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8 15:30...锡林郭勒金斯太遗址位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第四名,该遗址位于东乌珠穆沁旗。2024年6月至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内蒙古博物院等部门联合对金斯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20平方米,出土陶片、装饰品、骨器、石制品、动物化石等各类文化遗物4000余件。内蒙古考古研究院... 0
-
01-18 08:00...启动琉璃河遗址申遗前期工作。这是记者从14日开幕的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获悉的。北京市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4年,首都功能持续优化提升。北京中轴线申遗圆满成功,世界文化遗产达到8处、居全球城市首位。北京以中轴线申遗带动老城整体保护,社稷坛、太庙恢复原有建筑格局,先农坛神仓、庆成宫向社会开放... 0
-
01-18 04:50...汇总新发现文物线索40余条,其中30处已完成实地核查登记。专家特别介绍了万柏林区磺厂石窟和古交市岔口风则峁遗址。万柏林区磺厂石窟位于磺厂村以南土坡顶上,处于太原西山主峰石千峰的北麓。石窟开凿在一巨石上,坐北朝南,窟外两侧尚有未开完的小龛9处,窟内平面呈长方形,平顶微弧,三壁三龛。石窟三壁主尊均有明显的褒衣博带、秀骨清像... 0
-
01-17 19:00...当金光照亮芦苇,人们在夯土的城垣上散步,这场景既像远古,也和这片土地上的考古发掘渐渐重叠。总台央视记者卞晓妍: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有的是一口大鼎,有的是一柄宝剑,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就是这片土地。这片宫殿基址就是盘龙城统治者议政和居家的地方,这是我国最早的“前朝后寝”式建筑格局的实物资料,比殷墟还要... 0
-
01-17 18:50...跋山实证给出“中国答案”跋山遗址群是以山东省沂水县跋山遗址为中心的80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存的总称,因2020年夏季跋山水库泄洪冲刷出象牙化石被偶然发现。自2021年起开启抢救性发掘工作以来,出土文化遗物数量巨大,涵盖类型丰富。遗址中发现了距今约9.9万年的“象牙铲形器”,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磨制骨器,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空白... 0
-
01-17 18:30...展出陶寺出土的陶器、玉器等文物230件(套),全面展示距今4300年至3900年陶寺文化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展陈中包括目前我国考古发现史前最早的天文测量仪器圭尺、新石器时代极具代表性的彩绘蟠龙纹陶盘等,充分展示了4000多年前陶寺文化发展的突出成就。研究表明,陶寺古老的观象台已经能够推算一年的20个节气,尤其是春分、... 0
-
-
01-17 18:30...为了尽量地接近3500年前,这个遗址公园最大程度保留了最原始的生态景观。当金光照亮芦苇,人们在夯土的城垣上散步,这场景既像远古,也和这片土地上的考古发掘渐渐重叠。每个博物馆都有自己的镇馆之宝,有的是一口大鼎,有的是一柄宝剑,而盘龙城遗址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就是这片土地。两座宫殿基址曾经是盘龙城统治者议政和居家的地方,这是我... 0
-
01-17 18:30...观众由化身为考古专家的“数字人”引导,驾驶一叶黄金面具,在三星堆古城、考古发掘现场等虚拟场景中穿梭遨游。自贡游客陈慧称:“第一视角可以看到这些文物在我面前的立体感,非常逼真。”上海游客罗盛泽称:“我们在上面看到一些立像、青铜面具、陶器、很多象牙,感觉能触碰到它,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文物工作者在那里探索一样。”从1934年开... 0
-
01-17 17:50...从草鞋山包含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的“三叠层”看,马家浜文化初期,这里的稻作生产已初具规模;到马家浜后期,稻作生产已经成为当地人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这么稳定的稻米产量从哪里来?这有赖于草鞋山人开发出了带有灌溉系统的水稻田。河姆渡的早期阶段,还没有人工的水田,人们应该是利用自然的地形和季风气候,利用低谷地形中的... 0
-
01-17 17:30...曾出土三国青铜马的襄阳再次发现大型三国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16日在湖北荆门举办的2024年度湖北考古工作汇报会,公布了2024年“湖北六大考古新发现”。以时代早晚为序,本次获评“六大”的项目分别为:荆门市钟祥边畈遗址、武汉盘龙城遗址、荆州楚纪南故城、襄阳宜城王家岗北墓地、襄阳菜越墓地、荆州龙凤庄遗址。与会专家介绍,边... 0
-
01-17 17:10...但贴在家门口回头率肯定高!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在3800字左右,而甲骨文自发现至今,只释读出1400多字。如此少量的字库,是否能支撑起春联的需求?刘海清介绍,春联与对联有所不同,对对仗工整没有太高的要求,寓意美好即可。如果上联写辞旧岁,按照常理下联就应当接迎新春。但甲骨文没有迎字,甲骨文中的逆字在卜辞中可用作迎接不顺,也... 0
-
