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20 14:30...此次展览是南海海域深海考古调查的成果专题展,也是国内首展,将展示“考古+旅游”的跨界融合成果,开辟了深海“考古+旅游”的新赛道。这次展览设在南海博物馆南区三层6号展厅,面积近1000平方米,内容分为“探渊寻珍”“水府琳琅”“巧缮焕新”三个部分。将展出两处沉船遗址出水文物408件(套),还有故宫博物院等借展文物34件/套... 10
-
09-18 22:00...几十条渔船,来来回回几十趟,救下了384名盟军战俘。但最终仍有800多条鲜活生命不幸长眠。《里斯本丸沉没》取材于这段真实历史事件。影片中,随着“里斯本丸”号船幸存者、战俘家属、东极救援渔民以及日方、美方相关人员的口述,历史的碎片被一片片捡起。逼真的特效场景,更是真实还原了战争的残酷、侵略者的冷血以及舟山渔民的英勇壮举。... 0
-
09-11 07:00...他通过阅读托尼班纳姆博士的《里斯本丸沉没:英国被遗忘的战时悲剧》,得知了事件的更多细节。为何这段历史被湮没了这么久?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沉船一直未能找到。从事地球探测和海洋调查技术专业的方励决心找到这艘里斯本丸。2016年、2017年,他带领专业团队两次搜寻,运用水下无人机、海底声呐等专业设备多次探测,通过分析数据,并与... 1
-
09-01 21:30...有一支文物保护团队正在对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出水文物进行清理、保护、修复和测量、登记、整理等工作。据了解,今年6月,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完成了三个阶段的深海考古调查,共提取出水文物900余件(套),实证了中国先民开发、利用、往来南海的历史事实。新华社记者郭程摄这是8月27日拍摄的正在进行脱盐处理的文... 0
-
08-30 23:40...“这是我国首次对水下千米级深度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介绍。水下考古的成功,得益于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在该遗址深海考古调查中的首次应用。如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 0
-
08-26 23:30...这艘长71米的货轮在遭遇风暴后消失。澳当局展开了大规模搜寻,仅救出五名幸存者,其余21名死者中仅一人的尸体被找到。55年来首次看到的努加号沉船(图片来源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官网)日前,CSIRO联合新州遗产保护局、“悉尼项目”组织共同确认了努加号的位置。一些公众也为该项目做出了贡献,包括确定和报告新州海岸附... 1
-
-
08-26 20:50...“这是我国首次对水下千米级深度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科学的考古调查、记录与研究工作。”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介绍,这得益于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在该遗址深海考古调查中的首次应用。如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 1
-
08-25 02:40...”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员宋建忠介绍,这得益于多种深海技术和装备在该遗址深海考古调查中的首次应用。如三维激光扫描仪和高清相机完成了沉船遗址分布区域的全景摄影拼接和三维激光扫描;潜水器柔性机械手提取文物,采集了大量海底沉积物、底层海水、海洋生物等样品;采用载人潜水器和无人潜水器结合作业的形式,探索深海考古调查的路径和... 2
-
08-24 19:20...共同讲述深海技术和水下考古跨界融合故事。8月23日,在海南省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深海先进技术暨深海(南海)沉船考古主题展现场。新华社记者夏天摄展品原件均出自南海西北陆坡一号、二号沉船遗址,这是我国首次在1500米深海发现的明代沉船遗址,位于海南岛与西沙群岛之间的南海海底。这是我国首次对水下千米级深度古代沉船遗址开展系统、... 2
-
08-21 03:20...紧接着,Lynch在意大利西西里岛海岸附近的游艇"Bayesian"号沉没事件中失踪,失踪者还包括Lynch的辩方证人、摩根士丹利国际董事长JonathanBloomer,以及Lynch的辩护律师。目前,意大利海岸警卫队正在紧急搜救中。游艇沉没,MikeLynch和其他关键人物失踪美东时间8月19日周一凌晨,据媒体报道... 2
-
06-27 20:00...据悉,一旦潜水器动力系统停止工作,潜水器内将处于零度以下的低温状态。此前探险专家已表示,失联人员生还概率已非常渺茫。距泰坦尼克号500米处发现残骸这次考察活动由美国海洋之门勘探公司组织。该公司的“泰坦”号深潜器18日在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约1450公里的海域下潜,出发约1小时45分钟后失联。美国、加拿大等国的飞机和舰船... 3
-
06-18 07:20...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学部副主任陈传绪:根据水下考古作业的要求,需要对沉船遗址区的所有文物进行全局高精度的定位和三维重建。在1500米的深海,这对我们以往水下定位和测量的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进行了载人潜水器平台和探测载荷能力升级,将潜水器位置、姿态、速度、同步时钟等信息,集成至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进行... 15
-
-
