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23:00...缺德是真的。据媒体调查,这张图片早在去年11月就已发布,原作者声明了图片为AI创作,且从诸多细节看,也不难发现这是张“照骗”。但一些网友“关心则乱”,被一张重新炒起来的AI图片骗翻,这才有了后续的广泛传播。可能有人会说,一张配图而已,不会造成什么损失。但事实上,准确详实的信息对救灾工作展开至关重要,舆论关注可能直接影响... 0
-
01-31 03:50...被一张重新炒起来的AI图片骗翻,这才有了后续的广泛传播。可能有人会说,一张配图而已,不会造成什么损失。但事实上,准确详实的信息对救灾工作展开至关重要,舆论关注可能直接影响相关资源的分配,一旦形成“狼来了”的信任危机后果更甚。目前,西藏灾区工作已由紧急救援转为群众安置阶段,且当地正处于隆冬季节、高寒缺氧、路途遥远,救援队... 0
-
01-24 05:50...高效推动试点先行。强化投入保障,搭建智能平台。投入专项经费用于指挥中心改造,全面升级硬件设施设备。编制落实“十四五”装备建设规划,更新升级应急通信装备。全面升级智能接处警、开发应用数智融合一体化平台。多维协同发力,优化联动机制。与应急、公安、交通、卫健、气象、水利等部门密切协作,建立常态化预警监测、会商研判、信息共享、... 3
-
01-22 11:00...公司发布公告确认:“在危机初期,我们为当地一家断电的消防站提供了备用发电机,使他们能够继续灭火和保护家园。”公司还从员工餐厅向附近的紧急救援人员提供了上百份餐品,并计划在未来几周甚至几个月内利用公司的空间“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社区”。公司也已向加州消防基金会和国际医疗队捐款,捐款包括了来自员工的自发捐款,以及员工捐款数额... 3
-
01-21 14:50...各项救援抢修工作正在持续进行。综合岛内媒体报道,灾情较为严重的台南市楠西区和震中嘉义县大埔乡,有民宅倒塌受损,屋内物品散落一地,许多民众彻夜不睡也不敢回家,只能冒着寒风在路边聚集等待,不时的余震也让民众饱受惊吓。上述两地均宣布停班停课一天。地震发生后,台湾当局消防部门启动紧急应变小组,派遣人员救援受困民众,目前皆已全数... 1
-
01-16 21:30...冬季是体能储备的黄金期,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强基固本,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基础体能贯穿于训练全过程,强化应用体能训练,大力开展以5000米跑、60米肩梯、绳索攀爬、400米疏散物资救人、负重登10楼等多项体能项目。同时,结合辖区实际,主要开展负重登楼、十公里跑、负重折返跑、百米负重等项目,提高队员的... 1
-
-
01-14 15:00...“震中定日县那里地点偏、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晚上气温要降到零下20度,而且当地的房子多是土石结构,经不起震,居民都是老人和孩子,他们非常需要帮助。”多年戍边,陈军亮很熟悉当地的地理情况,顿时心急如焚。陈军亮和他的妻子王顺利,长期援藏做公益,默默资助了多名孩子。两人因西藏结缘,因公益结缘,王顺利和她的公益团队多年来走过2... 0
-
01-13 07:10...加强宣传引导,用心用情安抚群众,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和谐稳定。在震中扎陵湖乡勒那村,宁海鹰认真听取县、乡工作开展情况介绍,走进班册、云才、俄金家中实地查看地震灾损和物资储备情况。他说,地震没有造成灾害,看到大家平安无事、生产生活正常有序,感到非常欣慰。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心系玛多地震,关爱基层群众,省委书记吴... 1
-
01-12 21:10...时间就是生命,抗震救灾,争分夺秒。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些人为了蹭定日地震流量,公然在网络上传播炮制的被压废墟下的小男孩等虚假图片,夸大地震灾情,消费地震灾难。这在客观上误导了公众,干扰了抗震救灾的正常秩序,实质上是给救援行动添乱。道理非常简单,在全力抗震救灾之时,当地需要消耗大量时间、人力、精力核实核查相关信息,分... 1
-
01-12 19:20...房屋损毁严重,一家9口人不同程度受伤。手足无措之际,他们找到了正在排查灾情的驻村第一书记徐超。接到求助后,徐超叫上村干部,冒着余震、克服恐慌,快速赶赴桑杰一家所在地,肩扛背驮将受伤人员转移到村口安全地带。随后他们又赶赴下一处开展搜救、排查灾情。“驻村干部是离群众最近的干部,大灾面前我这个驻村第一书记必须冲在前,守护好群... 1
-
01-12 12:00...甚至未注明AI生成,导致事实混淆、误传泛滥。抗震救灾,争分夺秒,真实、准确的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的关键。尤其是在突发事件发生之初、关键事实和事件细节并未调查清楚的情况下,将AI生成的“假图”关联真实事件,对广大网民产生极大的迷惑性,不仅干扰抗震救灾的节奏和效率,打乱救援者对灾情的研判与施救,还可能带偏公众关注的焦点,人为... 5
-
