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22 22:10...当地以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契机,积极争取种植业各类项目,2024年共实施玉米、大豆单产提升工程152万亩,绿色高产高效行动10万亩,耕地轮作项目149万亩,建设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示范区14个,带动全盟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2024年5月11日,农民驾驶插秧机在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的水稻田中插秧(摄影... 0
-
02-22 22:00...518首清词墨迹与百年笺纸交相辉映。日前,《彀外堂录近三百年名家词选》手稿暨笺纸展在京举办,集实物、图书与影印三类展品,创新融合典籍文物,溯源笺纸千年底蕴。彀外堂是文化学者赵珩书房的名称,他选择当代古典文学研究家龙榆生的《近三百年名家词选》为底本,用多种彩色笺纸书写了共518首清代名家词作,将词与笺纸融合,为观众带来别... 0
-
02-22 22:00...佟瑞金说:“今年是第一年采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当初听宣传感觉很有科学依据,就以试试看的心理种了500亩,目前长势非常好,丰收不成问题。玉米几乎都是双棒,大豆长得也好。”佟瑞金的朋友宝亮说:“我刚开始不相信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今天特意来看朋友种植的玉米大豆长势,真的挺好,我打算明年也采用这种模式,种1000... 0
-
02-22 22:00...码趟子、上栈子、搭屯子……为了让“地趴粮”离地“上楼”,兴安盟秉持着“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的理念,积极引导农民改变过去秋收后粗放的储粮习惯,结合当地实际,为农户量身打造科学储粮仓——“玉米楼”。“减损就是增产,兴安盟作为全区粮食主产区之一,粮食产量占全区的17%。2022年以来,兴安盟大力推广科学储粮技术,多措... 0
-
02-22 08:30...不少种粮农户多年来习惯于“地趴”式的储粮方式。每年秋收后,一些农民为了省事和节约成本,将收获的上万斤玉米棒子直接堆在院子里,等到开春前再销售。如果赶上玉米水分大、气温偏高,很容易造成玉米霉变。一些种粮大户告诉记者,“地趴粮”每年的损耗在5%以上。粮仓基础设施落后、管理不善也可能带来储粮安全隐患。2024年底,在东部某产... 0
-
11-29 23:10...多沉实!今年这产量还能‘蹿一蹿’,保底亩产2000斤肯定是没问题了。”今年,裴延东采用密植技术种了300亩的玉米。亩保苗量在6000~6500株,密植种植模式比传统平播模式产量多了近1500株。“在种植时,采用宽窄行种植,这种不等距的种植让玉米更加通风透光,也便于后续的秧苗管理;施加水肥时,水肥一体机、冲肥灌、滴灌带的... 1
-
-
11-29 11:50...吉林深加工玉米主流收购2460-2530元/吨。基本面来看,新季玉米增产,目前售粮进度未过半,后期上市压力依然较大,但当前价格偏低,农民有一定惜售心理,加之东北产区降温及基层物流受阻,市场流通量缩减,上市压力兑现有限;需求来看,目前生猪存栏仍偏高,饲料消费有韧性,但行业亏损严重,饲料需求预期悲观,影响饲料企业的建库积极... 3
-
-
-
本页Url:
-
2025-02-23-08:2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