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2 05:30...不少地方打造了非遗街区、非遗长廊等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体验式游览,让年味儿越来越足。■湖北省恩施州城区清江两岸非遗长廊节日氛围拉满当地文旅部门在非遗长廊设置非遗项目展示区和展演区、景观小品区和互动体验区等多个版块,全面展示武陵山区(鄂西南)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十周年以来的成果,传统舞狮、板凳龙、恩施扬琴、恩施耍... 0
-
02-11 10:30...背面钮座及部分宽平镜缘处附着红斑、绿锈,铭文带及镜缘局部无锈,散发着金属的自然光泽。圆钮座,内区有一同心圆及八曲连弧纹,外饰一周铭文“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兮不世(泄)”。直径12.1厘米(图1-1、1-2)。图1-1上海博物馆藏西汉昭明透光镜背面(《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图1-2上博藏西汉昭明透光... 0
-
01-17 14:50...汉代的张骞率领使团穿过茫茫戈壁,开拓了古丝绸之路;如今,中国汉代文物精品展呈现大汉王朝万千气象,续写丝绸之路文化交流新篇章。近年来,上海博物馆实施“大博物馆计划”,以打造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和人类文明的百科全书为使命,推出“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百物看中国”三大系列展览品牌。其中“百物看中国”文物艺术出境系列大展旨在推... 1
-
01-10 08:40...女娲位于右侧,均着窄衫小袖绛红色胡装,二人腰相连,共着一条白裙。女娲持规、伏羲持矩,分别测量天空和土地,代表“天圆地方,乾坤阴阳”。两人下半身与蛇身融合,蛇身蜿蜒而下,盘曲相交,象征着生命繁衍。画像的上方中间绘太阳,下方绘月亮,四周的小圆圈象征星辰,整幅画面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同样被拟人化的蛇文物,还有一... 5
-
01-05 02:10...上博一年一度的迎春特展,将首次在独立展厅亮相,13件组古今中外的文物精品分别来自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馆藏。“灵影仙踪”展览海报,上海博物馆供图6月下旬至10月初,“龙腾中国:红山文化古国文明特展”将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最新成果表明,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率先迈入古... 4
-
12-23 21:40...上海最大的主基地航司,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全球首发用户,拥有总数超过810架飞机的现代化机队,航线网络通达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的1050个目的地。在建立起现代航空综合服务集成体系的基础上,中国东航全力打造“全服务航空、创新经济型航空、航空物流”三大主业,着力打造“东航技术、东航食品、东航科创、东航资本、东航资产”五... 1
-
-
12-11 23:00...“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现场(央广网记者林馥榆摄)在今年,上海博物馆东馆第一个特展——“星耀中国:三星堆·金沙古蜀文明展”,就把目光聚焦到长江上游“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古代文明中心,向公众全面揭示古蜀文明的面貌、内涵、特点以及来龙去脉,呈现中华文明发展的多元一体和五个突出特性。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 0
-
12-09 08:50...不少“国宝级”书画珍品和多年未公开展出的名家代表作在两馆亮相,吸引众多参观者。新华社发(陈浩明摄)11月14日,观众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拍摄东汉时期的《熹平石经周易残石》。上海博物馆东馆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11月1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不少“国宝级”书画珍品和多年未公开展出的名家代表作在两馆亮相,吸... 3
-
12-01 06:20...泉州文创市场还涌现出了许多其他富有创意的产品。例如,以东西塔为灵感的“立体纸雕标签·东西塔”便笺纸雕,便是一款深受游客喜爱的伴手礼。这款便笺纸雕将东西塔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便笺之中,随着每一张纸逐次被撕下,东西塔的完整形象逐渐浮现,既实用又有趣。游客安安对此赞不绝口:“这款便笺真的很实用,而且做工精美,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恰... 9
-
11-29 04:50...的《高逸图》《雪竹图》《望贤迎驾图》,因为这5件国宝级作品仅展出3个月。徐熙是五代南唐画家,擅长写生。《雪竹图》以水墨晕染出枯木竹石的结构,留白处以示积雪。这件作品虽然无款印,但是画法与史载徐熙的落墨写生遗法一致,史称“徐熙野逸”。画中有一处颇有意思的细节,在画面中央立于两块石头间的一根竹子上,题有篆书“此竹价重黄金百... 1
-
11-28 06:40...地址: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推荐活动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该展览是上海博物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特展,在总面积达3000平方米的展陈空间中,通过展览叙事、文物陈列与数字技术,为观众打造别具一格的沉浸式观展体验。展览汇集492组788件古埃及文明不同时期的珍贵文物,其中超过95%以上的文物为首次来到亚洲,共同为观众揭秘... 3
