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7 18:50...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严密的储备粮管理制度,不断强化政策性粮食流通监管,但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环节监管仍然存在薄弱环节,给“粮耗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梳理近年来各地发生的涉粮腐败案件,作案手段花样翻新、“各显神通”,令人瞠目。有的粮库工作人员在收购时故意多扣收购粮食的水分、杂质,甚至通过... 0
-
02-07 18:40...一些面粉加工企业去年建库较多,甚至个别面粉企业也在销售小麦。从进口看,受成本优势影响,今年1月至3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292万吨,有助于调剂国内余缺。从新麦看,湖北小麦已经开始收割,局部地区新麦零星上市。市场素来“喜新厌旧”,随着新麦大量上市,新、陈小麦会加速接轨。再看存储。在新麦上市之前,中储粮和地方储备库正在加大储备... 0
-
02-07 18:40...粮库也由初期祠堂、庙宇、民房改建而成的粮仓,发展为苏式粮仓,再到现在高大平房仓、浅圆仓、立筒仓等现代化粮仓成为主流仓型。我国幅员辽阔,大大小小的粮库遍及全国各地。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一些地方储备粮库仍然存在危老仓库多、安全隐患大、储粮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低、管理粗放、监管难度大等问题,个别库点库存粮食存在质量安全... 0
-
02-07 18:40...中储粮将更加专注于储备业务,中粮将更加专注于市场化经营,做强做优粮油主业,切实提升市场调控能力。此举有利于提升粮食资源配置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为粮油产业链供应链提供稳定可靠的基础。细究中储粮与中粮开展股权层面合作,实则是我国推动中央储备业务与商业性经营分开、强化中央储备粮管理的一个重要举措。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建立了以中央... 0
-
02-07 18:40...农户科学储粮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农户科学储粮,能够增强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降低粮食生霉和坏粮风险,减少粮食损失,增加粮食有效供给,提高粮食品质。更为重要的是,农户储粮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出现地震等自然灾害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起到粮食市场“调节器”和应急供应保障“缓冲阀”的作用。因此,... 0
-
02-07 18:40...粮食库存与消费比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规定,世界粮食库存与消费比达到17%是安全的,低于17%是不安全的,低于14%则属于粮食安全紧急状态。一个国家的储备规模相对固定,有时会随着粮食丰歉而有所起伏。粮食丰收,库存量会增加;粮食歉收,库存量会减少。近几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极端天气以及地... 0
-
-
02-04 23:40...工作人员正在大屏前监控着粮仓的存储状况,粮仓内的温度、湿度等重要信息通过感应系统随时反馈到控制中心。“这是公司的智能化仓储系统,储量主要有智能电缆测温、环流熏蒸通风、绿色氮气储存、仓内实时监控系统。”江苏楠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员王天宇表示,如果出现粮温异常,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智能电缆测温系统,准确找出发热点,及时采... 1
-
02-02 10:40...每个点位都放置着电子测温传感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实时监测粮堆和粮仓内的温度、湿度变化,为日常管理提供实时数据支撑,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以前,我们手动开闭仓房窗户和轴流风机。现在,我们用上了智能化系统,只需在电脑或手机上操作,就可实现远程操控、智能化通风。”渭南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仓储科科长赵利军说,“近年来,... 0
-
02-01 05:00...在江苏苏州太仓雅鹿村稻谷加工厂、南京浦口福联烘干基地,这里的烘干机从过去的柴油设备,换成了绿色清洁的电能设备。粮食、电力、供销等部门组成服务专班,为农民解决粮食生产后端的烘干、贮存、销售等“后顾之忧”。江苏太仓雅鹿村民委员会委员朱裕衡:电烘干基本上比之前柴油烘干节省成本大概在20%,可实现收益175万元。江苏南京福联种... 3
-
02-01 05:00...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入春节前农户售粮高峰。据介绍,今年政策性收购切实发挥了兜底线、稳预期作用。夏粮收购期间,小麦价格保持在最低收购价格以上,未启动托市收购。中晚稻上市以来,先后在河南、江苏、黑龙江和安徽4省份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共布设收储库点228个,总仓容1136万吨,目前已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100多亿斤,较... 1
-
01-31 05:30...保障收购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据介绍,中储粮高效落实储备增储任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工作安排,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夏粮收购期间,在8个小麦主产省增加新季小麦收储规模,累计启动收购库点440个,发挥了稳市支撑作用;新季秋粮上市后,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国产... 0
