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6 17:30...去年便播在了自家地里。近年来,河南在新乡建设中原农谷,向良种要产量。“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以前田地没少管,可一旦遇到坏天气和病虫害,产量还是上不去。”老薛指着眼前绿油油的麦田说,“你瞧,前一阵碰到倒春寒,这片麦子仍然长势良好。”新品种的培育,离不开科技助力。在中原农谷,“农科教”“育繁推”资源加速汇聚,现已引来58... 0
-
02-16 11:40...下海创办了这家企业。我想运用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知识,打造一家专注超级杂交稻原创成果转化的‘育繁推’一体化企业。”袁创公司首席科学家邓启云说。离开科研院所“温室”,纯科研人员做企业能否成功?对此,邓启云心中虽没有十足的信心,但却有长期开展原始创新的本事和底气。作为Y两优广适性超级稻发明人,以及中国第二、三、四期超级稻代表性... 0
-
02-15 18:20...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辰山科学研究中心陈晓亚院士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高彩霞团队联合攻关成果14日在国际权威期刊《细胞》(Cell)上在线发表相关科研论文。“辅酶Q10是线粒体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也是脂溶性抗氧化剂。”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晓亚告诉记者,不同物种合成的辅酶Q侧链长度不同。人体自身能... 0
-
02-15 15:10...是耐盐碱生物育种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该实验室创建盐碱地作物种质资源高效、精准鉴评平台,为生物育种提供丰富耐盐碱骨干亲本资源,加速耐盐碱作物育种进程。赵建军介绍:“我们保存小麦、棉花、大豆、高粱等耐盐作物种质1.2万余份,构建耐盐碱高通量鉴定评价体系,筛选出耐盐碱功能基因和关键位点18个,育成优质... 0
-
02-09 19:50...西藏自治区共有17个牦牛、藏羊良种繁育基地,并成功培育出“象雄半细毛羊”“雪域白鸡”“白绒山羊”3个国家级新品种。为推动西藏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西藏自治区自2011年至2023年累计投入牲畜良种补贴资金1.89亿元(人民币),推广优良种牦牛69247头,使牦牛良种覆盖率从2015年的25%提高至2022年的38%。在奶... 0
-
02-09 03:30...居全区第二位,实施种植面积连续三年超200万亩,大豆已经成为兴安盟第二大主栽作物。近年来,兴安盟以生物育种产业化试点任务的经验优势为基础,充分利用既有的科研合作基础、产业发展基础,在科研合作、成果产出、基地建设等方面优先实现点位突破,逐步带动兴安盟生物育种产业全链条发展,形成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的新质生产力。收割示范田大... 0
-
-
02-07 18:40...当前正值夏粮收获的关键时期,多省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小麦发芽霉变,农民争分夺秒忙着抢收,尽量减少损失,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然而,一群衣着光鲜的网红把麦田作为秀场,扎堆直播,意在使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小麦收割的景象,了解农民种地的辛苦。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些网红为了博取流量,不惜把农民遭受自然灾害作为赚取流量的噱头,此类行... 0
-
02-07 14:40...使良种、良田、良技、良策落在实处,增产幅度在100400公斤。2024年,玉米每亩产量达到1427公斤,刷新了2023年鄂尔多斯市玉米最高单产1332公斤的纪录,夺得内蒙古玉米增产竞赛一等奖。接受技术服务的达拉特旗风水梁镇公乌素村村民全三福笑得合不拢嘴。伊金霍洛旗畜牧养殖技术服务团队致力于当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在培育... 0
-
02-07 12:10...市财政2024年安排种业振兴专项资金200万元,聚焦“千亿斤江淮粮仓”,重点支持2家种业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家种业企业建设本地小麦良繁基地和海南水稻南繁基地、2家种业企业开展市级救灾种子(水稻)储备。我市抓好育繁推关键环节,在选育新品种上,安徽桃花源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在杂交水稻细... 5
-
02-06 06:00...他家的柿子树引得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赏、采摘。“每年甜柿成熟季,有不少游客为‘柿’景而来。”王卫卫说,“最多的一天,我们接待了近1000名游客。”“柿树比较耐旱、病虫害少,而且管理难度小、技术门槛低。”临潼区林业工作站站长陈智明介绍,临潼区柿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以“火晶”“火罐”等涩柿品种为主。陈智明和同事调... 2
-
