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12:10...现场播放的经典粤剧唱段仿佛将人们带回到当年的风华岁月。“对于中国人,尤其是广东人来说,欣赏粤剧是一种充满喜悦和庆祝的时刻。”展览主策人、中国传统和艺术之家主任特蕾莎·李说。历史上,在古巴的华人很多来自广东,唱粤剧、听粤剧是他们庆祝春节的重要方式。而如今,粤剧也已发展成为古巴当地颇受欢迎的文艺品类。当年,华人漂洋过海,在... 0
-
02-02 21:20...“作为国家‘文化客厅’,中国国家博物馆现有藏品143万余件,肩负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塑造可信可爱可敬中国形象的重任。”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代表说,“我们将组织一批代表国家历史文化水平,反映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精品外展,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委员表示,广大文艺工作者应以守正创... 0
-
02-02 13:50...该剧当年由戏剧学院的学生担演,但在剧中亦展现了好些基本戏曲功架。毛氏其后为香港艺术节导演的话剧《跟住个亲妹氹氹转》,亦是将萧伯纳原著《圣女贞德》改编为现代剧场。毛氏近年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最新制作的《阿茜的夸啦啦救国梦》,同样以阿茜为主线人物,再度将现代戏剧与传统戏曲跨界融合。沙田大会堂演奏厅舞台上装置了... 0
-
02-02 11:40...无论是传统经典还是现代创作,如李居明笔下的创新剧目,都能让我感受到粤剧的独特魅力。然而,如今这一切即将成为过去,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没有政策支持的民间粤剧经营难免有所掣肘的。或许,旧业主正是因无法从租赁经营中获得他们理想的利润,才选择了出售这座戏院。这背后所反映的,不仅仅是新光戏院的命运,更是本地粤剧文化面临的困境... 0
-
02-02 03:30...让现场气氛瞬间升温。《闹严府》由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吴非凡与一级演员陈健超联袂主演。这部带有轻喜剧风格的粤剧是一部“合家欢”类型的作品,其在春节期间上演,正迎合了广大市民陪伴家人共度春节的美好愿望。舞台上,演员们精彩的表演吸引着全场观众的目光,观众席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尤其是剧中一些幽默诙谐的情节... 0
-
01-31 04:30...不仅让经典故事焕发出新的活力,也让我们看到了经典与传统在新时代传续的无限可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春晚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晚会将广东本土的非遗元素融入现代艺术形式,如《天地四... 0
-
-
01-29 21:10...在一连串“误会”中拉满喜剧效果,为观众送上“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福。广东粤剧院大胆派出青年演员谭清怡、苏美琪分饰白蛇、青蛇,粤剧唱段婉转动听,演员动作俏皮可爱。演出结束后,谭清怡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独家专访,分享参加春晚的经历。去年10月,谭清怡和苏美琪接到广东粤剧院通知,要准备一分钟唱段,到中央电视台排练。谭清... 0
-
01-29 19:30...《潮起舞英歌》唱出中华儿女的豪迈与洒脱,包括英歌舞传人在内的舞蹈演员们跳起“中华战舞”,“舞”与“武”舒展壮志豪情,尽显中华民族自信昂扬、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近年来,英歌舞持续“火出圈”,被网友称为“最强过年气氛组”。《潮起舞英歌》的舞蹈部分由来自广东揭阳普宁的英歌队成员表演。循着急促而有韵律的锣鼓节奏,古装扮相表演者迈... 0
-
01-29 18:00...比起糯米等制成的年糕更有嚼劲,还不粘牙。只见裘洪锋把浸泡好的晚粳米磨成米粉,放入蒸锅蒸熟,再用传统捣臼将其捣成年糕花,并通过磨具压制。将新鲜年糕切成条,准备丰富配料,有豆腐、肉丝、笋片、蛋丝及蒜叶等,这些食材在炒制过程中交织,形成了独特口感。嵊州炒年糕怎么做?作为家中的“掌勺大厨”,裘洪锋颇有心得:先起锅烧油,待油热后... 0
-
01-27 08:00...北秀湖区域一组长达128米的锦鲤灯组横跨湖面,刷新历年湖面灯组长度,是本届灯会的最大亮点。40多条造型精美的锦鲤以绚丽的灯光打造出鲤迎盛世、鱼群逐浪的震撼画面,灯光与湖水交相辉映,锦鲤在追光效果下仿佛自由游弋,带来一场极致的视觉盛宴。新春赏锦鲤,寄托新年愿望,把福运带回家,寓意一整年的好兆头。锦鲤灯组诗意羊城感受中式浪... 1
-
01-27 07:10...带来“桂戏搭台暖聚街坊”文艺展演推介、“桂客喜市大橘利是”集市、“阿桂请客蔗厢有礼”快闪互动等活动,招揽更多粤港澳大湾区游客赴广西旅游。“开年游广西温暖过大年”冬游广西宣传推广活动在广州开幕。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供图在文艺展演推介活动现场,广西东兰原生态山歌对唱率先登场,以歌传情,引来观众唱和,其乐融融。来自柳州... 0
-
01-25 20:30...红线女不仅与豫剧的常香玉、黄梅戏的严凤英、越剧的袁雪芬被公认为国宝级的地方戏曲四大名旦,也是华人华侨心中代表粤剧的中国文化符号之一。广州粤剧院下辖的广州红豆粤剧团由红线女创办于1990年,肩负着传承和发展马、红流派的重任。20世纪90年代,担任广州红豆粤剧团团长和艺术总监期间,红线女向郭凤女、欧凯明、黎骏声、苏春梅等人... 0
