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3 23:40...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共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内涵和历史传承,见证了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进步、共同繁荣和团结奋斗的历史,激发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写真与写实完美结合。《长城拥抱黄河》以写真与写实为特点,集历史故事性、文化旅游导引性于一体,围绕中华文化两大主要符号长城黄河在内... 1
-
02-03 16:20...甘南州对居住在湖边的牧民群众实施了整村搬迁,平整土地面积401.86亩,覆土植绿,恢复了草场和湿地的生态功能。“一开始,我们在保护区内实行全年禁牧。后来经过实地禁牧的效果评估,政策有了调整,从2020年开始实施半禁牧,每年的5月1日到10月1日为禁牧期。”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湿地科科长范龙说,近年来,政策的... 0
-
01-28 12:40...点燃了整个新春的欢乐氛围。徐家楼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主任张鹏致辞,泰山区商务局局长孙超宣布新华社区年货节开幕。《走进新时代》《家和万事兴》等别出心裁、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轮番上演,现场一片热闹景象。年货大集现场。(徐艳炜供图)赶黄河大集,购好品年货。年货摊位错落有致,从风味腊肉、花样馍馍到干果服饰、鲜花摆件,琳琅满目,应有... 0
-
01-28 01:40...多年以来,黄河的生态环境取得了很大改善,2022年底黄河干流水质首次达到二类水,但黄河流域的生态,特别是黄河源园区十分脆弱。数据显示,黄河在青海省境内每年的净流量达264亿立方米,占黄河年均流量的49.3%,为下游提供了近一半的源头好水。但历史上黄河也曾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出现断流的情况:1996年,连接扎陵湖与鄂陵湖之... 0
-
11-11 11:40...人寿几何?”“宣房塞兮万福来”“直是万顷黄金钱”“淘尽古今人物去”六章组成。首两章“黄河之水天上来?”“九地黄流乱注”讨论黄河地理的基本问题:前者探讨数千年来中国人对黄河源头的探寻、考察活动;后者梳理黄河河道的变迁,重点是“黄流乱注”的黄河下游。作者发挥其历史地理学专长,将黄河下游河道历史上特别重大的六次改道及其成因和... 1
-
11-11 07:00...途径20个乡镇、79个行政村,连通39处景区景点,路线全长315公里。一期工程兴县后北会至柳林军渡段2018年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同步建成慢行道28.5公里、驿站7个、房车营地3个、观景台13个;二期工程柳林军渡至石楼永和界2020年9月开工建设,该段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历时三年建成通车,同步建成驿站1个、... 13
-
-
11-11 06:40...成就了织布这一得天独厚的民间智慧结晶。展厅里,七十多岁的胡十七坐在古老的织布机前,巧手穿梭,一根根彩线就变成了美丽挺括的土布,引得大伙拍照叫好。她告诉记者,胡家手织布已有千年历史,她的名字“十七”就是织布手艺第十七代传承人的意思。“咯哒咯哒……”那是马儿奔腾的声音。伴随着马头琴悠扬的声音,内蒙古歌者一开嗓,就将展会现场... 1
-
11-10 23:00...经由铁路口岸发往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地。当地人民爱吃牛羊肉,搭配的陇南洋葱是食用刚需蔬菜。运输洋葱并不简单,需使用冷链技术保证恒温。从2018年冬天开始,每年甘肃张掖、酒泉等地都会有专门的洋葱专列经由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开往南亚。异域美食,同时间打开了在中国的销路。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冷链交易中心方煜凯说,2017年,他... 1
-
11-09 17:10...黄河文化留给我们民族的农耕家族意识、大一统国家观念、取士选拔制度,乃至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已经刻进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随时随地都在中国人的言行中体现出来。《黄河画传》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编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承编江苏人民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在我们的生活中,黄河和黄河文化的影响俯拾皆是。一个初识文墨的中国人,也... 1
-
11-09 03:50...”利津县盐窝镇副镇长李秀华介绍,非遗的传承带动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千手织布”是街上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里面整齐摆放着32台手工织布机。55岁的村民陈翠英有节奏地踩动脚下的踏板,右手推拉木制梭子在拉直的纱线中来回穿梭,大半天就能织成一床2.4米长的老粗布床单。“这种古法老粗布每米价格24元左右,我一天可以织... 2
-
11-08 10:30...2023黄河非遗大展在山西太原开幕。本次大展设黄河农耕文明和黄河面食文化两大主题展区,有沿黄9省(区)600余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和3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参展。大展将持续至11月11日。新华社记者杨晨光摄11月7日,观众在2023黄河非遗大展参观。11月7日,2023黄河非遗大展在山西太原开幕。本次大展设黄河农耕文明和... 2
