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1 20:30...这件珐华彩瓷梅瓶的另一看点是应龙纹。应龙,又称翼龙、飞龙等,双翅似蝙蝠,腹部有鱼鳍,腾云踏浪,动感十足。明正德时期,应龙纹在民窑瓷器上较为常见。据介绍,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遗址遗存货物估计在10万件以上,目前出水文物890件(套),其中,瓷器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涵盖青花、素三彩、珐华彩、单色釉等多个品种,产地以景德镇窑为... 0
-
10-30 12:00...将会持续开展送文化下基层、举办文史讲堂等一系列特色履职活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积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到政协离自己很近、政协委员就在身边。吕成龙将陶瓷称作是一种土与火的艺术。根据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烧造和使用陶器的国家之一,从三千多... 3
-
10-29 15:40...免费对外开放。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辜鹏博摄10月17日,观众在观展。当天,“谊居千年——贾谊故居南侧朝阳巷工地考古成果展”在湖南师范大学博物馆开展。展览首次展出了2022—2023年贾谊故居南侧朝阳巷工地的考古工作成果,包括150余件瓷器、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讲述了长沙城市的发展变迁和生活图景。展览持续至2025年4月... 0
-
10-18 18:00...有次儿童节,学校让我们交一些手工作品,我在父亲的指导下捏了一些小动物,父亲的手很巧,捏出来的小猫小狗栩栩如生。看着一团泥巴在父亲手中变成了可爱的小玩意儿,我觉得特别神奇。从那以后,我对陶瓷的热爱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张维亮回忆。随着年龄的增长,张维亮的技艺日益精湛,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陶瓷制作技艺,还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形... 4
-
10-15 02:30...摇身一变成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载体——牦牛骨质瓷器。这种瓷器,以其独特的材质和精湛的工艺,展现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价值。记者来到位于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藏城发莲华之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看他们是如何利用科技手段,研制出新型高端瓷种——牦牛骨质瓷,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充分结合西藏黑陶、土陶等传统工艺,创... 0
-
10-14 02:40...还挺像一牙儿烙饼或者比萨)翻过盘子来看底部圈足比较矮小,周围呈现紫色这件瓷盘造型、釉色和纹样均为上乘是传世哥窑器中的佳品“哥窑”是因何得名?窑址在哪里呢?有一种说法是在宋代龙泉因“章氏兄弟”中的哥哥主事的窑口而得名也有研究者认为传世哥窑瓷器其实是属于宋代官办瓷窑在古文献中虽也有一些关于“哥窑”的记载但哥窑的位置、性质在... 0
-
-
10-14 00:20...(醴陵市融媒体中心供图)“我们希望打造一场开放大气、兼容并蓄的展会,涵盖专业性、参与性和影响力的世界级别陶瓷盛会。未来我们也将持续创新,引入更多的国内国际资源和先进理念,持续提升瓷博会的品质和影响力。”醴陵瓷博会执委办工作人员钟娅奇说。受邀参加的国内外客商认为,瓷博会搭建了一个交流展示平台,创造了大量的合作机会。客商恩... 8
-
10-12 22:20...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形象。我们公司致力于研发敦煌文化、马家窑文化系列陶瓷版画等艺术珍粹。近年来,敦煌文化以独特魅力走进大众视野,相关文化产品也频频出圈,我们也想趁着热潮开拓海外市场、弘扬敦煌文化。为了帮助我们的产品顺利走出去,敦煌机场海关为我们提供送政策上门服务,详细介绍了海关政策和国外关于陶瓷制品的技术性贸易措施,有效帮... 0
-
10-10 20:20...出水文物首次公开亮相。此次展览是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考古成果国内首展,分为“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3个部分,全方位呈现考古发现、发掘过程、科技应用和成果,打造沉浸式深海考古之旅。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存文物数量庞大、品类丰富,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 0
-
10-10 16:30...瓷器却没能问世于他国,由陶而瓷的路径上,不但古巴比伦人的运气有点儿背,西方不少具备“三合一”条件的国家,15世纪以来一直“众里寻他千百度”,直至18世纪中叶,才能拥其入怀。300年流光虚掷,大约背在一个“玉”字上——不知且无感于天下有玉。玉,是引领一代代华夏民族的瓷人攻坚克难、玉汝于成的关键。大约在8000年前,华夏先... 1
-
