出名的一次行动是在去年10月14日的伦敦国家... 1
-
10-12 20:50...远古动物靠其收缩和舒张完成进食。领导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张华侨介绍,此次发现的动物肌肉化石共有3枚,其中一枚较好保存了完整的肌肉结构。从形态上看,这种肌肉呈现类似“五环”的结构,从顶到底由五个直径逐渐增大的环组成。第一、二环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之间有明显的空隙。第二到第五环紧密贴合,呈圆台状排列... 6
-
-
-
本页Url:
-
2025-01-18-02:5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