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21 10:10...闫润坤生了一场大病,葛悦琪便辞了工作,一边照顾闫润坤,一边到火锅店帮忙。2023年5月,两人甜蜜结婚。闫润坤火锅店的生意一直不错,原本可以“躺平”的葛悦琪,却觉得年轻应该有点追求,为梦想奋斗一把。平时喜欢甜品、烘焙的她,有了开一家面包房的念头。在丈夫闫润坤的鼓励下,葛悦琪先后前往杭州、长沙、南阳等地学艺。与此同时,闫润... 0
-
01-07 21:40...而是选择柴窑烧成方式。他希望借由烧柴窑的方式做出更多创新的产品,打破大众对铜官窑的刻板印象。如今的他,带领着“泥人刘”这个品牌不断融合创新,输出更多年轻且兼具艺术性的产品,让传承之路走得更远、更长。“玩泥巴”长大的孩子“我是玩泥巴长大的。”回忆儿时的场景,刘嘉豪称自己是在泥巴堆里长大的。刘嘉豪出生在陶艺世家,曾祖父是工... 2
-
09-03 18:20...鋬由肩部上翘至壶口高度后,内翻下垂后再平折,与壶颈黏接。游客中不少人还去了耀州窑唐宋遗址参观,大家对耀州窑瓷器的演变很感兴趣。李清霞告诉大家,耀州窑自唐代开始烧制瓷器,这一时期的瓷器以黑釉、白釉、茶叶末釉以及花釉为主。中晚唐时期,耀州窑开始转为烧制青瓷。发展到五代,耀州窑青瓷烧造已经到达第一个高峰。可惜的是,五代时期耀... 4
-
07-18 21:10...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徐家窑复烧开窑,涵盖郎红、花釉、青花、茶叶末等品类的6000多件瓷器,从泥到器,浴火重生。当炉口窑门洞开,整窑匣钵鳞次栉比,排列齐整有序。每开一路瓷器,徐家窑的网络直播间便掀起一阵“热浪”。“这不仅是一座窑的重新点燃,更是我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和柴窑打了大半辈子交... 3
-
07-09 10:20...600多年御窑史……古老,是景德镇的姿态。抟泥成器、范土为窑、瓷上作画……数百年前,产自波斯地区的矿物质钴料——苏麻离青,沿着古丝绸之路来到景德镇,与陶瓷“碰撞”下,元青花的诞生惊艳了时光。及至明清,斗彩瓷、五彩瓷、珐琅彩瓷、粉彩瓷等众多彩瓷成功创烧。革新,亦是景德镇的风貌,如千年窑火般延续至今。今年6月,景德镇保留最... 0
-
07-05 22:00...步入陶阳里,龙珠阁、御窑博物馆、明清窑作群等一一展现在眼前。里弄民居、会馆瓷行、窑作群落,构成一个陶瓷的世界,千年文化遗存得以复活,千年瓷都的城市个性得以保留。游客在陶阳里历史文化街区游玩。新华社记者隋尚君摄始建于明朝末年的徐家窑,是景德镇保留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柴窑遗址,也成为许多游客打卡陶阳里的第一站。今年6月,... 1
-
-
06-07 22:30...国家电网公司共参与了三个主题的展览活动,分别是能源转型、节能增效和低碳服务。2021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发布了国内首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积极服务“双碳”目标。在国家电网低碳服务展区内陈列的智慧碳中和示范园区沙盘,展示了国网上海电力构建的以“源、网、荷、储”为核心的零碳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包括光伏发电子系统、风力... 5
-
02-21 18:50...胡明在家乡虹桥镇找到了修炼古老柴窑烧制技艺的四要素,幕阜山丰富的松木燃料以及本土泥料阜山紫金,提供了柴窑烧制所需资源。同时,家人的支持、师父的指导以及当地政府的倾力相助,使他能心无旁骛学技艺,专心致志制陶。因此,10年前从景德镇陶瓷大学毕业时,受师父李亮东所邀,胡明义无反顾回到虹桥镇,一头扎进深山,靠着租的几间民房,潜... 1
-
02-07 02:20...将乐以邑在将溪之阳,土沃民乐而得名,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年)置县,唐宋以后,制瓷业迅速发展,遍布多个乡镇,生产的陶瓷种类有青瓷、青白瓷、酱釉瓷等,品种齐全,质地优良,自成一派,得名将乐窑。1986年出生的陈振云,2008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工作,2013年毅然放弃厦门的工作,回家与父亲陈克余一同经营陶瓷厂。自清朝迄今... 3
-
02-01 06:10...十余位陶瓷爱好者正在将做好的作品一层层摆进窑内。据介绍,这座窑是由陈志雄老师在2023年8月刚建起的,去年9月刚烧出第一窑,这样的一座小型柴窑一次最多能烧出作品120个左右,在烧的过程中柴窑的温度最高可达到1300度。柴烧不仅是燃烧薪柴,更是人与窑的对话,火与土的共舞,是运用最原始自然的方式结合而成的美丽作品。今天开始... 3
-
-
-
本页Url:
-
2025-02-22-16:0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