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2 05:40...为什么要去月球南极找水冰?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告诉记者,月球水冰有望大幅减少将水从地球送往月球的成本和时间,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并长期活动,进而探测火星或进行深空探索。另一方面,水冰的存在也暗示着生命的可能性,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对于人类探索月球和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 0
-
02-12 05:10...若当地渔民发现出逃三文鱼并将其送回,将获得每条鱼500挪威克朗(约合325元人民币)的赏金。据了解,该养殖场内原有10.5万条三文鱼。挪威渔业部门在检查了养殖场的受损情况后颁布一项命令,允许美威公司扩大捕鱼范围。按照该国规定,为防止鱼类出逃,海产品养殖户只能在养殖场周围500米的海域内进行捕捞作业。挪威活动人士称,逃跑... 0
-
02-12 05:10...强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创新的深情嘱咐,承载的是逐梦的殷殷期许。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正是伟大事业的实践逻辑。“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的一... 0
-
02-12 02:20...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必须成为科技创新大国”;强调“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重大突破,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求“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创新的深情嘱咐,承载的是逐梦的殷殷期许。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这正是伟大事业的实践逻辑。“外国人能搞的,难... 0
-
02-03 22:30...月球水冰有望大幅减少将水从地球送往月球的成本和时间,有利于人类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并长期活动,进而探测火星或进行深空探索。另一方面,水冰的存在也暗示着生命的可能性,月球南极的水冰资源对于人类探索月球和其他行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有着重要的意义。嫦娥七号任务副总设计师唐玉华:主要因为水是重要资源,是将来人类月面生存的一个必需资源。... 1
-
02-03 14:30...取得这些突破,得益于我们是多学科团队,可以从多角度开展研究。记得2021年8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召开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科学研究工作动员会,成立了7个任务组,涵盖火星地质、物质成分、地下结构、磁场等多个学科研究方向。多个任务组最终组建形成“火星多时间尺度环境演变”研究的大团队。我们小团队负责的是地球物理与地质... 1
-
-
02-02 22:30...传统民乐与交响乐中西合璧,无锡分会场生动铺展开一幅历史文脉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绚烂画卷。在今年春晚上,有不少江苏师生的身影。叶培建院士自青年时期投身航天事业,胸怀远大梦想,更与“嫦娥”结下深厚情缘。探月工程立项20年来,从嫦娥一号成功奔月,到嫦娥六号完成人类首次月背采样,我国探月工程次次成功、十战十捷,走到了世界无人探... 0
-
02-02 12:20...不仅是月球基地建设及配套基础设施的理想建筑原材料,催生出3D打印、烧结等创新技术,更是蕴含着氧气、水与金属等战略资源的宝库。由于真实月壤珍贵且稀缺,地面试验难以开展,模拟月壤应运而生。本次正佳科学馆·正佳天文馆展出的国家级标准模拟月壤,来自4.5Billion星际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行星重点实验室联... 6
-
02-02 11:20...在璀璨夜景中飞行的eVTOL,向世界观众展示了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亮相的2吨级eVTOL正是由江苏昆山制造。2022年起,峰飞航空就在苏州昆山建设了研发和生产基地。自2022年落户昆山以来,企业始终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在产品设计、研发测试、适航取证、应用落地等方面持续创新突破,多次在物流、运输... 7
-
01-22 15:30...而面临的困难却是真切地摆在面前一边是国际上对相关技术的封锁,一边是国内科研经费、资源匮乏。双重困境,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怎么办?我们就是靠着航天精神,拼!叶培建带领着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年轻科研队伍开始了攻关之路。设计方案、测算、试验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有时甚至是几十个小时的连轴转。那段时间的夜晚,月亮明亮而安静地高... 2
-
01-22 11:00...(京ICP040090正文中经搜索中国两院院士评选出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2025年01月22日14:54来源:中国新闻网[][字号][]中新社南京1月22日电(记者孙自法)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2日在江苏南京揭晓,嫦娥六号月背采样、首张“宇... 2
-
