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9 04:20...辣椒是一种喜温作物,按正常生产来说,早春辣椒育苗都尚未开始,而高茂强的蔬菜大棚竟然在这个季节还有辣椒,着实令人称奇。“这就是市农科院专家教我的辣椒一种双收技术。”高茂强咧着嘴笑说。高茂强种蔬菜10多年了,一直以辣椒、番茄为主,还种了部分西瓜,五六十亩地每年亩均效益1万多元。前些年,他从别人口中听说了辣椒一种双收技术,即... 3
-
02-06 07:20...采用智慧能源系统保障冬季低能耗供暖,配套现代灌溉系统和数字化生产系统,不断完善生长模型,实现智慧化种植。突泉县位于内蒙古东北部、大兴安岭南麓。近年来,智慧农业正悄然改变着这片土地的农业面貌,从人工种植到机械操作,从靠经验到看数据,生产方式的转变成为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手。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工人采摘草... 1
-
02-03 22:10...从事草莓种植已有20多年(晋源区委宣传部供图)这片大棚的主人赵玉刚是山东人,从事草莓种植已有20多年,去年9月偶然机遇来到西邵村,一眼就看中这块“宝地”,顿觉喜出望外。“这样好的黑土地,土质真的是全中国都很稀有,有机质含量高,土壤和水的EC值(可溶性盐浓度)都很低,pH值测量结果也非常适宜种草莓。”赵玉刚多维度测量发现... 8
-
01-29 05:30...制定了设施蔬菜应对寒潮降雪天气技术指导意见,以降低此次寒潮降雪天气的影响。提前加固设施。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提前维护加固蔬菜生产设施,确保牢固结实。检查棚膜、保温被、草苫有无破损并及时修补,压紧压膜线,将棚膜压紧压实。固定好保温被、草苫,确保外保温覆盖物连接紧密无缝隙,防止被风掀起造成棚室内急剧降温。密闭放风口,必要时再... 4
-
01-21 14:20...让这块普普通通的土地长出了不普通的“金疙瘩”。“金耳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界、担子菌门、银耳纲、银耳目、耳包革科、耳包革属。”王平介绍说:“之所以叫金耳,是因为成熟的果实(专业名称叫担子果)呈金黄色。金耳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胶质,以及磷、硫、锰、铁、镁、钙、钾等微量元素,是一种极富营养的滋补品。因其富含胶原蛋白,金耳也成了许多... 0
-
01-20 18:40...走进花背村的草莓园,开启了欢乐的采摘之旅。游客李妍妍表示:“乘着今天天气好,和闺蜜一起来现场体验采摘。这里的草莓又大又甜,打算多采摘点回去给家人朋友尝尝。”游客在草莓棚内体验现场采摘(肖鹏供图)近年来,草莓种植已成为花背村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它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收益,还让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能够实现家门口就业。据草莓... 1
-
-
01-17 09:40...不少市民游客纷纷带着家人来到郊区,走进花背村的草莓园,开启了欢乐的采摘之旅。“早就听说这儿有草莓采摘园,今天天气这么好,就和闺蜜一起来体验现场采摘。这里的草莓又大又甜。”游客李妍妍表示,打算多带一些回去给家人朋友尝尝。游客在草莓棚内体验现场采摘。草莓种植近年来已成为花背村当地村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它不仅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 1
-
01-12 19:10...手把手指导,针对当前低温天气,为农户提供切实可行的大棚抗寒保暖方案。乡宁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郑振科现场讲解道:“当前,大棚管理需要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加固大棚和维护棚膜,大风、大雪等极端天气随时可能来袭,这是保障棚内作物安全的基础;二是调节棚内温湿度,目前棚内湿度偏高,不利于蔬菜生长,必须做好升温降湿工作;三是病虫... 9
-
01-05 04:50...2号大棚能有如今的人气,这在以前,葛金林是想都不敢想的。而它“出圈”之路的原点,还要从2018年前说起。当年,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新龙村从外地引进一家公司,帮助其流转了部分土地,新建一个塑料大棚,发展起了蓝莓种植。但好景不长,由于经营不善,该公司撤出了新龙村,大棚也一度闲置荒废。见此情形,村里花了40万元将其收购。“这个... 0
-
01-03 10:40...他种植的草莓圆润饱满、香甜多汁、口感绵密,很受市场青睐。孙大伟种植草莓已有9个年头,为了种植品质优、产量高的草莓,他在品种选择、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棚内温湿度控制等各方面,都下了不少功夫。每年的9月初至11月,是草莓生长的关键期,除草、摘叶、施肥、通风、控温,他对每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大棚内红彤彤的草莓格外诱人,游客... 4
-
12-31 23:50...现在市场批发价每公斤8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在我也正在尝试立体栽培,进一步提升大棚经济效益。”工人们正忙着除草、调整种植密度,保障蔬菜采收品质(胡尔西代姆·阿卜拉摄)近年来,疏勒县着力发展设施农业与蔬菜种植产业,推行“园区+企业+基地+农户”联合种植模式,推动蔬菜产业迈向优质、品牌、高端化。该乡借助全县大力发展蔬菜产业... 1