-
11-16 00:50...吸引众多参观者。新华社发(陈浩明摄)11月14日,观众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书法馆拍摄东汉时期的《熹平石经周易残石》。上海博物馆东馆的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11月13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不少“国宝级”书画珍品和多年未公开展出的名家代表作在两馆亮相,吸引众多参观者。新华社发(陈浩明摄)11月14日,观众在上海博物... 0
-
-
11-13 11:30...“这些年出国旅游必到博物馆,欣赏了不少西方油画和雕塑。”如今的他觉得,就像网上说的“东方血脉觉醒”,对传统文化格外青睐,“从形象上来说中国画没有那么写实,但从简单背景营造的氛围感到一丝一毫细节,都在传递一种情绪。”同样排队的场景也出现在书法馆。在展出《上虞帖》《鸭头丸帖》《苦笋帖》的晋唐代书法区,观众队伍贴着展台折过两... 1
-
11-12 21:00...绝大多数都是他因历史时事激荡胸怀而创作的诗词曲,抒发爱国爱教、心怀战友、利乐众生的情怀。如《建国二十周年大庆献词》《长征胜利五十周年纪念献词》《中国共党成立七十周年献词》《香港回归和林则徐焚鸦片词》等热情讴歌祖国和社会的重大发展。《毛泽东挽诗二首》《怀周总理组诗》《围棋赠陈将军》《邓小平语录》反映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 0
-
11-10 13:30...上博文物保管部相关人员赶赴埃及,展开为期3周的文物点交、包装运输等工作。这是中国博物馆机构首次与埃及政府在古代文明展览领域直接合作,也是上博工作人员首次在非洲大陆开展文物点交等工作。6月16日,古埃及文物的运输包机抵达上海,并于次日开启布展。古埃及诞生了早期的文字、城市与国家,并在与周边区域漫长的融合交流中经历多元文明... 1
-
11-08 23:20...展览“满庭芳菲:卡地亚的艺术魔力”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媒体预览,图为两件插屏式座钟及一件清乾隆三阳开泰碧玉插屏(左二)。中新社记者王笈摄展览现场,两件制作于20世纪20年代的卡地亚插屏式座钟,实现了难得一见的“合体”展示。座钟均以中国古董文房白玉插屏为表盘,四周边框镶嵌珊瑚、缟玛瑙及珐琅,色彩鲜艳且富有中式特色;玉屏正... 1
-
10-18 10:20...中国考古学会理事、植物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专业领域包括新石器时代考古、植物考古、田野考古方法与技术和史前玉石器研究。在英国和日本多次进行长期学术访问,熟识国际学术发展前沿。已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丛书中发表论文七十余篇。对中国史前玉器尤其是良渚文化玉器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主编并主笔的《... 2
-
10-07 18:40...他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一一记录着他所捐赠的文物信息,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起来。2024年上海博物馆东馆完工,并开始逐渐对公众开放。为了更好地向观众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瓷器的发展,倪汉克所捐赠的文物也被转移了过来,其中也包括一个陪伴他长大的瓷器藏品柜。如今,倪汉克定居在长春。每当他来到上海,他都会来到上海博物馆来看看... 3
-
-
09-29 19:10...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经过连续多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初步探明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一艘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的木质帆船。2022年11月21日,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各方力量采用“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成功将古船整体打捞出水,并迁移至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存放... 8
-
09-27 04:30...此次展览是由中国的埃及学者参与,从中国视角挑选文物,直接跟埃及本土商借文物。“从埃及本土商借文物难度非常大,一是经费高、二是条件苛刻要求多。此次能够成功促成展览也离不开我们策展团队无数次反复磨合和艰难沟通。”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2024年7月16日,上海博物馆,“法老的国度”展厅,木乃伊肖像(澎湃新闻记者朱伟辉摄)... 19
-
11-19 09:10...包括:达·芬奇笔下最具神秘感的油画真迹《头发飘逸的女子》、首次来华的《大西洋古抄本》11幅珍贵手稿,此外,还有同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2幅珍贵素描、达·芬奇弟子波塔费奥、梅尔齐及卢伊尼的肖像绘画作品,都将在上海博物馆集体亮相。在上一个展览中,上海博物馆曾引进一幅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的拉斐尔油画作品《圣母子与... 1
-
10-09 20:30...“我听说目前上博展出的展品仅占全部馆藏的3%。有了东馆,能不能至少来个5%到8%,多让我们看点好东西?”“我们来这里不是为了告别,等它关门,而是在等它原地新生,迈步向前走得更远。”“听说今天是闭馆前的最后一天,特意来看看,回到老馆感到非常幸福。”闭馆日当天,一位特殊的观众许杰在现场十分感慨。作为一位拥有40年职业生涯的... 2
-
-
-
本页Url:
-
2025-02-12-22:3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