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10 11:10...在官方表述中,中国的财政货币政策组合此前多年都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今,财政政策从“积极”变为“更加积极”,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向“适度宽松”,意味着在全球经济复苏趋缓,外部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之际,明年中国将因应形势变化,以更强有力的逆周期调节,为经济平稳增长提供支撑。此外,会议还提... 2
-
12-10 10:30...我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累计减税降费及退税金额超1.8万亿元,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积极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措施,大大激发了消费潜能,有效提高了国内需求。加强基层“三保”和重点领域保障支出。2024年中央财政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超10万亿元,有效填补基层财力缺口,兜牢了基层“三保”底... 1
-
12-10 10:20...对中国产品出口造成一些影响;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进出口也存在一些顺差,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在我们国内的市场同质化较重,缺乏市场。二是我国经济体量较大,内需在稳增长方面理应发挥主导性作用。内需主要由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两部分组成。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 0
-
12-10 02:40...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财政政策延续积极的总基调,体现了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同时增加更加二字,即更加积极,与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取向是一致的。而如何理解明年财政政策更加积极,专家表示,这意味着下阶段财政政策将继续加码,释放更多可能性。其一,赤字和专项债规模可能进一步提高,继续发... 3
-
12-10 02:10...恒生科技指数涨逾3%,恒生指数涨2%。3倍做多富时中国ETF夜盘大涨近10%,2倍做多沪深300ETF夜盘涨近8%。市场上涨的主要原因是重磅会议传来的提振人心的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听取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工作汇报,研究部署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涉及股市和楼市的... 6
-
12-04 06:30...“加力”的要求尤为引人关注。在财政政策中,“积极”本身就意味着扩张性的政策取向,为何还要强调“加力”?其内涵在于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特别是加大财政支出、政府投资等力度,通过财政政策的扩张,支持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稳定企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更大力度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从一系列部署看,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会... 0
-
-
12-04 04:10...经济下行期的财政政策应当以支出政策而非收入政策为主。从过去几年的情况可以发现,在经济下行期企业和居民信心不足的情况下,寄希望于收入端的减税降费政策来拉动经济增长,效果是有限的。减税减到了企业和居民,但是企业和居民信心不足,企业难以大幅追加投资、居民难以大幅增加消费,所以减税降费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债务增加、但经济增长有限。... 1
-
12-04 04:00...大基建包括传统基建和新基建这两部分。传统基建有三个: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能源方面的基础设施和水利方面的基础设施。新基建也包括三个:信息方面的基础设施、新能源方面的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去年这个部分的投资总量是23万亿,占GDP总量的18%,今年和明年继续保证大基建平稳进行,我不太赞成目前的提法,认为中国大基建... 1
-
11-25 15:20...随着加力实施存量政策和大力度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市场信心开始恢复,社会预期开始向上,这在股市上还是明显反映了出来。第二,国民经济运行已明显筑底,企稳向好。“从季度指标上看,这个底可能是三季度,从月度指标上看这个底是8月份,国民经济在本次循环中,筑底企稳向好在统计指标反映出来,在其他数据体现的可能更加明显”,他说。第三,... 1
-
11-19 21:10...形成了宏观层面一揽子增量政策组合中的一大“重头戏”,清晰地展现了化解全国地方隐性债务余额14.3万亿元的通盘部署和工作推进的时间表与路线图。在此前10月12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蓝佛安部长已经预告了这项政策的方向和主旨。如今,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重大决策出台,既解地方“燃眉之急”,使其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5
-
11-18 18:50...这一政策安排将极大地降低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使得地方政府或可将更多资源用于投资、消费刺激和民生改善等领域,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经济企稳回升态势。从长远来看,这对股市和债市都将带来积极影响。张永志华商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华商可转债债券基金经理华商基金张永志进一步分析,债务置换对于金融机构而言,预计会较大程度地改善其金融资产质... 6
-
11-13 18:40...并审议通过了《面向未来的世行集团》报告。会议由发展委员会主席、阿联酋财长穆罕默德·本哈迪·阿尔·侯赛尼主持,来自世行25个选区的理事代表、世行行长彭安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恩戈齐、联合国副秘书长阿明娜等出席。财政部副部长、世行中国副理事廖岷与会并发言。各方普遍支持世行成为更大、更好、更... 1
-
-
11-12 05:50...此次10万亿元直接化债资源中的4万亿元地方专项债额度转用于化债的举措系此前做法的进一步明确和续作,实质性的增量措施为总计6万亿元的新增地方债务置换限额,但本轮化债工作整体较过去更为务实和精准。“总量10万亿元的规模仍在我们预测范围的上限,可以说一定程度上超预期了。”前述债券交易人士表示,在10万亿元额度支持下,地方政府... 2
-
11-12 05:40...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政府支出直接刺激经济。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购房补贴,甚至直接入市或者借助国企央企入市等方式直接刺激房地产市场。在通货紧缩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往往受限,因为市场参与者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增加借贷和消费。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弹性下降,降低利率可能无法有效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无... 4
-
11-11 22:10...再加上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来源:C位观察)李迅雷强调,此次政策的核心在于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而非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刺激。他预计,后续还将有更多增量出台,特别是在2025年,可能会增加财政预算和额度。他提到,目前的政策重心将放在2025年,而当前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化债... 2
-
11-11 20:50...我国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以大幅降低地方政府的隐形债务总额。当前,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正两端发力,对资本市场形成中长期利好。“10万亿元的新增化债规模与市场预期相符。财政政策会通过多种传导机制影响资本市场,第一个通道就是提振投资者信心。过去几年股市表现低迷,信心不足是导致市场走弱的重要原因,财政政策的推出落地... 1
-
11-11 20:10...市场对财政政策具体的发力规模和空间仍有较大期待。此次会议不仅打出化债‘组合拳’,还介绍了下一阶段财政工作安排,起到了呵护金融市场预期的重要作用。”()宏观团队谈到。中邮证券副总裁、首席经济学家黄付生认为,中央财政发力支持内需的政策仍有空间。前期财政部记者会中提到“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资本市场对增... 10
-
11-11 18:10...但地方政府的债务期限将更加合理,债务利率将更加优化,化债压力将减轻。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贾康认为,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具有多重正面效应,在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同时,可以消解地方、银行、企业发展的困扰因素,推动形成良性发展态势,促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 6
-
-
11-11 10:40...安排6万亿元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是今年一系列增量政策的重头戏,具有多重正面效应,在化解隐性债务风险的同时,可以消解地方、银行、企业发展的困扰因素,推动形成良性发展态势,促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经过债务置换,隐性债务规模从14.3万亿元降低到2.3万亿元,基本上实现了隐性债务显性化,同时反映... 1
-
11-09 13:00...尚未出台的尽快推动出台。蓝佛安说,隐性债务置换工作,马上启动。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另一方面,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 1
-
11-08 03:20...我们商场的客流量同比增长70%,商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02%。”商场总经理桑纪永说。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财政“真金白银”保障必不可少。为此,我国明确安排3000亿元左右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支持“两新”工作。在政策拉动下,贵州部分重点消费品销量实现大幅增长。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贵州省已使用超长期... 2
-
11-03 16:00...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可以通过政府支出直接刺激经济。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购房补贴,甚至直接入市或者借助国企央企入市等方式直接刺激房地产市场。在通货紧缩环境下,货币政策的效果往往受限,因为市场参与者倾向于持有现金,而不是增加借贷和消费。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弹性下降,降低利率可能无法有效增加货币供应量,从而无... 14
-
-
-
本页Url:
-
2025-02-14-13:0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