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31 05:50...2025年水利厅围绕自治区“稳增长促发展攻坚年”行动部署,全力推进黄河宁夏段河道治理、贺兰山东麓防洪治理、七星渠现代化改造、红寺堡扬水支干渠支泵站改造、“互联网+城乡供水”等续建项目建成达效。推动青铜峡灌区现代化改造工程开工建设。实施苋麻河、张湾等5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水雨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建设,中宁喊叫水中型... 0
-
01-29 18:50...”“销路咋样啊,这些货都发到哪儿?”记者问。“福建、上海、贵州……好多地方!不少人喜欢呢,买来当年货。”石凤苗笑着答,“这不,光是黄花菜,今个就已经打包发走1200多份啦!”石凤苗是西南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大三学生。每到寒暑假,她总会回到家乡,帮家里干干农活、忙忙营生。红寺堡是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开发... 0
-
01-28 15:40...一年一亩地还有700元的流转费。”谈及发展黄花菜产业给当地群众带来的好处,柳泉缘(吴忠市红寺堡区)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苗军掰着手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一些村民在自家地里也开始试种黄花菜,由合作社为他们提供全程技术指导。“不愁种,也不愁卖。”周玉春说。“前段时间国外客商主动联系我们购买干黄花菜,... 0
-
01-25 14:50...更好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这是6月8日下午,习近平在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同回族村民刘克瑞一家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谢环驰摄离开村子时,村民们纷纷赶到村口,欢送总书记。习近平向大家挥手致意,祝愿乡亲们生活幸福。这是6月8日下午... 7
-
01-20 05:10...红寺堡区开展“过年有戏”迎新春秦腔展演活动,邀请秦腔剧团每天演出两场,吸引当地和周边县区数万名群众前来观看,点燃了新春第一波文化热浪。众多短视频记录下了剧团露天演出的震撼场面:高潮时,台上演员台下观众齐声唱合;动人处,演员和观众都流下了热泪。红寺堡区“过年有戏”迎新春秦腔展演活动现场。新华社发“看戏的人根本感觉不到冷。... 0
-
12-01 14:30...让货车司机的漂泊路上有了“家”。近日,走进红寺堡区“司机之家”,整洁的环境、完善的设施让人眼前一亮,电视机、微波炉、按摩椅、应急药箱等一应俱全。货车司机孙天军常年往返宁夏和新疆两地。往常,他在路边店住宿,价格贵不说,还不好停车,自从红寺堡区“司机之家”投入使用,他成了这里的常客。孙天军说:“昨天晚上是在红寺堡区物流园住... 0
-
-
12-01 01:30...生活幸福红寺堡区罗山社区民乐艺术团的老年人在排练节目。环境优美俯瞰红寺堡区。环境优美红寺堡区永新村村貌。环境优美弘德村村口广场上,家长接刚放学的孩子回家。本版图片均为记者张武军摄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全国最大的单体易地搬迁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居住着从西海固大山里搬出来的群众。“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曾被联合国称... 1
-
11-09 01:50...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的300亩苹果迎来丰收季,村民们忙着分拣包装,一片繁忙的景象。近年来,红寺堡镇弘德村立足当地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自然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苹果种植,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新华社记者杨植森摄这是11月3日拍摄的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的一处苹果种植基地(无人机照... 2
-
10-15 02:10...明年可以对外开放,这样我们借势全市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不断拓展延伸文旅产业空间,提升贺兰山葡萄酒品牌认知度,把贺兰山东麓打造成葡萄酒旅行度假胜地。”维加妮酒庄负责人张毅说。前不久,位于青铜峡市鸽子山葡萄酒文旅小镇的王朝天夏酒庄(一期)项目正式竣工投产,这也标志着鸽子山葡萄酒文旅小镇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成为宁夏打造世界级葡萄... 6
-
10-11 21:20...幼年时,徐海侠的父亲嗜赌成性,母亲在35岁那年毅然选择和父亲离婚,带着儿女艰难度日。“我的母亲特别好强。”在徐海侠的记忆里,自强是母亲常说的词。“她总是告诉我们,要想不被别人看不起,必须靠自己的双手。”这句话如同烙印一般,深深镌刻在徐海侠心中。在母亲的影响下,徐海侠兄弟姐妹四人从小就学会了自立自强,经常卖废品、做手工补... 2
-
09-27 18:40...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传媒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中传师生和学校建设发展的深切关怀,我们备受鼓舞,深感责任重大。”中国传媒大学党委书记廖祥忠说,70年来学校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同频,培养造就了一批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我们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努力... 2
