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4 02:20...“田间课堂”大胆革新,让“人人讲”成为常态。当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知识的传播者,乡村人才的角色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创造者。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能把内容讲好,他们会主动去钻研、去学习,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丰富知识储备。这种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心态转变,是激发乡村人才学习内动力的关键。在思想的碰撞中,新观点、新思路不断... 0
-
02-14 00:20...农技专家正在对种植户进行小麦春季田管技术培训。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村里的近千亩小麦长势良好,但当前正值返青和起身的关键时节,专家们此时提供的技术指导尤为及时。武安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孙家朝说:“我们这里都是种地很多年的老手,但是在技术方面还是欠缺一些,专家过来一指导,就能让他们的亩产提高50到100斤。”在武安镇洪... 0
-
02-13 18:30...他首次尝试涪陵“榨菜产业大脑”开通的青菜头预约收购功能。“打开手机客户端,输入定位和待收购的青菜头数量后,系统实时匹配出附近几家收购站点信息。”周营福说。让他更为惊喜的是,这样的信息透明,方便了人流分散。他挑选出其中排队人数最少的站点,在完成线上预约后,就可以将砍收的青菜头拉到站点即时收购,省去了大量排队时间。数据显示... 0
-
02-13 10:30...屯昌县融媒体中心供图人勤春来早,万象始耕新。农户们正抢抓农时,穿梭在田间地头,忙碌地进行着管护工作,浇水、施肥、除虫每一个步骤都一丝不苟。据介绍,这批苦瓜再有一个月左右就能大量上市销售了,农户们满怀期待,都盼望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与此同时,屯昌县农技人员也及时深入生产一线,为农户们提供上市前的关键指导。他们仔细查看苦瓜... 0
-
02-12 12:10...邓州锚定“1+N”产业体系,将中国结、雨伞、黄酒、纺织等“小产业”编织成富民强县的“大网络”,探索出一条传统制造业与农业大县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全镇3000多人靠中国结吃上了‘手艺饭’。”陶营镇党委书记张凯说,镇里已构建“企业+工坊+农户”三级体系:企业负责设计、质检和物流;8个工坊完成复杂工序;72个农户作坊承接基础... 3
-
02-11 22:40...为移栽蔬菜苗作准备。龙安村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谭正平说,当前规划的10多个大棚马上搭建完成,同时还将在大棚周边搭建瓜果架,种植藤蔓类蔬菜,预计今年蔬菜种植面积将扩大到300余亩,确保全年生产不断档。在涪陵区蔺市街道泡桐村美心红酒小镇的1000亩葡萄园里,春耕生产的热闹场景随处可见。站在山顶往下看,20多个农民在农技人员... 7
-
-
02-11 13:50...据种植户欧阳平芝介绍,由于田间管护良好,农技服务到位,今年香芋迎来了丰收,香芋产量较去年有了显著提高,品质也十分优良。香芋种植户欧阳平芝说:“今年我种了100多亩的香芋,品质好,个头又大,已经都被老板订货了,价格有3块多钱一斤,销路不愁,价格又好,是一个丰收年。”江永香芋作为当地传统招牌农产品,种植历史源远流长,其圆润... 1
-
02-11 10:50...推动“田长制”的深入实施。在耕地保护工作中,湖南不断探索高效保护耕地的新路径。天上卫星飞,地上视频看,现场专人查……得益于加强耕地全过程保护,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湖南耕地数量有望实现“四连增”,2024年预计净增加1.5万亩。耕地数量增加了,为粮食丰收铺就了更加广阔的金黄底色。含金量,不仅体现在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上... 0
-
02-10 18:30...预制菜不仅满足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对美食的需求,更在用科技激活传统美食文化。”唐步聪介绍,聪厨目前引进先进的设备,运用液氮锁鲜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持食物的原始口感和品质,让湘菜走向更广泛的市场,让更多人感受其文化魅力。同时,在预制菜生产过程中,实施“透明工厂计划”,用区块链技术使关键流程可视化。此外,聪厨还与浏阳小河乡乌石村... 1
-
02-10 02:50...将中国结、雨伞、黄酒、纺织等“小产业”编织成富民强县的“大网络”,探索出一条传统制造业与农业大县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全镇3000多人靠中国结吃上了‘手艺饭’。”陶营镇党委书记张凯说,镇里已构建“企业+工坊+农户”三级体系:企业负责设计、质检和物流;8个工坊完成复杂工序;72个农户作坊承接基础编织工作。仅一家龙头企业就带... 1
-
02-08 22:40...“大棚两头花开的进度不同,西侧开花率已超70%,东侧的花芽才刚露红。这一差异,将给后期管理带来不少麻烦。”尹超说,大棚较长,两头温度差异明显,樱桃在不同生长时期对温度和养分的需求极为苛刻,一旦控制不好,坐果率就会受到影响,影响经济效益。大棚内的监测数据也显示,早晚时段,大棚两头温差波动超过8℃。情况紧急,一场田间研讨会... 0