01-19 08:00...该球形空间外围是对拼球造型的放大镜和梯形底座。样品外壳相关数据和造型各有其寓意。前来参观的77岁曼谷市民威集达告诉新华社记者,自己是从电视和网络新闻上得知嫦娥五号月壤样品展出消息的。“我没办法自己去(月球上)实地感受,现在有月球探测器采集到的样品展出,这样的机会不容错过。”威集达用“惊奇”来形容对月壤样品的印象,她在观... 4
-
-
01-17 17:00...回顾过往、思考当下、瞩望未来,应该有这样的长周期视角。当今世界变乱交织,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嚣尘上,世界经济复苏乏力。环球同此凉热之际,“中国号”巨轮携数十年接续发展之势,满载着14亿多人的梦想穿越周期、平波镇浪。正是在时间坐标上接续努力,铸就了今天克服各种困难挑战的条件和底气;正是量的“物理积累”催生着质的“化学反应... 1
-
01-17 15:30...”“现在我们工厂制造的全是新能源车,生产方式智慧高效。”苏庆言说。云峰工厂运用3D数字化设计,物联网采集率超85%、焊装自动化率超90%,具备混合动力、纯电动等多种车型柔性混合生产能力,设计年产能达30万辆。“街上的‘绿牌’车越来越多了。”工作、生活在武汉经开区,苏庆言见证着我国汽车技术的飞跃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1
-
01-17 08:40...历史不可能终结,也没有所谓的垃圾时间,而是始终以自己的规律,演进不已,每天都在铺展新的画卷。时间匀速流动,正是人的努力奋斗赋予时间以意义,把时间变成了有节奏、有韵律、有意义的历史。国家发展如此,个人成长亦是这样。人生是一场马拉松,在奔跑中调整呼吸,是坚持到终点的正确方法;把握好前进的节奏,才能始终保持充沛的力量与后劲。... 0
-
01-13 07:20...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国重器始终是国家实力的鲜明象征,是民族自信的坚实基石。2024年,大国重器持续上新,从嫦娥六号九天揽月到“奋斗者”号、“蛟龙”号五洋捉鳖,一系列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如璀璨星辰照亮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浩瀚苍穹,更以磅礴之势夯实了大国自信,彰显了科技自立自强突破一道道难关的坚定决心。大国重器上新,首先是科技创新... 0
-
01-12 13:50...科研人员正在北京和安徽两地联合开展嫦娥七号科普载荷的研制工作,这个载荷的创意来自长沙的小学生们,它将和嫦娥七号探测器一同前往月球南极,尝试利用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实现旗帜在月球上飘扬。深空探测实验室未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天柱:我们知道在月球上是真空的,它没有大气,所以很难像地球上一样通过风力使旗帜飘扬。而小学生们的想法是什... 2
-
01-12 05:40...将显著增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多学科研究能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强化基础研究领域、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领域前瞻性、引领性布局。一年来,广大科技工作者深耕基础研究,创下多个新纪录。2024年9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自主研制的水冷磁体,成功产生42.02万高斯的稳态磁场,打破了2017年美国国家强... 4
-
-
01-10 17:10...高能宇宙线从哪里来?这是一个世纪之谜。我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的新发现,离解开这一谜题更近了一步。2月26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杨睿智在《科学通报》上发表关于高能宇宙线起源的重要成果。他利用“拉索”的观测数据,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了一个巨型超高能伽马射线泡状结构,并从中找到了能量高于1亿亿电子... 4
-
01-08 03:40...推荐阅读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1-0808:53:45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1-0807:55:40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1-0807:54:20新浪财经2025-01-0716:21:27环球网2025-01-0716:40:48搜狐网2025-01-0808:55:21百家号2025-01-0808:5... 0
-
01-07 18:10...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今年将持续保持高密度发射,完成小行星探测等十几次重大航天任务。“黑灯工厂”昼夜不停适应高密度发射今年长征系列火箭将继续保持高密度发射,因此,火箭的生产也要跟得上节奏。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的“黑灯工厂”,火箭的“方向盘”等关键部件正在加紧生产。“黑灯工厂”也叫智能工厂,因车间内的机器采用人工智能管理... 1
-
01-07 03:00...共同为新质生产力提供澎湃动力。”2月27日,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附近海域上空飞行。新华社记者毛思倩摄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AG60E电动飞机成功首飞;2月,5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盛世龙首次实现从深圳到珠海飞行;3月底,国产民用载人飞艇“祥云”AS700完成首次转场飞行... 5
-
-
-
本页Url:
-
2025-02-12-06:1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