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16:40...指导各地执法司法机关做深做实治理欠薪相关工作。2020—2024年5年间,全国法院共审结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6200余件、生效判决人数6200余人。据介绍,随着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实落地,治理欠薪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个别用人单位和个人拖欠劳动报酬,甚至恶意欠薪、严重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情况仍然存在。建筑行业一直是治... 1
-
01-21 21:20...甚至倾家荡产、妻离子散,滋生其他侵财犯罪和暴力犯罪。人民法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积极参与打击治理赌博工作,依法严惩赌博犯罪团伙首要分子和骨干成员、依法严惩跨境赌博等犯罪、依法严惩因赌博而衍生的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有力有效遏制赌博犯罪蔓延。最高人民法院此次发布的6件赌博犯罪及其关联犯罪典型案例,依法严惩农村赌博、“地下... 0
-
01-12 03:40...为医药健康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变革和机遇。人工智能技术与医药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既能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在智能问诊、疾病诊断、康复治疗、药物研发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会议针对当前医药健康产业关注的前沿技术、焦点问题、重点项目展开推介研讨。“重症医学科具有临床数据量大、维度多、解读难的特征。需要深厚的专业... 0
-
01-12 03:40...民警立即将烟花爆竹转移至安全仓库。11月15日,违法嫌疑人阮某到城关派出所投案自首。民警依法对其作出了行政拘留的处罚,对非法储存的烟花爆竹予以收缴。案情分析:为牟利私存大量烟花爆竹违法嫌疑人阮某在不具备烟花爆竹经营(零售)许可证及资质的情况下,非法储存并售卖烟花爆竹牟取利益,将烟花爆竹存放于无人居住民房内,周围环境、人... 4
-
12-31 04:00...明家等缅北家族势力犯罪集团把境外当法外、以血路开财路,武装庇护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分子,伙同他们既大肆诱骗中国公民出境加入诈骗组织,又疯狂对中国国内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涉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开设赌场、组织卖淫、贩卖毒品等多种犯罪,性质极其恶劣,罪行极其严重。众多电信网络诈骗受害者中,有的被骗得倾家荡产,有的被骗得... 1
-
11-22 15:10...是麻醉诱导常用的药物之一。2023年10月1日起,依托咪酯正式被列管,这意味着非法吸食、持有、贩卖依托咪酯将按涉毒违法犯罪进行处理。经审理查明,2023年10月7日至16日,被告人廖某(2002年出生)单独实施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电子烟9次,并多次在民宿容留他人吸食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同年10月17日,经被告人陈某(2004... 2
-
-
11-22 15:10...是麻醉诱导常用的药物之一。2023年10月1日起,依托咪酯正式被列管,这意味着非法吸食、持有、贩卖依托咪酯将按涉毒违法犯罪进行处理。经审理查明,2023年10月7日至16日,被告人廖某(2002年出生)单独实施贩卖含有依托咪酯电子烟9次,并多次在民宿容留他人吸食含依托咪酯电子烟。同年10月17日,经被告人陈某(2004... 3
-
11-21 06:20...依法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犯罪。2019年至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起诉电诈犯罪7.5万余件21万余人、关联犯罪33.3万余件55.9万余人。最高检还会同公安部等部门开展打击缅北电诈专项行动,向全国28个省份交办督办5.3万名集中遣返人员,联合公安部挂牌督办3批13件重大电诈犯罪集团案件。面对花样翻新的电诈犯罪分子,检察机关... 1
-
11-15 05:20...尚某某在公园、广场、公交车、幼儿园门口等公共场所,专门物色脱离家庭、学校监护、看护的低龄幼女作为犯罪目标,先以小恩小惠诱骗,再以裸照、视频等胁迫,长期对被害人实施性侵害,导致未成年被害人罹患严重心理疾病;公某某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先行诱骗再施胁迫,长期予以精神控制,不仅单独实施性侵害,还伙同他人轮奸、猥亵,侵害长达数年,... 2
-
10-28 21:00...再向被害人谎称通过面试,骗取被害人补交尾款。该公司自成立至案发,共骗取40余人870余万元。还有的不法分子运用大数据精准定位有特定就业需求的群众,针对性发布虚假广告,营造正规经营假象,将被害人引入骗局。如王某某等18人“套路运”诈骗案。被告人先后在北京、无锡、常州、宁波等多地成立22家空壳物流公司,在网络招聘平台发布招... 0
-
10-07 18:40...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农业农村部等7部门自2021年6月起,开展为期三年的“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重点治理农药兽药残留超标、违法使用禁限用物质等严重危害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最高检下发通知对检察系统开展专项行动作出专门部署,各地检察机关积极与当地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合制发符合当地食用农产品监管特色的行动方案... 3
-
