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07 07:00...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了解吕梁山区庙底沟文化的日常生产、生活状况及其独特文化特征。吉家村遗址坐落于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办吉家村西。2022年8月,为配合吕梁市离石区中医院项目的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展开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在此次发掘的陶器中,种类丰富,包括双唇口尖底瓶、彩陶盆、曲腹盆、深腹罐、鼓腹罐、大... 1
-
11-04 19:30...中国考古学会“半壁江山”汇集郑州夏正楷、高星、赵辉、朱泓、吕厚远、王幼平、靳桂云、李小强、莫多闻、吴小红、张文瑞、张居中、赵春青……这些代表业内最优秀的专家学者涉及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新兴技术等专委会,中国考古学会的“半壁江山”汇集郑州。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张慧明介绍,河南境内旧石器... 3
-
10-31 09:00...为配合吕梁市离石区中医院项目建设,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离石区文物局参加,共同组建联合考古队对离石吉家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该遗址中共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房址2座、陶窑1座、灰坑1座,是一处生活设施齐全的居民区。出土遗物共35件,包括陶器、石器、骨器,陶器最多。两座房址中,F... 2
-
10-30 11:00...下汤遗址发现40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在仙居举行,下汤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副主任、研究馆员仲召兵向与会的约百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工作进展和最新发现。仲召兵介绍,下汤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它经历了上山文化、跨湖桥文化、河姆渡文化和好川... 2
-
10-28 13:10...10月25日至27日,下汤遗址发现40周年暨考古中国——长江中下游早期稻作农业社会形成研究工作会议在仙居举行,下汤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室副主任、研究馆员仲召兵向与会的约百位专家学者报告了工作进展和最新发现。仲召兵介绍,下汤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达2.5米。它经历了上山文化、跨湖桥... 0
-
10-24 08:50...专家初步判定,该遗址应是一处生活设施齐全的居民区,出土器物有益于人们认识吕梁山区庙底沟文化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及文化特点。F1房址出土的彩陶盆光明图片吉家村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办吉家村西。2022年8月,为配合吕梁市离石区中医院项目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据介... 12
-
-
10-19 03:10...为配合吕梁市离石区中医院项目建设,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牵头,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离石区文物局参加,共同组建联合考古队对离石吉家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该遗址中共发现属于新石器时代的房址2座、陶窑1座、灰坑1座,是一处生活设施齐全的居民区。出土遗物共35件,包括陶器、石器、骨器,陶器最多。两座房址中,F... 3
-
10-17 10:50...是吕梁山区腹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吉家村遗址是1982年至1983年由当时的晋中考古队在离石调查时发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办吉家村西。2022年8月,为配合吕梁市离石区中医院项目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离石区文物局,共同对离石吉家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前期的调查情... 4
-
10-17 02:50...是吕梁山区腹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吉家村遗址是1982年至1983年由当时的晋中考古队在离石调查时发现,位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田家会街道办吉家村西。2022年8月,为配合吕梁市离石区中医院项目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离石区文物局,共同对离石吉家村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根据前期的调查情... 1
-
09-06 10:20...并于论文《古代基因组揭示新石器时代黄河中游人群动态历史》中首次发表了仰韶村遗址8个属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个体的古基因组数据。研究成果表明,各地汉族人群有57%—92%的遗传成分来自以仰韶村遗址古人为代表的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古代人群,而这一比例在我国西藏藏族人群中也高达70%—80%,华南地区的苗瑶和壮侗... 15
-