01-12 07:40...原始作者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了相同画面的短视频,并声明是AI生成。原图并非蹭灾情热度,但不少账号却截取该图,在配文中将其与日喀则地震进行关联,甚至去掉来源和AI生成等标记。这种做法,是滥用公众同情心博关注,有故意误导之嫌。需要警惕的是,这并非个例。有媒体曝光,在一些视频平台上,以“日喀则地震群众被埋”为关键词搜... 1
-
-
01-12 03:30...多种飞行器为物资运输、灾情勘察和精准救援提供重要支持。据介绍,在此次救援中,救援飞行器的种类多、任务重。运-20大型运输机能将大批救援物资及人员快速运抵就近机场;直升机负责物资运输及伤员精准转运等;翼龙无人机在震后黄金72小时内,对震中区域进行全面灾情勘察,如房屋倒塌情况、人员受困点位、救援安置点布局及地面救援力量的实... 1
-
01-12 02:50...原始作者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了相同画面的短视频,并声明是AI生成。原图并非蹭灾情热度,但不少账号却截取该图,在配文中将其与日喀则地震进行关联,甚至去掉来源和AI生成等标记。这种做法,是滥用公众同情心博关注,有故意误导之嫌。需要警惕的是,这并非个例。有媒体曝光,在一些视频平台上,以“日喀则地震群众被埋”为关键词搜... 1
-
01-12 02:40...但一些网友“关心则乱”,被一张重新炒起来的AI图片骗翻,这才有了后续的广泛传播。可能有人会说,一张配图而已,不会造成什么损失。但事实上,准确详实的信息对救灾工作展开至关重要,舆论关注可能直接影响相关资源的分配,一旦形成“狼来了”的信任危机后果更甚。目前,西藏灾区工作已由紧急救援转为群众安置阶段,且当地正处于隆冬季节、高... 1
-
01-11 03:50...公安机关网安部门迅速开展核查,经查,上述图片确由AI工具创作,原作者在2024年11月18日发布了相同画面的短视频,并未关联地震且声明是AI生成。依法查处经查,青海某网民为博取眼球,将“小男孩被埋图”与日喀则地震相关的信息进行关联拼凑、移花接木,混淆视听、误导群众,致使谣言信息传播扩散。目前,涉案人员已被属地公安机关依... 2
-
01-11 02:30...微博平台上建立了“#河南暴雨互助#”通道,并将其置顶在热搜榜最上方,同时接入同城超话和话题,任何微博用户都可在此发布互助信息,受困群众和救援力量之间可以建立便捷、迅速的沟通渠道,助力抗灾抢险工作的进行。可以说,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内容已经成为了灾情发生之时极具参考价值的消息来源。西藏地区发生地震之后,有关的灾情信息都牵动着... 2
-
01-10 03:50...两部门紧急预拨1亿元救灾资金应急管理部7日发布消息称,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西藏定日6.8级地震灾害,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财政部、应急管理部7日紧急预拨1亿元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支持西藏做好地震灾害救灾工作,统筹用于应急抢险和受灾群众救助工作,重点做好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次生灾... 3
-
-
01-05 02:20...区开展灾情摸排、应急处置等工作。截至1月3日22时,地震共造成6人轻微伤,均及时送医就诊并出院。此次地震,无人员死亡,无房屋倒塌。在转移安置方面,银川市累计摸排需转移人员2139户4969人,其中,集中安置321户851人,酒店宾馆安置168户362人,投亲靠友1650户3756人,已转移2138户4965人,剩余1户... 6
-
11-13 03:20...网民“@小韦”于2023年11月4日20时25分许在《某音》平台发布一则关于广东恩平发生地震目前正在抢险救灾的视频,该视频内容是人为收集以往全国各地灾情素材剪接编辑而成,捏造恩平发生4.3级地震、房屋倒塌、人员被困、各地志愿者支援等情况,纯属谣言。经核实,2023年11月4日19时24分许在广东省江门市恩平市发生4.3... 1
-
11-11 16:30...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会议指出,要果断转移避险,“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万一失防”,关键时候果断撤离转移危险地带群众,进一步细化人员转移避险预案,确保应转尽转、应转早转。“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每当灾情来袭,习近平总书记都反复强调,最大限度减少人... 2
-
11-06 14:20...主要控制站年最高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2米左右,长沙站的最高洪峰出现在6月27日13时,水位为33.3米,低于警戒水位2.7米。今年汛期降水在时间上分布较均匀,截至目前未出现水文干旱。今年大中型水库来水偏少,受去年干旱影响加之降水偏少,截至9月30日,全市大中型水库实际蓄水2.25亿方。进入汛期以来,全市水利部门共储备编织... 4
-
-
-
本页Url:
-
2025-02-07-04:4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