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31 06:20...在当前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党深刻把握这十多年来文化强国建设的实践经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文化建设工作作出了新一轮的战略部署,表明了党对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决心与信心,体现了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彰显了党领导文化领域建设的历史自觉。■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选择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中华民族... 0
-
01-19 06:00...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结果。这条道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具备宏阔深远的历史纵深和坚实的文化根基。这条道路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越走越宽广,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文化自信来自我们的文化主体性。有了文化主体性,文化自信就有了根本依托... 0
-
01-19 05:30...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持续创新,需要永不懈怠的精气神和顽强拼搏的韧劲。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来源于我们始终以自强不息的决心和意志,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灿烂文化。《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0
-
01-13 00:50...在殷墟博物馆展陈工作中坚持守正创新,广泛运用多媒体等数字技术,让文物、文献、甲骨记载“活起来”,让游客能够看得懂、记得住、想分享,切实履行好殷墟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职责,为更好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力量。赓续中华文明,凝聚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发展中历久弥新,生机勃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坚定... 5
-
01-13 00:10...就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重大原创性贡献,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寻找源头活水、指明前进方向。在孔子故里,习近平总书记仔细翻看《孔子家语通解》《论语诠解》;在岳麓书院,凝望“实事求是”匾额,指出一定要把真理本土化;在三苏祠,强调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理念... 10
-
01-12 22:50...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贯穿于奔涌向前的伟大实践,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不断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正在信心百倍书写着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宏伟篇章。三是体现“强国复兴”的强烈文化担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双向互动、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离不开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 2
-
-
01-12 22:50...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底气。仔细分析,道路自信源于道路创新,理论自信源于理论创新,制度自信源于制度创新,文化自信源自文化创新。当前,关键是要让创新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一种习惯,形成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制度、体制和机制,真正引领中国走上创... 1
-
01-12 22:30...提升产品竞争力要顺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将传统文化资源与现代传播媒介相融合,构建多媒介融合的传播平台和传播生态,在国际文化市场赢得主动权。创新文化传播方式既要以网络、移动终端、电视等媒介为基础,打造立体化、全方位的传播格局,也要推进文化与新技术深度融合,推出VR+博物馆、网上文物展等数字化产品。同时,古典文化也要适应现代传... 1
-
12-21 20:50...可以预见明年旅游产业势必更旺盛。旅游产业带火了赛事游、工业游、冰雪游、夜间游等特色体验,助推了县域经济以及区域发展,带动起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等扩大投资和诸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60万人,带动相关就业更是逾千万人。这也符合全球规律,据统计,欧盟范围内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工... 4
-
12-21 18:50...可以预见明年旅游产业势必更旺盛。旅游产业带火了赛事游、工业游、冰雪游、夜间游等特色体验,助推了县域经济以及区域发展,带动起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等扩大投资和诸多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A级旅游景区直接就业人数超过160万人,带动相关就业更是逾千万人。这也符合全球规律,据统计,欧盟范围内旅游业直接创造的工... 3
-
12-21 18:40...春节假期8天国内出游4.74亿人次、总花费超过6300亿元,国庆假期7天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总花费超过7000亿元。假日消费强劲复苏,带动假日制度调整,可以预见明年旅游产业势必更旺盛。旅游产业带火了赛事游、工业游、冰雪游、夜间游等特色体验,助推了县域经济以及区域发展,带动起交通路网、基础设施等扩大投资和诸多民营企业... 3
-
12-20 06:00...根本就在于马克思主义之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根的指导、滋养与支撑。缘于这样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根与魂的对话从第一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一书应运而生,近日由中宣部学习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一级巡视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孔繁轲策划主编,由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社会科学院、山东... 1
-
-
11-07 15:30...新的文化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不竭动力。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推动中华民族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实现文化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扎根自... 19
-
10-26 18:20...新的文化使命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不竭动力。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在百年奋斗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推动中华民族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实现文化进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在扎根自... 1
-
10-12 02:20...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丰厚历史底蕴。《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强调现代文明从传统社会中脱胎而来,传统因素构成了现代文明大厦的基座,有助于读者更好把握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中华传统文明的关系。深入阐述了“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意义。通过阅读《中国式现代化面对面》,我们可以认识到,中国式现... 2
-
10-10 10:30...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在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引发热烈反响,大家表示,这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一定要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奋斗... 1
-
10-10 10:20...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广大同志一致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 2
-
10-05 19:10...令人感慨中华文明的厚重、感叹盛世中国的诗意、感受中国式现代化创造文明新形态的勃勃生机。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浙江要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积极发展反映时代要求、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文化,发展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这既是对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的谆谆嘱托,也是对共同创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 3
-
-
10-03 22:30...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闪耀的一系列思想学说、科技发明、文化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彰显着创新进取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 1
-
10-03 21:10...是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既有人类社会现代文明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华文明的中国特色,为促进人类社会现代文明发展作出中国贡献。二、“第二个结合”筑牢了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魂脉和根脉“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途径。坚持“两个... 2
-
09-22 20:4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闪耀的一系列思想学说、科技发明、文化成果,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彰显着创新进取的突出特性。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 6
-
09-17 08:40...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促进人类文明共同进步汇聚智慧力量。北京历史悠久,文脉绵长,是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有力见证。在北京举办国家层面、面向世界的文化论坛,对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更好发挥文化在推动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凝... 12
-
-
-
本页Url:
-
2025-02-01-16:07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