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28 18:10...推崇通过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等和平方式构建相互尊重的不同文明相处之道,认为力量不在于对他者的征服,而在于与他者和谐共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在今天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明是生机勃勃的智慧源泉,为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中国传统文化用“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认为自然是万物之本,人类应以... 0
-
12-28 13:10...树立了自信自立、胸怀天下、开放包容的大国形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奥秘是什么?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底气从哪儿来?近日,人民日报推出5篇“和音”文章,解码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文化基因。携手构建和合共生的美好世界(和音)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从容自信,以博大的人文情怀观照人类命运,以兼容并蓄的胸襟超越隔阂冲突,以和合共生的愿景凝聚... 0
-
12-27 19:00...早在2000多年前,孟子就曾在告诉梁惠王治国之策时说过:“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时移世易,古老的智慧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中国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 0
-
12-27 09:50...计划投资超千万的光塘垟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目前正在建设稻渔繁育基地,进行田鱼、稻鳅、稻螺种养田改造等,并引进红米、黑米等优质稻种,打造一个集科研、示范、培训、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基地。”茗岙乡宣传委员虞志菲算了一笔账,上述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耕地1150平方米,年产田鱼3万斤至4万斤、水稻14吨,... 0
-
12-26 15:00...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中华文明注重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注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注重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中国倡导平... 3
-
12-26 02:10...中华文明注重和而不同、和合共生,注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注重开放包容、交流互鉴。中华文明从来不用单一文化代替多元文化,而是由多元文化汇聚成共同文化,化解冲突,凝聚共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秉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中国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提出并推动... 7
-
-
12-24 11:10...也是“全球南方”共同面临的挑战。至今,全球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的议题就是“抗击饥饿与贫困”。“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作为“全球南方”一员,中国大... 1
-
12-24 06:50...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也是“全球南方”共同面临的挑战。至今,全球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的议题就是“抗击饥饿与贫困”。“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作为“全球... 5
-
12-24 03:40...消除贫困,是人类的共同梦想,也是“全球南方”共同面临的挑战。至今,全球约有7.33亿人面临饥饿。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的议题就是“抗击饥饿与贫困”。“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 1
-
12-22 12:00...是维系高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及周边地区生态平衡的“生态源”和“调节器”,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发展过程中,国家为了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科学应对气候变化、防控自然灾害、促进绿色发展,积极开展科考研究,截至2023年11月,持续在气候变化影响、生物多样性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示范研究,产生了一批创新成果。例如,... 1
-
12-21 22:10...是渭北工农业用水、黄河合阳湿地的主要水源……”该公司地质测量部部长黄刚正在对照水文地质图讲解该公司水文地质情况及保水工作的重要性。据黄刚介绍,奥灰水位于含水层底层,水压高、水量大,不仅关系水资源保护,更给矿井安全开采带来极大压力。2007年,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致力于攻克奥灰水防治的难题;2011年,建成全国首套自动化地... 4
-
12-21 02:20...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要求:一要以创新理论的新引领,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要联系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 3
-
-
12-18 18:20...是村里首次尝试引进发展的新产业。这些养鱼的废水可以用来灌溉农田,通过特殊设计的水循环系统,让传统的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完美“牵手”,形成一个闭环模式,种养结合、循环利用,实现绿色生产。山西锦欣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麻晋介绍,养鱼的废水富含氮、磷、钾等有机营养物质,对菜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是绿色无公害的蔬菜产品。可以浇灌十... 7
-
12-18 05:30...他们从事经纪行,负责检验运送漕粮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当地还有很多回族人卖牛羊肉,这些行当和其他民族民众从事的卖盐、卖姜以及茶馆、小吃铺等一起,推动北关地区的发展。所以‘富北关’其实是由各族民众共同参与创造的。”张青仁说道。这条河不仅承载着岸上人的生计,还流淌进他们的生活。倘若是不熟悉通州的访客,初次听到“十八条半截胡同”... 0
-
10-04 19:00...打造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能力示范城市据该负责人介绍,深圳将向内挖潜,打造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能力示范城市,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先行实践者”。深圳正不断挖掘城市内在潜力,积极探索高密度超大型城市生态保护修复新路径,大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在法制建设方面,将尽快出台《深圳经济特区湿地保护条例》及配... 7
-
10-03 22:40...其中萤火虫活体饲养观察和化石课程精修是馆内的两大特色活动,大家可以到贝林自然博物馆服务台进行课程咨询报名。”据贝林自然博物馆产业运营部经理王海顺介绍,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是由青岛市北区政府、美国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学院青岛科学艺术研究院合作共建,是全国第一个以贝林先生命名的自然博物馆。贝林博物馆致力于青岛市重要的... 1
-
10-03 22:00...超越了西方“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等将人与自然割裂开来的思维方式,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唯物论、生态系统论的丰富和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新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万物各... 3
-
10-03 10:20...其中萤火虫活体饲养观察和化石课程精修是馆内的两大特色活动,大家可以到贝林自然博物馆服务台进行课程咨询报名。”据贝林自然博物馆产业运营部经理王海顺介绍,青岛贝林自然博物馆是由青岛市北区政府、美国环球健康与教育基金会、中国科学院青岛科学艺术研究院合作共建,是全国第一个以贝林先生命名的自然博物馆。贝林博物馆致力于青岛市重要的... 1
-
-
10-03 05:40...”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重要特征作出了科学概括: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深入乡村,走进城市,调查研究,为中国式现代化谋篇布局。每到一地考察调研,他都会结合... 3
-
10-02 06:40...再到强调“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为自然守住安全边界和底线”,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发展新境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永续发展的... 6
-
09-30 20:00...能够将生态福祉惠及百姓,从而真正打造“永不落幕的园林盛会”。1997年首届园博会举办时,只是“园中园”的形式,做一些简单的微型园艺、插花、微缩景观。到了第四届在广州举办园博会时,从“园中园”走出来,进入公共空间,影响力才逐渐增大。第十四届的园博会,尺度空前增大,成就了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园。“园”字拆掉框,就是“元”... 1
-
09-26 22:00...随着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技术的提高,大熊猫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受威胁程度的等级由“濒危”降为了“易危”。大熊猫“好好”和“星徽”作为中国的“友谊使者”,正在比利时天堂动物园茁壮成长。2014年3月,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在访问比利时期间,出席了天堂动物园大熊猫园的开园仪式。不久前,习近平主席在给天堂动物园园长董博的复信中... 2
-
-
-
本页Url:
-
2024-12-29-02:0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