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0 23:40...古人每年都要举行冬祭,用猎获的禽兽祭祀祖先、攘除灾祸、逐疫迎春,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和家人平安,俗称“腊祭”。由于每年的“腊祭”均在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举行“腊祭”的这一天则称为“腊日”,但这一天不固定,直至秦汉时才选定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魏晋南北朝时,“腊日”又融入了佛教的传说故事,从而给“腊日”增添... 0
-
01-07 16:20...海河曾历经六次裁弯取直。于学蕴的家乡咸水沽镇北洋码头村恰好在第四次裁弯取直范围,北洋码头村处在那段大弯的外凸处,所以“拉直”后不受影响,被保留了下来。咸水沽镇处在海河下游,受海水潮汐影响,海水倒灌入河,使河水变咸,因此得名咸水沽。以前,当地居民在河岸以海水煮盐为生。“原来,小时候天天看见的河,竟有那么丰厚的历史底蕴。”... 0
-
01-06 13:30...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古人每年都要举行冬祭,用猎获的禽兽祭祀祖先、攘除灾祸、逐疫迎春,以求来年五谷丰登和家人平安,俗称“腊祭”。由于每年的“腊祭”均在十二月举行,所以十二月被称为“腊月”,而举行“腊祭”的这一天则称为“腊日”,但这一天不固定,直至秦汉时才选定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魏晋南北朝时,“腊日”又融... 0
-
12-21 19:00...在北方地区流传至今、耳熟能详的“数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歌”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代表了自隆冬到阳春各种物候现象的变化规律。这是古人在生产、生活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在没有天气预报的古代,“数九歌”对人们的... 0
-
12-19 21:00...我国民间就已有从冬至起数九个九天的习俗,意在消遣寒冷的冬天,期盼温暖的春天,称为数九。唐宋以后,数九歌在大江南北广泛流传。其中,在北方地区流传至今、耳熟能详的数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数九歌是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产物,代表了自隆冬到阳春各种物候... 0
-
12-01 10:10...公历12月1日的下方有的对应出现“十一月”,有的对应出现“冬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听听民俗专家怎么说。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农历十一月通称冬月。人们常说“寒冬腊月”,其中的“寒”,指的是农历十月,也称“寒月”;“冬”,指的就是农历十一月;“腊”则是指农历十二月,也称“腊月”。这三个月加起来就是完整... 8
-
-
10-12 06:30...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名曰“重阳”,又称“重九”“双九”,或“九九重阳”。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罗澍伟认为,“重阳”一词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虽未形成节日,却有登高的风俗,意在崇拜山峦,以消祸避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样的思维逐渐淡化,求愉悦和祈增寿等“宜于长... 0
-
10-11 02:20...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重阳节的景象,特别是异乡登高,满目黄花,让人生出淡淡乡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到底缘何叫“重阳”?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名曰“重阳”,又称“重九”“双九”,或“九九重阳”。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罗澍伟认为,“重阳”一词... 1
-
10-10 19:00...以细腻的笔触描写出了重阳节的景象,特别是异乡登高,满目黄花,让人生出淡淡乡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到底缘何叫“重阳”?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古人以“九”为阳数,日月逢九,两阳相重,名曰“重阳”,又称“重九”“双九”,或“九九重阳”。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罗澍伟认为,“重阳”一词... 3
-
10-10 09:10...重阳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究竟始于何时?罗澍伟认为,重阳一词或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虽未形成节日,却有登高的风俗,意在崇拜山峦,以消祸避灾。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这样的思维逐渐淡化,求愉悦和祈增寿等宜于长久的意识日益加强。魏晋以后,重阳的节日气氛渐趋浓重,到唐代形成民间节日,或登高望远,或舒展筋骨,或... 0
-
09-22 11:00...含蕴丰富,韵味无穷,思深情长。中秋节,我们年年过,那么,到底何为“中秋”?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所以称为“中秋”。天上月圆,人... 2
-
09-16 11:20...这首诗的作者为唐代诗人王建。品读此诗,仿若一幅“中秋望月图”跃然纸上,意境优美,含蕴丰富,韵味无穷,思深情长。中秋节,我们年年过,那么,到底何为“中秋”?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 0
-
-
09-16 11:00...仿若一幅“中秋望月图”跃然纸上,意境优美,含蕴丰富,韵味无穷,思深情长。中秋节,我们年年过,那么,到底何为“中秋”?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 0
-
09-16 08:00...中秋节,我们年年过,那么,到底何为“中秋”?历史学者、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秋》中解释说:“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七、八、九三月是秋季,旧时分别称孟秋、仲秋和季秋,合称“三秋”。八月十五日,三秋正好过半,所以称为“中秋”。天上月圆,人间团圆。每到中秋节,一家人围坐... 0
-
08-26 21:00...这与我国古老的“干支纪日”有关。如果夏至与立秋之间只有4个庚日,中伏就是10天;若有5个庚日,中伏便是20天。今年在夏至与立秋之间有5个庚日,所以“三伏”是40天,从7月15日至8月23日。由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进入末伏,所以就有了“秋后还有一伏”之说,而在这期间,天气依然炎热,民间俗称为“秋老虎(像老虎一样发威)... 1
-
04-20 04:30...而且在古老的阴阳观念中,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九”是奇数中最大的阳数。在《周易》中就有“以阳爻为九”之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月、日皆逢九,两个最大的阳数重叠一起,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且“九”“久”谐音。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里说,“重九”系因“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将“九”视为... 6
-
11-25 07:00...偶数代表阴,奇数代表阳,“九”是奇数中最大的阳数。在《周易》中就有“以阳爻为九”之说。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月、日皆逢九,两个最大的阳数重叠一起,故曰“重阳”,也叫“重九”,且“九”“久”谐音。魏文帝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里说,“重九”系因“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时至今日,人们依然将“九”视为“天长日久”的象征。据汉... 3
-
11-25 06:40...所以自古以来,社会广泛形成登高远眺、秋游观景、吟咏骋怀、佩插茱萸、亲朋赏菊、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海报制作:方金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为阳数(奇数)之“极”,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月、日均属最大阳数,所以叫“重阳”或“重九”;又因“九”“久”谐音,古人认为这一天“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从东汉末年开始,重阳... 2
-
-
-
-
本页Url:
-
2025-01-21-04:0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