09-27 18:20...从顾某国、潘某栋、李某卫处查获的猪肉中均检出沙丁胺醇成分。【诉讼过程】河北省泊头市人民检察院分别以非法经营罪、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对被告人顾某国、潘某栋、李某卫提起公诉,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泊头市人民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人顾某国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私设屠宰场,非法从事生猪屠宰、销售经营活动,情节特别严重,其行... 4
-
-
09-26 19:20...认定被告人孙某结、刘某军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其行为均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二人销售金额分别达129万余元和67万余元,均属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应依法惩处。在共同犯罪中,孙某结系主犯,刘某军系从犯,对刘某军可依法减轻处罚。二被告人均认罪认罚,依法可从宽处理。据此,以生产、销售有毒、... 4
-
09-21 18:40...不法分子通过网络制造、传播涉企谣言,以网暴企业牟取非法利益,严重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经济秩序,损害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副厅长张建忠介绍,当前,检察机关办理的网暴企业案件中,有不法分子以“舆论监督”为名威胁企业、敲诈敛财。不法分子利用企业对舆情传播、声誉受损的畏惧心态,编造散布虚假... 1
-
09-15 21:10...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近年来利用网络暴力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以“舆论监督”为名威胁企业、敲诈敛财。不法分子利用企业对舆情传播、声誉受损的畏惧心态,编造散布虚假的企业负面信息索要“封口费”。二是以“维权”之名、行“索财”之实。不法分子通过造假式维权、碰瓷式维权等手段,对企业实施敲诈勒索或诈骗。三是团伙... 1
-
09-01 07:20...(京ICP040090正文中经搜索依法严惩污染环境犯罪2024年08月11日05:58来源:经济日报李万祥[][字号][]最高检近日公布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检察机关共起诉污染环境犯罪668件1597人,彰显出我国依法从严惩治各类污染环境犯罪的决心。梳理相关案例可以看到,有的企业将废水运输到700余公里外的外省,半... 3
-
08-26 11:40...给公安民警追回赃款造成了阻碍,致使多名被害人的被骗资金无法挽回,具有较大的社会危害性,最终被判处刑罚,追悔莫及。法官建议广大群众应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及相关证件,切勿贪图蝇头小利,出租、出借、出售个人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及微信、支付宝账号等,以免成为电诈“工具人”。声称免费开店供货虚假交易团伙获刑□本报记者战海峰□本报... 3
-
10-24 20:50...精准锁定犯罪嫌疑单位和犯罪嫌疑人,有效破解环境违法手段隐蔽、查获难度大、证据固定难的问题,极大提高了破案效率,增强了监督的精准性,有力推动数字化手段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应用中的迭代升级。案例二江苏省常熟市神某针织有限公司被告人周某兴等2人稀释污水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关键词】污染环境罪稀释污水... 2
-
-
10-19 20:30...此次发布的4件典型案例分别为:浙江省湖州市长兴新某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夏某频等4人使用试剂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案,江苏省常熟市神某针织有限公司、被告人周某兴等2人稀释污水干扰自动监测设施污染环境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山东省滕州市索某某等4人安装干扰装置干扰自动监测设施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案,四川省攀枝花市钛某化工有... 2
-
07-27 16:50...更是出于一种深深的无力——到底是什么让未成年人不惮于对自己的同龄人作出如此暴戾的举动?从这次事件的处理来看,其中两名年满14周岁的涉案人员被刑拘,相关处置也称得上是依法严惩了。相对来说,同样发生在最近的“男孩被逼吃粪”事件的处理结果,则让更多人难以接受。除了4.5万元和解,官方的通报只是披露,“3名未成年人欺凌1名未成... 3
-
06-29 17:00...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间,倪笃群隐瞒真实身份,通过QQ聊天等方式选择小学或初中女生为犯罪对象,假借恋爱之名,采取胁迫、哄骗、利诱等手段,先后强奸幼女6人、未成年少女1人,其中长期、多次强奸4人,造成2人怀孕流产。倪笃群还对未成年被害人进行精神控制,教唆、诱骗被害人寻找十岁左右的留守女童供其强奸。第一、二审人民法... 8
-
06-14 20:10...针对案件背后反映出的沉迷网络游戏、受到不良信息侵害等危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突出问题,通过会谈磋商、信息通报、检察建议、公益诉讼、配合开展“断卡”“净网”行动等多种形式,积极促推诉源治理和标本兼治,努力消除网络空间风险隐患。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犯罪呈现哪些新特点和新趋势?那艳芳分析,近年来,未成年人网络犯罪主要呈现三类特点... 1129
-
-
-
本页Url:
-
2025-02-06-08:4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