-
01-23 10:30...位于渭南高新区的渭南市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里,几名保管员在日常抽检粮仓,重点排查粮食安全和安全生产隐患。这些粮仓虽然看着不起眼,却藏着不少绿色科技。工作人员介绍,每个粮仓有4层、336个点位,每个点位都放置着电子测温传感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电脑实时监测粮堆和粮仓内的温度、湿度变化,为日常管理提供实时数据支撑,以便及时发现... 1
-
-
01-21 00:30...粮食和储备部门出台措施解决“地趴粮”问题,加强技术宣传和指导服务,使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左右。各地积极行动,河北开展“百社”“百户”行活动,内蒙古兴安盟投入近400万元推广装具,福建投资1.52亿元建设储粮罐,广西在20个重点帮扶县免费发放储粮仓等。同时,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覆盖产粮... 10
-
01-19 04:40...支持各地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个子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500多个,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全面提升粮食质检机构功能1500多个,5万吨以上产粮县监测覆盖面提高到60%;扶持好粮油示范县389个、示范企业1200多家,全国产粮大县优质粮食增加量超过50... 0
-
01-14 04:10...保障收购工作平稳有序开展。据介绍,中储粮高效落实储备增储任务,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工作安排,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2024年夏粮收购期间,在8个小麦主产省增加新季小麦收储规模,累计启动收购库点440个,发挥了稳市支撑作用;新季秋粮上市后,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国产... 6
-
01-12 12:40...粮食损失浪费与农业现代化水平不高有关。今年我国粮食产量有望首次突破1.4万亿斤,为保障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但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机收水平不高、储存条件差、运输设施不完善、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我国每年在收割、运输、储存、加工过程中损失的粮食超过6%。做好各环节减损等于“绿色增产”,不仅可以增加... 1
-
01-12 11:30...”突泉县发展改革委主任张艳玲说。减少玉米损耗,是全县科学储粮工作的重点。张艳玲介绍,今年玉米收获后,突泉县大力开展科学储粮入户推广工作,减少“地趴粮”,各乡镇组织干部深入农户家中,指导农户在自家庭院或村内集中储粮点搭建钢筛网囤、塑料网囤、玉米栈子等通风效果好的立体储粮装具,帮助农户算清立体储粮的“减损账”。王凤恩家里种... 0
-
01-03 12:20...全盟31个能源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4亿元,占全部重大项目完成投资的28.7%。华能额尔格图7万千瓦风电、蒙能突泉县9万千瓦风电、文得根3.6万千瓦水电等一批能源项目建成投运,全年新增装机85.53万千瓦,全盟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743.83万千瓦,占总装机规模的72.1%。52户规上能源企业预计全年实现产值140亿元以上,... 0
-
-
01-01 20:30...经过登记、扦样、检验、过磅、卸车等环节后,粮食通过自动传送设备进仓入库。“卖粮不用排队,当天卸粮,当天结算,粮款最快次日就到账了。”郭石良高兴地说。当前,全国秋粮收购进入旺季。中储粮集团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已在河南、江苏、黑龙江、安徽四省符合条件的地区先后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截至目前,中储粮已向社会公布最低收... 0
-
12-31 20:50...支持各地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中国好粮油”行动计划三个子项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500多个,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全面提升粮食质检机构功能1500多个,5万吨以上产粮县监测覆盖面提高到60%;扶持好粮油示范县389个、示范企业1200多家,全国产粮大县优质粮食增加量超过50... 2
-
12-31 20:50...粮食和储备部门出台措施解决“地趴粮”问题,加强技术宣传和指导服务,使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左右。各地积极行动,河北开展“百社”“百户”行活动,内蒙古兴安盟投入近400万元推广装具,福建投资1.52亿元建设储粮罐,广西在20个重点帮扶县免费发放储粮仓等。同时,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覆盖产粮... 2
-
12-31 08:10...采用绿色低温储粮技术更好保障粮食质量,可以在同一仓房内实现粮食混装与分类储存……”路演活动现场,通过视频和PPT讲解向活动嘉宾们详细介绍了智能化氮气储粮集装箱的研发思路、技术创新、应用场景等情况。路演现场大家面对面展开交流,近距离、全方位了解智能化氮气储粮集装箱的生产工艺和运作模式。在路演现场,40英尺和20英尺两种规... 1
-
-
-
本页Url:
-
2025-02-07-22:0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