-
12-21 13:10...即将迎来上市。“这是东盘粮村今年5月份新建的智能温室大棚,室内面积足足有四亩半,可栽植苗木一万余株。”力农蔬菜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霍孝告诉记者,即便在冬季室外零下18℃—20℃的严寒时节,棚内温度仍然可达10℃到13℃,实现苗木温暖过冬。苗木生产需要特定的环境,眼下已是大雪时节,冬至将近,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即将到来,往年合作... 2
-
-
12-21 00:00...先进的温控系统如同一位尽职的“守护者”,时刻监测着棚内温度,哪怕外界冰天雪地,也能精准地将棚内温度维持在吊瓜生长的最佳区间。自动化的灌溉设备则像一位贴心的“保姆”,根据吊瓜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适时适量地为它们提供水分滋养,确保每一株藤蔓都能得到充足的润泽。而智能光照调节装置,宛如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巧妙地补充着光照时... 0
-
12-18 08:40...“车进梯停”系统极大增强了居民的安全感。裕华物业有限公司物业经理张磊介绍:“该系统在不改动电梯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加装一路控制信号。当电动自行车被推入电梯时,电梯内安装的监测摄像头很快能识别到,会发出提示警告音,并联动控制电梯轿厢门无法关闭、各楼层电梯按钮无法使用。直到电动自行车从电梯推离后,电梯才能恢复正常运行。”... 1
-
11-25 18:30...草莓果实颜色更均匀,口感、品质也更好。”领鲜堂草莓园负责人王永刚介绍。一米多高的草莓高架整齐排列。温室大棚中,随处可见大量智能补光灯和全自动滴灌设备,可以精准控制草莓不同生长阶段所需的温度、湿度和水肥的供给,以科技助力每一枚果实的成长。“草莓需要喝好水,为了种出品质更好的草莓,我们特地引进了全自动净水机和水肥一体机,依... 9
-
11-25 09:30...个圆饱满,无不展示着丰收的景象。据了解,幸福农场在草莓、西红柿的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棚内温湿度控制上倾注了大量心血。农场配备水肥一体化技术,利用一根根水管组成“天罗地网”,根据草莓、西红柿对水分和养分的具体需求配备养料,打开阀门,搭在草莓苗、西红柿苗根系附近的水管便会慢慢洒向草莓苗、西红柿苗,为草莓苗、西红柿苗精准... 2
-
10-18 17:30...技术员张启元就马不停蹄地挨个儿察看棚内蔬菜的生长情况。虽是深秋时节,大棚内却十分温暖、绿意盎然。“为了保供新鲜蔬菜,每个大棚内的蔬菜生长阶段存在差异。有的棚内蔬菜已经进入采收期,有的棚内蔬菜才刚种下,科学安排种植时间,还能降低大棚蔬菜因延误采收期造成的损耗。”张启元说。为做优农业产业,盂县昱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坚持技术先... 4
-
10-15 14:20...绿油油的桑叶上幼蚕正抓紧进食“蚕养殖对于温度、湿度、食物、环境与疾病防控等方面的要求较为严格,尤其是在温度、湿度掌控上,稍不注意,就会导致蚕生长受限,甚至死亡。但是我们用于春季水稻育秧的智慧大棚,正是控温、控湿方面的好手,通过在终端设置参数,搭配棚内12个温感、湿感、光照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可以使秧棚内的温度始终保持在2... 12
-
-
09-27 20:50...虽然在天灾面前,损失在所难免,但万幸这次农业保险理赔及时,8号才定损,9号上午就到账了,真是太高效率啦佛罗镇新安村农户曾平科激动地表示。据悉,这是受台风摩羯影响下,乐东县第一笔获赔的大棚及棚内瓜菜保险。塑料薄膜掀飞散落、大棚主体钢管变形折断、哈密瓜藤蔫头耷脑。9月8日,接到农户报案后,佛罗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联合人保... 2
-
09-08 18:20...一个中等身材、皮肤黝黑,看起来精瘦干练的中年人一边摘辣椒一边和村民谈笑,他就是高年村有名的种植能手李录奎。他告诉记者,辣椒是短平快的产业,种植周期短,产量高,从种植到收获60天左右,只要在辣椒的生长关键节点,结合生长情况和日照时间,调节大棚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科学管理,辣椒的产量就不会差。高年村蔬菜种植能手李录奎说:我从... 2
-
08-28 07:30...去除小果、病果及位置不当的果粒,使原本密布的夏黑葡萄每串仅保留65粒左右的果实,以保证其有足够的空间健康生长。过去,利军家庭农场的葡萄大多采用“冷棚+露天”模式种植,因葡萄季节性强,经常面临“扎堆”上市价格不高的问题,去年在县农业农村局的帮助下,农场新增了一座暖棚,让葡萄生长摆脱了时间限制,今年,这里的葡萄得以抢鲜上市... 2
-
10-16 22:40...种烟已经小有规模的毛海龙承包了毕节市烟草公司赫章县分公司双坪烟叶站铁匠乡烟草育苗点,负责2000余个烟草育苗盘播种育苗工作。但在首轮播种时毛海龙就遇到困惑:“一个育苗盘160孔,按一孔一粒投放,仅靠人工费时又费事,成本高效率还低。”费劲地完成第一轮播种后,毛海龙一心想破解这些难题。2018年下半年,毛海龙在网上找到了与... 6
-
-
-
本页Url:
-
2025-02-11-18:3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