-
02-07 18:50...大豆试验品种亩产突破250公斤,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资料,2022年小麦单产390.4公斤,玉米单产429.1公斤,稻谷单产472公斤,大豆单产132公斤。从各地高产攻关试验示范田高产经验来看,试验示范田是良田、良种、良技、良机、良制有机结合的典范,这是实现高产的重要原因。在环境资源的约束下,各地通... 1
-
-
02-06 16:40...科技特派员积极为当地乡村振兴发展建言献策。近年来,新晃县委、县政府紧盯“黄精百亿产业”目标,积极推进从野生黄精保育到生态种植,再到加工产业化的进程,从政策、项目、营商环境等多层面扶持黄精产业,加快构建黄精产业融合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晃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引导黄精产业发展,还开发“黄精贷”“黄精保”等特色金融产品支... 1
-
02-06 12:50...在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油菜高产示范基地,一排排整齐的田垄上,郁郁葱葱的油菜苗长势喜人。为防止油菜产生冻害,农户们抢抓时间,在清理杂草、疏通沟渠的同时,还利用无人机开展药肥混施,进一步增强油菜植株的抗寒性和抗逆性。图为南昌市南昌县泾口乡油菜高产示范基地内,农技人员在查看苗情。方小丽摄“今年我们的油菜不仅种得好,而且管理也更... 0
-
02-06 08:20...点燃消费“新引擎”。“年经济”是消费活力的生动演绎。乾坤有序、天地交泰,年是岁月的接口,每一年春节的来临,都会催动旺盛的消费意愿。消费者买年货不仅带来喜庆热闹的年味,更会起到拉动消费、激活经济的重要作用,每一次采购汇聚起来便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因此,点燃线上线下年货消费“新引擎”,用源源不断的新意激发年货市场... 11
-
02-06 08:20...耿前进在当时便接触了无人机,他回忆道:“当时第一次用无人机喷药,就把平时三五个人需要干一天的工作量,缩短到一人一机不到半天就能完成。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如今更是能帮助农户精准施肥,大大节省了肥料和人工成本。”此外,他的农田里铺设了滴灌系统。河北地区多为旱地,年降水量一般在400至800毫米,降水总量和分布特点难以满足... 0
-
02-05 02:40...吴方华由原当阳市农业局派到两河镇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当时,镇上主要种棉花,一年下来一亩地收益800元。偶然的机会,村民赵昌义试种了2亩鱼腥草,没想到生长很茂盛,每亩收益达到了3000元。从此,不少村民改种了鱼腥草。“那会儿种植的主要还是野生品种,达不到高产优质。”如何破题?吴方华四处走访采集,从野生品种中发现了产量、质量... 0
-
02-03 10:20...厦门市社科联和厦门软科学协会联合开展的“新春送技术——科技服务农业生产”活动昨日启动,在新春伊始集结专家智慧,为岛外偏远地区农民提供科学的种植指导和技术支持,为今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五峰村群山环抱,传统农业生产是撑起村民收入的主要部分。瞅准生产技术短板,农业专家们将深入田间地头,开展一系列科技服务项目,包括农业技术培训... 0
-
-
02-02 11:00...但是镇农办给我们发送了温馨提示,接下来会有一场寒潮过境,要提前做好准备。”许华金介绍说,现在往田里灌水就是防止干冻的方法之一。在寒潮到来之前,还会及时给作物追施越冬肥防冻,尽量把寒潮带来的影响降低。除了有农作物种植的温馨提示,石桥镇的农户们还会定期收到包括田间管理讲座培训、农技人员现场指导等增产增收“大礼包”。“只有做... 0
-
02-02 10:50...”赵越深有感触地说,在“师带徒”的过程中,师傅还针对自己的业务范围,制定了个性化的辅导计划,不仅学到了知识和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群众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一次,赵越跟随陈晓方下村,走到一条小路,由于前一天晚上下了雨,道路泥泞,但陈晓方仍然一步一脚印走在前面,不嫌脏不嫌累,走到田地里弯腰检查菜籽播种情况。检查完之后,陈晓... 2
-
11-20 06:50...通过闸门自动控制系统和田间自动灌溉系统,农田微型气象站、土壤墒情仪、视频监控等监测感知设施,结合灌区百亩实测灌溉定额,实现作物的全要素精准灌溉。与500亩核心示范区同步建设的1.8万亩拓展区,计划至2023年12月底前建成,通过搭建三维可视化数字地图、灌区用水管理模型、灌溉需水预测模型等,利用测控闸门与蓄水池水位联动,... 2
-
11-16 18:50...再不收一旦受冻烂在地里就太可惜了。”采访中,记者从平度市相关部门获悉,目前平度市白菜种植面积约为5万亩,亩产1.5万斤;萝卜种植面积,约为3万亩,亩产0.7万斤;大葱种植面积约为3.5至4万亩,亩产1.2万斤;甘蓝种植面积约为2万亩,亩产1万斤;胡萝卜种植面积约为五万亩,亩产0.9万斤。而这些蔬菜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销售... 4
-
-
-
本页Url:
-
2025-02-14-14:2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