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13 22:10...通榆镇迅速组织工作人员下沉到各个村落。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详细了解备种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全面掌握各村粮食生产和备耕工作的进度。同时,将工作责任精确落实到个人,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为实现粮食稳产高产奠定坚实基础。宣传引导,点燃种粮“新热情”。为了让农民充分了解并享受到政策红利,通榆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 0
-
04-13 20:30...水稻被首次纳入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作物。湖南在14个整建制推进县,重点推广集中育秧、机插机抛等集成技术,促进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祁阳种粮大户王海峰通过以旧换新政策购置了15台新型插秧机,他种的7000多亩早稻全都采用了机插秧。马铃薯主产区贵州,今年全面推进马铃薯新品种种植计划。这几天,威宁万亩马铃薯良种扩繁基地正加紧推广... 0
-
04-13 11:2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东北部分地区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大型农机、先进技术应用受到限制。近年,吉林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着力点,实施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升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迫切需求着手... 1
-
04-12 18:3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中发挥重要作用。过去,东北部分地区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大型农机、先进技术应用受到限制。近年,吉林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着力点,实施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升发展三年攻坚行动,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迫切需求着手... 0
-
01-19 22:50...还未形成“多技术集成、大面积普及”均衡增产的格局。看品种单产,当前水稻、小麦、玉米国家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600公斤、420公斤、650公斤,比大田生产分别高130公斤、40公斤、230公斤,大田产量与区试产量存在较大差距。看技术模式,各地集成创新了水稻侧深施肥、小麦宽幅精播、玉米浅埋滴灌、大豆大垄密植等一批高产技术模式... 8
-
01-19 18:40...总产量121万吨。粮食单产达476公斤/亩,在全省各市州排名第一;双季稻率全省第一,增产幅度全省第二,省粮安考核粮食生产类指标得满分,多项工作举措及经验成果获国、省推介。自2023年初开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组织召开粮食生产调度会、现场会,全力推动粮食生产工作落实。市本级将抓粮食生产列... 1
-
-
01-19 12:50...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玉米单产提升工程专家组组长李少昆:它不像以往更多的可能是单向,你比如说品种,你比如说施肥技术、植保技术、农机技术、土壤的耕作营养等等,很多是单项技术,这项技术它是一个综合的,是一个整体的方案。李少昆告诉记者,2023年,单产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全国粮食平均亩产达779.4斤,比上年... 8
-
01-19 09:10...意思就是要新年进步年年高。年糕的典故关于春节年糕的来历,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在远古时期有一种怪兽称为“年”,一年四季都生活在深山老林里,饿了就捕捉其他动物充饥。可到了严冬季节,兽类大多都躲藏起来休眠了。“年”饿得不得已时,就下山伤害百姓,攫夺人充当食物,使百姓不堪其苦。后来有个聪明的部落称“高氏族”,每到严冬,预计怪兽... 2
-
01-19 05:20...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能力进一步增强,节粮减损取得明显成效,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为经济回升向好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2023年,我国克服极端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收购是保供稳价的基础、推动“种得好”向“卖得好”转... 2
-
01-19 03:40...59万吨、稻谷3.61万吨,储备小麦本地化率由2022年的24%提高到42%。抓牢粮油市场保供稳价,完善区、市、县(区)三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确定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单位)590家,建成粮食应急保障中心46家。筑牢节粮减损“无形良田”,大力推进全区粮食节约行动,做好粮食储存环节减损降耗,全区64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积极发挥... 8
-
01-19 03:20...储备小麦本地化率由2022年的24%提高到42%。我区守牢粮食储备充足底线,指导宁夏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加快推进政策性储备与经营性业务分开工作,有序推进储备粮轮换,小麦、稻谷、玉米三大品种轮换任务顺利完成。确定粮食应急保障企业(单位)590家,建成46家粮食应急保障中心,建成区、市、县(区)三级粮食应急预案体系。实施优质粮... 1