-
11-08 04:30...济南市槐荫黄河河务局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推动与区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局和河长办等协作配合,共同维护黄河生态安全,共建美丽幸福河湖。为了建设防洪风貌带,黄河人在防汛堤顶道路上,种植了的红叶李,背河种植银杏林。每年春天,道路两侧花竞相盛开,粉红的花朵与相邻翠绿的大树“并驾齐驱”,形成了黄河生态岸线的“彩带”。粉白的花瓣小... 10
-
-
11-08 03:50...也是黄河中下游泥沙的主要来源地。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内蒙古片区涉及阿拉善盟、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7个盟市的35个旗县(市、区),沙化土地总面积2.27亿亩,区域内山水林田湖草沙要素俱全,生态系统之间关联性复杂,风沙危害、水土流失、林草退化、土地盐碱等问题突出,治理难度相对较大。... 1
-
11-07 15:50...公路网的合理覆盖会使玛曲依靠独特的地理优势快速吸引四川、青海等方向的游客进入玛曲,进而提升玛曲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他相关产业的布局。同时,充分利用现有公路闲置设施,积极探索服务区+模式,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亮点突出的特色主题型服务区,实现服务区与特色农牧产品、旅游、物流、文化、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经济社... 7
-
11-07 14:10...阿万仓镇党委副书记杨尼布每周都要巡河。黄河阿万仓段的主要支流有9条,每一条都有一名干部担当河长。作为河长,我的责任就是不让一滴污水流入黄河,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杨尼布说。在甘南,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不懈努力,守护着黄河上游的生态环境。2003年,欧拉镇牧民卓玛加布决定通过捡拾垃圾净化草原环境、保护母亲河。从那时起,一... 1
-
11-07 13:10...你知道吗,兰州黄河铁桥建成之前,黄河上没有一座固定的桥梁,这也是它被称作黄河第一桥的原因。而与它距离最近的元通黄河桥,却是兰州黄河段最年轻的桥,他们相差108岁,相距800米。当人们驻足两桥之间,向西看瞧见的是百年历史,向东望看到的是璀璨新星。中山桥:天堑变通途功不可没黄河之水把兰州劈成了两半,而中山桥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2
-
11-05 14:00...建筑面积16780平方米,展陈文物和实物1万多件,共四层,其中1-2层为陕西黄河文化博物馆展厅,包括序厅《黄河之水天上来》、第一展厅《大河汤汤睇四方》、第二展厅《文明曙光耀九州》、第三展厅《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第四展厅《黄河安澜海晏清》等主展厅以及《“昂米”就在岸上住》专题展厅,三层为临展区,四层为黄河文化研究中心和... 4
-
11-04 21:40...我是一名抖音电商,将把这好产品第一时间分享给大家。”基地里,工人也忙着采摘、搬运、分拣、装箱,一派繁忙。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基地负责人嵇春海满脸喜悦地介绍:“我们主要种植全红富士新品种‘响富’苹果,目前陆续进入采摘期。大概预测一下,每棵树可结40-50斤,亩产达5000斤左右,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8000-10000斤... 1
-
-
11-04 00:30...黄河乌兰布和段西岸紧依乌兰布和沙漠,据统计,每年沿黄沙漠向黄河输入流沙1亿多吨。阎王鼻子位于黄河上游阿拉善盟乌兰布和示范区境内,是黄河与乌兰布和沙漠“握手”河段,沿河长5.7公里,风沙危害极其严重。在大风作用下,阎王鼻子沿岸大部分农田被风沙掩埋,同时,大量泥沙流入黄河造成河床淤积,严重降低河床的行洪、行凌能力。实施锁边... 2
-
11-03 22:50...展现川西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建设等成果。在上海生活的台湾青年蔡孟轩是第一次来四川。他表示,这次活动行程安排得很棒,比如会去到举世闻名的九寨沟、“黄河九曲第一湾”等地,还会走进藏寨感受藏族文化,再到牛背山欣赏绝美日出。蔡孟轩说:“我对行程中若尔盖县的‘黄河九曲第一湾’最为期待。黄河是孕育伟大文明的河流,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4
-
11-03 17:40...园区的污水处理厂每天能给我们供应2000立方米的再生水,完全能满足企业的生产需求。”山西宏源富康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柴艇龙说。中水供水系统在焦化企业上马。(受访者供图)位于黄河流域的灵石县是山西省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但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全县年取水量缺口达2000万立方米以上,水资源成为这里工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破解水... 5
-
11-03 16:00...还美化了景观。这是山西沿黄增绿增收的一个生动写照。从晋北干旱少雨的风沙地带,到水土流失严重的吕梁山区,近年来山西沿黄市县坚持不懈推动黄河沿岸造林绿化,让昔日的荒山荒坡逐渐披上“绿装”。偏关县是黄河入晋第一县,风大多沙,十年九旱。从1974年到2022年,当地干部群众接力义务植树,使这座晋北小县的绿化率达到40%。临县所... 1
-
-
-
本页Url:
-
2025-02-05-03:5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