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4 02:20...从绷布、打磨、瞄像、打底稿,到磨颜料、磨金、上色、染色、勾线、描金、开眼……见证一幅精美唐卡作品在师傅手里诞生的过程,洛追心里满是震惊。绘制一幅唐卡作品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几年,整个创作过程都在不断考验画师的耐心。或许是被洛追的耐心打动了,又或许被洛追那渴望的眼神触动,师傅把作品送给了他,而这,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 0
-
02-13 17:50...以“生态石榴籽宣讲队”为依托,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和丰富实用的教材,让各族群众深刻领会生态保护的重大意义,使民族团结的种子在湿地的每一寸土地扎根、发芽。管理局积极引导农牧民从“放牧人”转变为“护草人”,促使农牧群众积极投身于生态环境保护,让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共同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 0
-
01-23 03:10...图为游客在参观展览摄影:张宇“合同一家”部分展示了布达拉宫馆藏织物、唐卡、造像等精美文物。一件件来自江南的织物,一幅幅风格融合的唐卡,巧妙地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和谐之美。这种融合不仅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深层次地引发了参观游客对于民族文化交流的共鸣。它们仿佛是茶马古道上的使者,承载着西藏与祖国各地各民族往来交流的历史,让参... 0
-
01-13 08:40...畅谈如何欣赏和传承唐卡之美,并解析为何说唐卡是世界文明交流的结晶。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中新社记者:对于您这样一位创作者和传承者而言,唐卡艺术的意义是什么?桑吉才让:唐卡是中国雪域高原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交流下,逐渐形成的绘画艺术门类,是世界文明交流的一个结晶。通过唐卡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达手法,能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文... 1
-
01-13 07:50...用了近2年时间、反复创作19稿,以浓郁的民族特色与生活气息在竞标中取胜,赢得了7幅壁画的创作权。壁画大稿完成后,上墙绘制完成又花了1年多时间。创意:十世班禅大师的特别嘱托——要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图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壁画《珠峰叠彩》《珠峰叠彩》从1984年开始创作,完成于1985年。画面最高处是耸立在祥云与环状彩虹中的珠... 1
-
01-08 03:50...八宿县参展工艺师代表扎西嘎松致辞参展工艺师代表扎西嘎松在致辞中首先对八宿县委县政府以及福州市援藏工作队表示感谢。他说道,八宿县委县政府和福州市援藏工作队为展览的成功举办提供了政策指引和资源调配等多方面的大力支持,让展览筹备工作得以顺利推进。福州市援藏工作队带来的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是先进的文化理念与创新的艺术视角,为... 1
-
-
01-02 18:20...祥利集团执行总裁、深圳红木家具博物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木家具祥利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戴爱国发表了欢迎辞。戴爱国在致辞中提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祥利集团将继续努力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力量。随后,活动进入启动仪式环节。剪彩嘉宾们登上舞台,共同... 0
-
01-02 01:40...受访者供图从小在甘南草原上长大的他,在家乡的雪山圣湖、民俗文化的依偎下,懵懂的艺术灵感逐渐萌芽。草原上的赛马盛会、民间艺人的歌舞表演,都在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小时候的才布旦对唐卡艺术特别感兴趣,每次在一笔一划间感受着藏文化的艺术魅力,锻炼着自己的艺术感知力。六年的唐卡绘画学习结束后,才布旦初次邂逅电影,便被银幕上展现... 3
-
12-31 19:50...西藏德朗玛冰川矿泉水开发有限公司建立起线上线下销售渠道,作为来自世界水塔、中国西藏的好水,德朗玛西藏饮用天然水的水质,也已通过多项权威检测,成为了当之无愧的“西藏好水”。“今天我们带来了藏族唐卡,这在藏族文化中,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唐卡都是采用像金、银、珍珠、珊瑚、朱砂、藏红花、大黄等天然矿物、植物颜料,花... 5
-
12-31 18:20...原因还要追溯到公元1253年。那时,嘎玛寺翻新修建,五湖四海的能工巧匠们纷至沓来。工程竣工后,这些工匠中有不少人选择定居在这里,他们的精湛手艺和工匠精神也被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岁月流转,嘎玛乡逐渐孕育出独具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成为无数工匠与艺人成长的摇篮。如今的嘎玛乡,民间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唐卡绘画、铜器锻造、玛尼石刻... 8
-