-
01-19 02:20...这是河北港口集团助推秦皇岛建设千亿级粮食产业加工基地、加快秦皇岛港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秦皇岛港东港区粮食输送管廊工程是河北港口集团与秦皇岛市政府、中储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共建秦皇岛港临港粮食产业加工基地项目配套工程,被列为河北省“进一步推动和支持沿海港口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任务。工程计划总投资2.67亿元,预计年输送能... 2
-
-
01-18 23:20...2023年111月份,我国化肥产量为5224.3万吨,同比增长5.0%。目前,我国200多家氮肥生产企业、60多家磷肥生产企业和位于青海、新疆的钾肥骨干生产企业都在开足马力生产。从具体开工情况来看,尿素生产企业近七成,磷铵生产企业一半以上都实现开工,钾肥骨干企业开工率达到100%,满负荷生产,全力保障春耕用肥需求。目前... 1
-
01-18 22:30...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国家粮食安全。202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们战胜了黄淮罕见烂场雨、东北华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较为严重的灾害影响,实现了农业丰产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发挥了安民心、稳大局的压舱石作用。面对今后各种风险挑战和不... 2
-
01-18 16:50...大力实施“六大提升行动”,有效推动全区粮食产业提质增效,粮食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截至12月底,全区纳入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重点建设项目162个,总投资9.81亿元,已完工项目138个,完工率85.19%;累计完成投资9.04亿元,资金完成率达92.19%。为扎实推进优质粮食工程,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早谋划早部署,... 1
-
01-18 13:50...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坚定有力推动党建质量提升,推动粮食保障能力提高,推动粮食流通多点提效,推动综合治理能力提级,推动物资储备体系提质,推动行业队伍作风提效,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交出亮眼答卷。这一年,宁夏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扛实粮食安全考核责任,牢守粮食储备充足底线,有序推进储备粮轮换,小麦、稻谷、玉米三大品种轮换任务顺利... 1
-
01-18 10:50...2023年,我们克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多重不利影响,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创历史新高,增产177.6亿斤,粮食产量连续9年站稳1.3万亿斤台阶。尤其是全国300个粮食大县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单产提升贡献率达73%。但筑牢大国粮仓,端牢中国饭碗,不仅需要地里穗饱满、谷堆高,也需要颗粒归仓。种粮农民好卖粮是... 1
-
01-18 07:40...全国粮食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增长1.3%,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增加954.6万亩,增长0.5%,连续四年保持增长。全国粮食单产389.7公斤/亩,增加2.9公斤/亩,增长0.8%。分季节看,夏粮生产克服“烂场雨”等不利... 1
-
-
01-18 00:40...湖北粮食播种面积4706.97千公顷,比2022年增加18.01千公顷,增长0.4%。其中,夏粮、早稻、秋粮播种面积分别为1301.07千公顷、128.58千公顷、3277.32千公顷,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0.6%、1.8%、0.2%。2023年光温条件适宜、降水丰沛,未发生大范围干旱、低温和洪涝灾害,农业气象条件总体有... 2
-
01-18 00:10...国际发展合作动能减弱,南北发展差距进一步扩大,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全球落实受到重创。全球将近70个国家的12亿人口面临疫情、粮食、能源、债务危机,全球过去数十年减贫成果可能付诸东流。去年,我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围绕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推动构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全面... 2
-
01-17 22:40...粮食总产单产创历史新高。右玉县年种植粮食面积稳定在46万亩左右,占年总播种面积的60%,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燕麦、谷子、糜黍、荞麦、黑豆、黄豆、马铃薯等。2023年,全县完成粮食总产量1.52亿斤,比上年增加0.36亿斤,增幅23.3%;粮食单产326斤/亩,比上年(255斤/亩)增加71斤/亩,增幅21.7%,粮食总... 2
-
01-17 21:50...13万余户种粮农户及时足额享领补贴。此举充分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积极性,全年粮食面积154.19万亩;粮食总产量与上年相比稳中有增,其中单产391.69公斤,增长1.05%,总产60.4万吨,增长1.85%。潜江市农业农村局科学应对低温冻害、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在小麦锈病及赤霉病防控,水稻育秧、插秧、病虫草害防控等关... 1
-
-
-
本页Url:
-
2025-04-14-23:3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