10-10 11:30...是中国在海上丝绸之路开展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的实证。13件(套)珐华彩瓷器,堪称是此次特展最瞩目的展品。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在水中尘封500多年的珐华梅瓶还保持着艳丽色彩。细看瓶身,通体的蓝,鲜艳通透;花蕊的黄,色如金珀;花瓣的白,仿若洁玉。不少珐华彩瓷器主体纹饰还贴着黄金金箔,制作工艺非常高超。9月27日,海南琼海,珐... 0
-
10-07 18:40...他拿出一本小册子,上面一一记录着他所捐赠的文物信息,开始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起来。2024年上海博物馆东馆完工,并开始逐渐对公众开放。为了更好地向观众展示中国古代青铜器、瓷器的发展,倪汉克所捐赠的文物也被转移了过来,其中也包括一个陪伴他长大的瓷器藏品柜。如今,倪汉克定居在长春。每当他来到上海,他都会来到上海博物馆来看看... 0
-
-
10-04 21:10...在今秦州区北坡皇城旧址下瓦窑坡附近,曾挖掘出古秦窑遗址。当时出土了一些瓷胎碎片,因未加及时保护,现已荡然无存。今天的瓦窑坡,楼房耸立,九省通衢,窑的辉煌只剩下一个地名,大多事物消散于时间深处。窑而不复,徒留悲伤。唐时的秦州,临近蜀地大邑的邛崃窑。邛崃窑,创烧于南朝,是隋唐时期四川的一处重要青瓷窑场,以烧制青、褐、绿釉和... 3
-
10-02 02:40...这技术谁看了不说绝?来辽宁,吃饭不止量大!嘎嘎香的东北四大炖(小鸡炖蘑菇、猪肉炖粉条、鲶鱼炖茄子、排骨炖豆角)、吃芡儿不见芡儿的熘肉段……这一桌又戳中了谁的美食DNA?江西瓷编钟、瓷二胡、瓷笛、瓷瓯……用瓷器做乐器,你见过吗?景德镇瓷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据说用瓷器做乐器,相比竹制乐器声音更加稳定。巧手... 0
-
10-01 04:00...接到了上级下达的恢复出口瓷任务。经过试验,陶瓷研究所试制的出口瓷开始在醴陵公私合营建设瓷厂(国光瓷厂前身)等7个瓷厂进行生产,随后,这批新产品首销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国家。同年11月,为期2个月的“中国出口商品展览会”在广州举办,这也是次年正式举办的首届“广交会”的“试水展览”。来自醴陵的宝珠罐、套瓶罐、咖啡具等产品一经亮... 0
-
09-27 07:30...此外,在红绿彩碗展区,一件标有丙寅年造的红绿彩碗也很有意义,它的出水明确了一号沉船所处的年代为明代正德时期(公元1506年)。这次展出408件(套)出水文物。记者林鸿羽摄瓷器展出。记者林鸿羽摄在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遗址,考古人员发现了许多排列紧密、码放整齐的乌木原木。除了展出这些原木文物外,此次展览还从故宫博物院、山西... 1
-
09-21 09:30...多年来的潜心琢磨靠的是对陶瓷的一腔热爱。谈及制瓷经历,李善明说自己是“湖南人来江西景德镇做河南瓷器”。在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善窑厂展厅里,李善明在欣赏一件天青汝釉瓷瓶(8月28日摄)。李善明是湖南永州人,少时务农,中专还没毕业就跟朋友们走出大山远赴厦门打工。一开始是在工艺品厂做陶瓷画工,之后他又向厂里的师傅学起了雕塑,几... 1
-
08-03 16:00...包括洪武时期独有的春牡丹、夏石榴、秋菊花、冬茶花的组合样式,形制各异、釉色丰富的花器,以及与赏花相关的各类雅玩瓷器。据介绍,展览所在的恭王府乐道堂曾经居住过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幼女和孝公主,也曾长期作为道光皇帝六子恭亲王奕䜣的起居之所,后因被多家机构使用,原有内部装饰已不存。为满足博物馆事业发展需求,恭王府博物馆于近期将其... 3
-
-
08-03 14:30...不同于以往从制度、工艺、品种等层面对御窑出土瓷器的解读,本次展览另辟蹊径,以恭王府四季景象为背景,从瓷器上的花卉植物纹样和茶、酒、花、香等器用的角度,在古与今、恭王府与景德镇御窑之间展开一场关于美好精雅生活的“对话”。展览所在的恭王府乐道堂,曾经居住过乾隆皇帝最宠爱的幼女和孝公主,也曾长期作为道光皇帝六子恭亲王奕的起... 1
-
07-03 22:00...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马可波罗眼中的“世界最大港口”,泉州究竟有何魅力?在过去很长时间里,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生产瓷器的国家。瓷器质地细腻如玉、光亮如镜、造型优美,深受各国人的追捧。宋元时期,泉州就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这里的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远销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副馆长陈颖艳向... 1
-
07-03 11:00...在唐代出土时已无人能识,上面镌刻的文字“一字可抵万金”,因此对打包过程要求极苛刻,要先用极薄极软的高丽纸蘸水浸湿,用镊子把湿软的高丽纸塞进石鼓裂缝里,而仅此一步骤就要花近一个月时间,然后再用薄棉花层层覆裹,用糨糊黏好,细麻绳捆扎。笨重如石鼓者难装,轻薄如瓷器者亦难装。填白脱胎瓷器薄如蛋壳,为了不在颠簸中产生破伤,装箱时... 2
-
06-30 04:50...千万种中国大地特有的工艺制品、丝织绸缎通过这里销往世界各地,这其中就包括大量精美的漳州陶瓷器。漳州窑业迅速发展,一是漳州月港的兴起,二是与景德镇的渊源。据《平和县志》记载,1513年,时任平和地方长官的王阳明为安定地方,选留来自江西的随军兵众,其中不乏陶瓷方面的能工巧匠。彼时,景德镇官窑由于种种原因中断生产,外销瓷器量... 1
-
-
-
本页Url:
-
2024-11-01-00:4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