09-06 09:00...沟内终年泉流不绝。1980年至1981年,包头市文物管理所(今包头市文物保护中心)与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各类新石器时代遗物1600余件,房址24座、窖穴240个。考古人员还发现了残存的原始村落围墙及一处大型祭坛,其中环绕遗址的石砌围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石砌围墙,为了解我国早期城堡式聚落... 12
-
09-06 03:30...因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代本系本。《世本》中记载:埙,暴辛公所造。东汉经学、文学家马融在代表作《长笛赋》中说:暴辛为埙。据考古调查发现,埙产生于史前时代,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一枚陶埙距今大约7000年。新石器时代是陶埙发展的滥觞期,这一时期的陶埙形制不一,音乐性能简单,到殷商时期,陶埙有了较大的发展,制作工艺逐渐成熟,造... 8
-
-
08-23 06:20...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供图为摸清乌苏里江左岸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发展序列,构建三江平原史前史,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建考古调查队,联合穆棱市文物保护中心等单位,于4月15日至6月30日,完成了乌苏里江左岸南部地区的系统考古调查工作。此次调查工作的区域包括牡丹江穆棱市、鸡西市全域,主要围绕完达山以南的穆棱河流域。调查中共... 1
-
08-17 10:00...遗址面积近80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为48.65米,东距茅岗遗址仅80米。两次考古发掘共揭露出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304座,灰坑窖穴225座,出土陶、石、玉等不同质地的文物702件(套)。2017年9月—2018年1月,配合中新广州知识城狮龙大道(现名“创新大道”)的建设,对道路施工所涉及的甘草岭遗址东区(一期)进行了考... 0
-
08-03 02:20...成功提取了从西周、春秋、唐代至明清时期中原地区的38个古人基因组并完成了测序工作,系统论证了3000年来中原地区人群遗传稳定性。相关论文发表于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研究人员将新测序的中原古人样本与之前已发表的中原新石器时代古人、现代河南汉族基因组数据合并在一起,开展跨时间尺度下的群体遗传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 0
-
07-22 08:20...与仰韶文化相关的新石器时代中期黄河流域粟黍农业人群从中原地区迁徙扩散,通过甘青地区登上了青藏高原,向东北迁徙到西辽河影响了红山文化,向西南达到川滇地区。在仰韶文化扩张的同时,中国南方人群持续迁入黄河流域并与黄河流域人群广泛融合,比如龙山文化人群就带有南方遗传成分,这种人群迁徙和混合模式恰与距今4500—4000年前长江... 0
-
07-19 18:20...以第三次文物普查黄石市域(大冶市、阳新县)的文物资料为依据,重点核查其中比较重要、具有典型性的新石器时代遗址40处。调查期间,共清理遗址的自然断面30个,对7处遗址进行了勘探,合计钻孔48个;共采集文物标本(按实际标本编号计算)425件,其中,共在18处遗址采集到与矿冶相关的遗物(孔雀石、炼渣和残炉壁块),合计发现矿冶... 0
-
07-09 04:40...包括亚腰罐等,这些白陶器物造型独特,质地坚硬,胎体较薄,显示出当时制陶工艺的高超水平。纹饰精美,构图符合美学原理,反映了当时人类对于艺术的追求和审美观念。这些白陶器物造型独特、纹饰精美。这些白陶文物并非简单的生活用品,而是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礼仪用器。器上刻有多种图像,如太阳、凤鸟、兽面、神山等,这些图像不仅具有装饰作... 0
-
-
06-25 18:50...这批无人车能正式上路。宁波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杨告诉记者。这三家企业中,宁波斯年智驾、新石器慧通的车辆达到了L4级别,也就是高度自动驾驶级别,可以实现人在家中坐,车在路上开的效果。其中,新石器慧通的无人车主要用于顺丰速运快递末端配送。这批无人配送车装载空间3立方米,满载500公斤,最高设计时速50公里,满电续航2... 4
-
07-21 20:10...宽度在6米至24米之间,足以防御野兽或其他部落的侵扰,这是淮河流域时代最早、规模最大的环壕之一。在没有金属工具的时代,这是一项浩大工程,足以证明顺山集在同时期聚落中的强大。顺山集周边还有10余座同时期遗址。其中,考古人员在韩井遗址发现了8000年前的水稻田遗迹,检测表明,这里种植的是半驯化水稻,因此产量不会太高,但是先... 4
-
07-08 17:30...高雨晴摄记录远古人类生活场景的贺兰山岩画、新石器时代的黑陶镂孔高柄杯、秦朝时期的错银铜车具……此次展览展品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良,时间跨度自上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直至当下,反映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及演变轨迹。贺兰山岩画吸引游客观看。高雨晴摄图为展厅。高雨晴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 5
-
07-08 07:30...图为黄河流域图。高雨晴摄记录远古人类生活场景的贺兰山岩画、新石器时代的黑陶镂孔高柄杯、秦朝时期的错银铜车具……此次展览展品丰富,形式多样,制作精良,时间跨度自上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直至当下,反映黄河流域的文明发展及演变轨迹。贺兰山岩画吸引游客观看。高雨晴摄图为展厅。高雨晴摄“黄河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
-
本页Url:
-
2024-11-10-01:5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