06-18 06:30...散落范围有上万平方米,最大厚度达3米多,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体量巨大。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由中国驶出的贸易商船,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以下简称一号沉船)。另一艘沉船装载大量经过简单加工的原木,尺寸相近,码放整齐,初步判断是从海外驶往中国的船只,年代约为明代弘治年间(1488—1505年... 4
-
06-18 02:30...需要对沉船遗址区的所有文物进行全局高精度的定位和三维重建。在1500米的深海,这对我们以往水下定位和测量的技术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我们进行了载人潜水器平台和探测载荷能力升级,将潜水器位置、姿态、速度、同步时钟等信息,集成至三维激光扫描设备,进行巡航式三维高精度测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搭载三维激光扫描,是一种新型... 12
-
06-06 10:10...走进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馆内展出从史前刻符到近现代机器印刷品等诸多版本,充分展现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一脉相传、生生不息。“这里收藏的中华版本,涵盖经史子集、今古人文,映射几千年来不同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中国国家版本馆杭州分馆馆长吴雪勇说,“我们要牢记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主线,做好保... 16
-
05-27 03:10...沉船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已于今年5月20日布放,并进行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开启了中国深海考古新篇章。据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介绍,其中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3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另一... 17
-
05-26 14:00...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二号沉船遗址以大量原木为主,初步研判是从海外装载货物驶往中国的古代沉船。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弘治年间,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调查显示,南海西北陆坡两处沉船年代相近,相距仅10多海里。这是我国首次在同一海域发现出航和回航的古代船只,充分证明了这一航线的重要性和当时繁盛的程度。“南海... 10
-
05-24 01:40...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与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共同设立了“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当年4月在西沙北礁海域首次实施了深海考古调查。2022年8月,在我国南海北部西沙海槽海域实施了第二次深海考古调查,在2500米左右深处海域新发现1处沉船遗物点,3处沉船。同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 18
-
-
05-23 15:50...两处沉船分别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和南海西北陆坡二号沉船。一号沉船遗址点。(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近年来,中科院先导专项等自主部署研发的船载多波束系统、应急救援打捞作业工具、水下无人探测平台等系列技术和装备,为深海文物水下发现打捞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科学部副主任陈传绪说。经国家文... 31
-
05-23 15:50...当年4月在西沙群岛北礁海域首次实施了深海考古调查。2022年10月,深海考古联合实验室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闫亚林介绍,其中一处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超3米,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10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 17
-
05-23 00:20...国家文物局、海南省人民政府等在海南三亚发布我国深海考古工作近期的这次重大进展。记者看到国家文物局关于“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的细节描述:“5月20日,国家文物局主要负责同志乘坐‘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参加了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第一次考古调查,在沉船遗址核心堆积区西南角布放水下永久测绘基点,并进行了初步搜索调查和影像记录... 18
-
05-22 22:50...3处沉船。同年10月,在我国南海西北陆坡约1500米深度海域发现两处古代沉船。其中一处有多个疑似被船舱分隔开的成堆文物,最大高度达3米多,文物以瓷器为主,散落范围达上万平方米,推测数量超过十万件。根据出水文物初步判断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定名为南海西北陆坡一号沉船。另一处发现大量原木,原木尺寸相近、码放... 13
-
-
-
本页Url:
-
2024-11-14-03:37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