12-29 14:30...跑遍了西藏的山山水水。然后,用了近2年时间、反复创作19稿,以浓郁的民族特色与生活气息在竞标中取胜,赢得了7幅壁画的创作权。壁画大稿完成后,上墙绘制完成又花了1年多时间。创意:十世班禅大师的特别嘱托——要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图为人民大会堂西藏厅壁画《珠峰叠彩》《珠峰叠彩》从1984年开始创作,完成于1985年。画面最高处... 5
-
12-16 18:40...展出时间从12月5日起至8日。展馆中展出非遗精品百余件,涵盖了唐卡、陶瓷、瓯塑、木雕、铜雕、刺绣、堆绣、缂丝、藏纸、藏香、藏医药、藏毯、藏装等多个领域。每一件作品皆是壤巴拉非遗传承人匠心独运的结晶,不仅展现了壤塘非遗的传统技艺,更是文化创新的成果。旨在通过非遗艺术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壤塘,感受壤巴拉文化的独特魅力。... 5
-
-
12-12 08:20...呈现近年来西藏文旅产业提升、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美好图景。日喀则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彭一浩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表示,此次艺术展既是对日喀则非物质文化保护的具体呈现,也是对中华民族大一统历史的艺术诠释。他诚邀香港企业界、文旅界及广大市民前来日喀则走一走、看一看,了解神奇秀丽的日喀则山水和淳朴勤劳的日喀则人民,实... 10
-
12-10 19:00...令人赞叹不已。唐卡是藏族文化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专门用来表现藏医学内容的唐卡,藏语称为“曼唐”。“曼”为医学、“唐”指唐卡,是藏医学传承中最生动、形象的医学教具。“曼唐”将藏医学与唐卡艺术相结合,是对藏医学理论和实践的形象注释,是藏医学师徒传承的教学用具,内容涵盖所有藏医学知识,系统表现了藏医学的博大精深... 0
-
12-05 14:40...一幅幅“曼唐”构思巧妙、内容广博、画工精湛,用藏族独特的唐卡艺术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现了藏医药知识,令人赞叹不已。唐卡是藏族文化中最有特色和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专门用来表现藏医学内容的唐卡,藏语称为“曼唐”。“曼”为医学、“唐”指唐卡,是藏医药传承中最生动、形象的医学教具。“曼唐”是将藏医药与唐卡艺术相结合,是藏医药学师... 0
-
11-14 13:10...巷欠才让摄《格萨尔王》与《荷马史诗》《吉尔伽美什史诗》并称世界三大史诗,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格萨尔》唐卡是《格萨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长期的不断创作和传承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形式“仲唐”,意为《格萨尔》唐卡。彭措德勒是藏族... 3
-
10-29 15:10...埋头精进、全力以赴展示长达八年至十多年丰硕的学习成果。现场展示的39幅精品唐卡是继承丹巴绕旦教授遗志最生动的实践成果,展示了传统唐卡由家族传承到社会化教育转变的丰硕成果。已故的藏族绘画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勉唐画派代表性传承人丹巴绕旦是西藏大学艺术学院首位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他于1980年开设以自己名... 2
-
10-17 13:30...至今已有39个春秋。罗布的家庭并非唐卡制作世家,13岁之前,他还只是林周县甘曲镇觉布村的一个放牛娃。13岁那年在哥哥的引荐下,他拜色拉寺知名堆绣唐卡艺僧洛桑列珠(已故)为师,学习拉萨堆绣唐卡技艺。“突然从一个放牛娃变成一个艺术家的学徒,很不真实。”由于身份转变得太快,罗布一时没有反应过来,“只觉得每天都活在梦中一般。”... 2
-
-
10-13 04:10...自2019年开始,米久跟随西洛参与新题材唐卡创作,其中就包括目前还在创作过程中的《千米唐卡》。记者了解到,《千米唐卡》主要体现日喀则历史与民俗文化、建设成就等内容。长848米,宽2.5米,2020年开始创作,由本地4个绘画团队、共80名画师与学徒参与创作,目前已完成298米。“老师经常跟我们说要有创新的勇气,在合理范围... 4
-
10-12 22:50...此次颁奖晚会围绕群众文化工作是立足服务基层这一宗旨,将获奖作品和部分优秀参赛节目集成展演,全面展现群文工作丰硕成果。同时,着眼共享共进,首次组织基层群众文化组织者,参与者,爱好者,志愿者代表近千人观看了演出。晚会分为“序”、“山风·海韵”“风华·礼赞”“传承·创新”三个篇章和“尾声”。晚会在童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和打... 10
-
10-10 19:30...这是拉花与他的两名徒弟在赶制一批石刻作品。54岁的拉花是非遗传承人,共培养了300多名徒弟,其中大部分都是草原上的“放牛娃”。非遗传习“特而强”。千年技艺,匠心传承。壤塘积极鼓励扶持传承人创办传习所,目前已建立藏香、藏茶、藏药、唐卡等非遗传习所47个,培养传承人83人,带动3000多人吃上“文化饭”。唐卡、擦擦等非遗作... 4
-
10-08 08:40...包含了藏传佛教中文殊菩萨、四臂观音菩萨、金刚手菩萨等形象,有着18年唐卡学习经验的勉唐派唐卡画师多拉耗时4年绘制而成。在这幅唐卡作品中,多拉在一处指甲盖大小的画布上,用比头发丝还细的线条勾勒出一尊栩栩如生的护法神造型,引得参展观众纷纷排队用放大镜观看。图为画师多拉所创作的唐卡作品《三怙主》(局部)摄影:赵振宇“在传统的... 2
-
-
-
本页Url:
-
2025-02-15-00:0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