02-06 06:00...“我从2016年起负责组织国家糜子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目前,新一轮试验品种征集工作已完成,正在进行试验品种的编号与分装。随后,试验品种将被邮寄到各试点单位,进行田间性状考查和适应性鉴定。”杨璞说。2021年,米脂小米试验示范站成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冯佰利、副教授杨璞等农科专家针对陕北糜子等杂粮种植产业主品种缺乏、机械... 1
-
02-05 21:20...10%的幼卵将被优选成长为稚贝,4个月后,稚贝被送到海洋牧场继续生长。“别人过节喜气洋洋,我们可是高度紧张,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未来一年的产量。”杨慧花说,几乎每年的扇贝苗催产期都在除夕前后,他和同事就吃住在车间,随时准备“接产”。为扇贝做“体检”。作为虾夷扇贝的全国主产区,辽宁占据了全国90%以上的市场份额,雄霸... 0
-
-
02-03 22:10...每100斤鲜茶果只能榨出5斤茶油,如今可以产10斤茶油。而且新品种树体矮化、丰产稳产,非常适合我省丘陵山地种植。”1月16日,在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省人大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教授袁德义向大家展示了传统油茶和“德油2号”茶油的区别。袁德义介绍,2024年,湖南油茶种植面积达2350万亩,茶油产量4... 1
-
02-03 17:10...五指山市毛阳镇毛兴村村民在采摘龙须菜。新华社记者罗江摄龙须菜是一种绿色野菜,种植过程中很少施用农药、化肥。“我们和企业进行订单农业合作,春节前后大量上市。”毛兴村驻村第一书记云天海说,龙须菜契合健康饮食需求,在冬季的北方市场备受青睐,每斤卖到16元。海南冬季瓜菜供应全国170多个大中城市,但随着国内光温设施农业迅速发展... 2
-
02-03 16:50...年宵花已成为春节不可或缺的热门年货,它们不仅象征着吉祥欢乐,还为新春佳节增添了几分仪式感。斗南花卉市场里,寓意吉祥如意的蝴蝶兰、喜庆的银柳、五颜六色的玫瑰竞相绽放,为春节增添了蓬勃生机。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斗南花卉市场是我国花卉产业的“风向标”和价格“晴雨表”。据介绍,斗南花卉市场每天上市117类1600多个... 1
-
02-03 13:00...瞬间在味蕾间绽放,那美妙的滋味,令人赞不绝口。谁能想到,这一颗颗看似普通的番茄,背后却凝聚着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科研团队长达20多年的心血与汗水。多年来,重庆设施大棚在冬季的利用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本地番茄在10月至次年3月期间几乎从市场上消失,种植经济效益也难以达到预期。为了攻克这一难题,打破冬季农业发展的瓶颈,重庆市农... 2
-
11-23 21:20...更是颜色艳丽。“红掌不仅仅有红色,还有白色、绿色、棕色、粉色……不仅好看,花期长,还可以成为优质的鲜切花,净化空气,湿润环境。”现场,全程主持培育的中国热科院热带花卉研究中心副主任牛俊海博士主动客串红掌新品种讲解员,对每一株新品种的特点如数家珍。“多年来,国内红掌鲜切花优质种质资源一直被国外所垄断。”牛俊海回忆说,在前... 5
-
11-23 19:50...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香蕉新品种“美食蕉”遗传密码破译2023年11月22日07:42来源:科技日报[][][字号]科技日报广州11月21日电(记者叶青通讯员邹文平)21日,记者从广东省农科院获悉,该院易干军研究员领衔的香蕉遗传改良团队与广西大学陈玲玲教授团队合作,破译了香蕉新品种“美食蕉”的基因组,首次在国际上组装出... 1
-
-
11-22 18:10...也是培育新的名优果品增长点的关键。但一个新品种品牌的成功运作,需要育种者、种植企业、果品经销企业等多方进行长期的协同运作。为丰富全市果树品种类型,市农科院通过国内外引进、自主杂交育种等方式,已选育出系列苹果、樱桃、梨、葡萄等果树特色新品种,在果实颜色、口感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具备了进行特色单品或区域产业化开发的条件。其... 1
-
11-11 06:10...图为:谷子丰收正值秋高气爽,监漳镇姚家庄村谷子种植基地,连片的谷子日渐成熟,籽粒饱满的谷穗在阳光下散发着诱人的芳香,好一派岁稔年丰的好光景。姚家庄村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内矿物质、微量元素、有机元素含量高,非常适合谷子生长,被确定为全县谷子绿色增产增效示范片区,种植200亩谷子新品种,包括长农47号、长谷4... 6
-
11-10 03:20...以杂交鲟京龙1号制种方法为代表的西杂(西伯利亚鲟鱼母本和施氏鲟父本杂交出来的后代,西伯利亚鲟鱼和施氏鲟都是长江中所没有的鲟鱼种)苗种占北京市苗种产量的50%以上;2021年再次调研,在杂交鲟京龙1号的带动下,西杂苗种已经占据85%以上。近三年京冀两地生产示范推广包括杂交鲟京龙1号在内的优质西杂苗种3.5亿尾,占全国苗种... 2
-
11-09 04:20...是国内公认的马铃薯产业“黄金带”,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都”。在9月23日召开的乌兰察布马铃薯产业大会上,乌兰察布市农牧局局长王世平介绍,今年乌兰察布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50万亩,预测产量达300万吨,马铃薯全产业链产值超80亿元。商都县是繁育种薯的“风水宝地”。实际上,黄素芳种植的“希森6号”的培育历经11年攻关,在... 8
-
-
-
本页Url:
-
2025-02-17-05:07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