-
-
01-25 20:10...广州太古汇更邀请本次展览的艺术家邬建安与曾小敏,以及广州太古汇官方原创栏目“对话时刻”的特邀嘉宾——广绣传承人梁晓曼与广式硬木家具传承人梁俊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就“文化的旧时光与新玩法:春节里的艺术与生活”这一主题进行深入对话,聚焦如何以“新火”点燃旧时的春节回忆,如何以创新的艺术形式诠释传统春节的内涵。... 1
-
01-25 19:10...大公报实习记者仪德厚、曹臻儿、武文乐、皇甫昀祺、祁孟妍、玫瑰、赵锦诚、王瑞三栋屋博物馆:传承客家非遗“我也是客家人,来了这里感觉很亲切、熟悉,好像回到小时候。”随行香港学子邱子斌说。在“双馆之旅”首站,学子们来到荃湾区三栋屋博物馆,感受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这座始建于1786年的客家围村,原是荃湾陈氏住所,19... 2
-
01-25 19:10...我也被老一辈艺术家们对粤剧的忠诚、热爱深深感动着”。推动粤剧守正创新如果要用几个字概括倪惠英退休后的生活,“守正创新”无疑是对她最好的诠释,是她退休后在粤剧传承中一直坚持的精神。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后,倪惠英全身心投入到推动粤剧艺术融合创新、激发粤剧发展新活力的工作中。2018年,广州市粤剧电影精品工程启动,倪惠英欣然领受... 0
-
01-21 13:40...提炼升华“情”的实质与“爱”的内涵,创排粤剧《白蛇传·情》。创作者保留粤剧的传统韵味,在表现形式、剧情结构、音乐设计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赋予“白蛇传”神话IP新的创意、新的视觉元素和独树一帜的审美风格。开演以来,该剧迅速走红,并开启全国巡演,脚步遍及北京、上海、武汉等40多个城市及港澳台地区,线上线下逾千万人次观看。该... 0
-
01-21 03:00...更是对意志力的挑战。还有二人合作,下面的人要顶着上面的人跳步子,而上面的人再用头顶着菜稳稳站立,对默契要求相当高。“南涧跳菜”已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跳菜”作为彝族传统舞蹈,动作灵感源于自然万物,流传至今寄托着彝族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已经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涧就是“跳菜”的发源地,在彝族的传统中,... 0
-
01-20 23:10...剧中的“双生双旦”由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李嘉宜、吴非凡,以及国家一级演员李伟骢、陈振江担纲。此外,剧中还有国家一级演员陆敏渭、肖婉婷,优秀青年演员冼圣莲出演主要角色。罗周表示,她从《全唐诗》中汲取创作灵感,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广绣与粤剧的审美共鸣”,全剧以“绣”为核心,通过三件主要绣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串... 0
-
-
01-20 19:00...剧中还有国家一级演员陆敏渭、肖婉婷,优秀青年演员冼圣莲出演主要角色。粤剧《双绣缘》剧照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广绣与粤剧的审美共鸣粤剧《双绣缘》编剧罗周表示,她从《全唐诗》中汲取创作灵感,也是在“历史的缝隙中寻找广绣与粤剧的审美共鸣”。全剧以“绣”为核心,通过三件主要绣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剧情发展;又通过“绣”这一... 0
-
01-20 18:30...在中国岭南地区,粤剧通常在重大节日、喜庆场合等进行演出。被誉为“南国红豆”的粤剧有近500年历史,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4年12月17日,粤剧《女驸马》在广西梧州上演。(梧州市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供图)1951年成立的梧州粤剧团(广西粤剧团前身),在广东、香港、澳门及东南亚有着较高影响... 1
-
11-09 04:00...两大院团跨剧种青春演绎经典家喻户晓的《白蛇传》曾被多个剧种移植搬演,而由“南国红豆”粤剧和“江南春兰”昆曲跨剧种合演极为少见。此次两大院团120多位演职人员全力打造,让《白蛇传》创新演绎,焕发出新光彩。戏曲年轻人才的接棒传承亦为这部传统剧目注入新活力。此次广州站演出,由4位“白素贞”、3位“小青”、2位“许仙”联袂呈献... 1
-
11-06 08:30...李雪健、黄米依分别凭借《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永安镇故事集》获得最佳男女配角奖;达式常、翟俊杰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电影)。《谯国夫人》获金鸡奖,是继《白蛇传·情》获第19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后,由珠江电影集团出品的粤剧电影再获国家级重磅奖项肯定。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垂林表示,这几年,在广东省... 12
-
-
-
本页Url:
-
2025-02-03-17:1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