01-17 17:10...出土了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的小石片石器工业系统的石器,并首次在渭北地区发现了原位埋藏的盘状石核、手斧等重要遗物,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为渭北乃至黄河中游地区古人类石器技术演进、人类行为适应方式等科学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新资料。另外,通过坚实的地层埋藏学和年代学证据,初步建立起了渭北地区自中更新世早期以来长达60多万年、... 0
-
-
01-17 17:00...这也是三星堆首次将考古研究成果数字资源开发应用于游客体验。场景中,观众由化身为考古专家的“数字人”引导,驾驶一叶黄金面具,在三星堆古城、考古发掘现场等虚拟场景中穿梭遨游。从1934年开展第一次科学考古发掘至今,90年来,三星堆遗址重要考古发现不断涌现。尤其是1986年,1号和2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让沉睡3000年的... 0
-
01-17 16:30...水下遗址点的普查工作则由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福建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成立的水下考古调查队专门负责。”平潭综合实验区“四普”普查队遗址组队长李磊介绍说。“普查工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挑战。”古建组队员、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社教部主任林颖回忆道,“很多建筑地理位置偏僻,导航无法精确定位,寻找的过程常常一波三折。部分古民居... 0
-
01-17 16:30...90%以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自1978年以来发掘的文物精品。主要包括陶器、铜器、木器、玉石礼器等各类器物,涵盖陶寺文化所有的文物类别。其中,陶寺龙纹彩陶盘是中原地区明确为龙图像的珍贵标本,对于研究龙崇拜的起源及相关问题有着重要意义,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的文物”。陶寺遗址为研究古代都城营... 0
-
01-17 15:00...共清理出21个贝壳堆积坑和一座墓葬,出土石器、骨器、贝器、陶器等遗物200多件。根据碳十四测年结果,壳丘头遗址距今约6500年。目前,整个平潭岛共有37处史前遗址,时间从旧石器时代跨越至商周时期,形成了完整的史前文化谱系。龟山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壳丘头文化遗址”素称南岛语族的原乡被公认是南岛语族起源与扩散考古学研究的重... 0
-
01-17 14:50...2003年元旦刚过,蒋乐平还在为跨湖桥遗址发现独木舟的事情兴奋,一天,接到了吴小红的电话,测年结果出来了。按规矩,需要先把费用寄过去,才能寄数据。蒋乐平隐约觉得吴小红话里有话,欲言又止。几天后,他收到了来自北大考古文博学院的信,表格里4个测年数据显示,距今11400年至8600年。“这是一个抓破脑袋也想不到的年代。它意... 0
-
01-17 14:50...提出了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标准的中国方案,即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五阶段负责人之一陈星灿:“我们基本上还是按照恩格斯的说法,不是一般认为文化发展到某个高度以后称它叫文明,还是认为发展到国家水平这个社会的时候... 0
-
-
01-17 14:50...感悟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游客在园区内可乘坐最新研发的自动驾驶导览车,穿行在延续千年的自然风光里,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也可以在良渚博物院和智慧体验馆内,通过穿戴设备亲身体验穿越历史,文物和场景都“活”起来的神奇之旅。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从1936年发现至今,八十多年来,良渚一步步向世人展示... 0
-
01-16 18:50...内蒙古锡林郭勒金斯太遗址、内蒙古敖汉旗元宝山积石冢入选。锡林郭勒金斯太遗址位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初评第四名,该遗址位于东乌珠穆沁旗。2024年6月至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内蒙古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内蒙古博物院等部门联合对金斯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20平方米,出土陶片、装饰品、骨器、石制... 0
-
01-16 18:40...到了1910年,弗尔克林根钢铁厂已经成为德国最大的钢梁和铁轨的生产商,产品辐射至欧洲各地。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范围内的钢铁产业发生巨大调整,欧洲规模数一数二的弗尔克林根钢铁厂也没能逃脱时代的命运。生产虽然结束了,弗尔克林根却并未将钢铁厂拆除,而是完整保留了高炉和原始的焦化厂外观。1994年,因完好无损地留存原貌和对... 0
-
01-16 10:40...另一个字有“尧”“命”“邑”等多种解释;也有学者认为这只是某种符号。展现都城气象陶寺遗址1958年发现,1978年正式开启考古发掘,至今仍在持续。遗址面积达400多万平方米,其中城址面积280余万平方米。21世纪以来,尤其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实施以来,陶寺遗址确定了中期大城、宫殿区及宫城、仓储区、中期大型墓地等重要遗迹,... 0
-
-
-
本页Url:
-
2025-01-18-19:4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