-
09-03 01:20...如今环境越变越好。”张蕊说,她看到沙地变成了绿洲,曾经贫瘠的土地长出了枸杞、玉米和葡萄。宁夏红寺堡区罗山中学高一学生凌晨5时许开启“行走的思政课”。新华社发作为“移民二代”的何媛通过这次“行走的思政课”,了解了老一辈移民开垦土地、新建家园的艰难。“高中学习任务重,我更要传承这种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好好学习,将来做... 5
-
-
08-31 18:30...如今环境越变越好。”张蕊说,她看到沙地变成了绿洲,曾经贫瘠的土地长出了枸杞、玉米和葡萄。作为“移民二代”的何媛通过这次“行走的思政课”,了解了老一辈移民开垦土地、新建家园的艰难。“高中学习任务重,我更要传承这种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说。罗山中学副校长马建鹏告诉记者,学校在保障... 0
-
08-31 00:40...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林草局林草服务中心主任田育蓉向记者介绍,政府为梁耀斌的公司免费划拨配套了10亩建设用地,用来给企业建设桃产业发展所必需的林业辅助设施、包装车间、停车场等,方便种植加工一体化。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河水村大步向前走在致富路上。桃林的经济收益归企业所有,企业每年向村集体支付每亩530元的... 5
-
08-31 00:30...将西海固123万贫困群众,从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高山干旱区,搬迁到地势平坦、靠近黄河的地区。2012年,刘双斌一家5口作为生态移民,搬到了红寺堡区。那一天我正在地里帮父母割麦子,村里通知要搬迁了。刘双斌说,当时不知道红寺堡是个什么样子,只是听早先搬迁过去的人说,那里地都是平平的,没有山路。政府给每户移民分配了一间新盖的... 1
-
11-07 10:40...现在一天就能收五六十亩地,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都得益于国际农发基金项目的支持。”吴忠市红寺堡区天生地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禹古巴说,随着合作社的发展,农业机械化作业面积逐渐扩大,农业机具根本不够用。国际农发基金项目解决了合作社的资金问题,为合作社购买了3台大型农机具,现在从玉米收割、秸秆收集打捆、土地深翻及平整这一套下... 1
-
11-03 12:50...之后宁夏对工程进行更新改造。固海扬水工程运行47年来,为宁夏南部山区群众引来了黄河水。目前,宁夏中南部3市6县(区)共16个乡镇受益,灌溉面积161.79万亩,有效缓解了中南部地区严重缺水的问题。据了解,红寺堡扬水工程、固海扬水工程和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被称为宁夏三大扶贫扬黄工程。记者在红寺堡扬水管理处红三泵站采访时,... 4
-
10-08 19:50...红寺堡区已种植酿酒葡萄10.8万亩,建成酒庄22家,年产葡萄酒1500余万瓶,培育形成了红漠、千红裕、戈蕊红等40多个品牌。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陈自军表示,红寺堡产区具有四大特色,一是位于葡萄酒黄金酿酒区位;二是技术领先,创造了葡萄酒酿造的宁夏模式;三是匠心酿造,宁夏拥有一流的葡萄品种,先进的酿造设... 5
-
-
10-04 20:40...还涉及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牵头或配合落实的34个文件185项任务,农业农村系统要强化思想认识,共同扛起做好农业领域生态环保工作的重大责任,持续推动全会部署和系列文件落地落实。9月27日,吴忠市红寺堡区委常委会召开会议,传达学习自治区党委十三届五次全会精神,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要求,要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和... 1
-
06-30 23:30...灌好水对于稳产增收十分关键。对此,管理处和新庄集一泵站干部职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立即组织水管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调整优化供水方案,从并不富余的“水指标”中调剂出一份,为该村小麦灌完四水。红寺堡扬水灌区种植了4.3万亩小麦,6月11日开始,玉米头水和小麦灌浆水重叠。灌溉调度科科长吴建林告诉记者,今年黄河来水偏枯、... 5
-
06-28 13:20...随着保鲜、运输和互联网等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宁夏枸杞鲜果通过冷链运输销售至全国及海外多地,枸杞鲜果销售已成为宁夏枸杞产业新的增长点。新华社记者王鹏摄6月15日,采摘工在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百瑞源枸杞种植基地采摘枸杞(无人机照片)。近日,宁夏红寺堡、中宁等地头茬枸杞进入采摘收获季。近年来,随着保鲜、运输和互联网等各方面技术的... 5
-
06-28 11:30...其中就有罗山西麓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近年来,吴忠市红寺堡区整合项目资金4.5亿元,在罗山西麓打造“杏花岭”“桃花湾”“酸枣沟”等品牌林地,沿罗山大道营造27.5公里的生态防护林……让罗山脚下披红挂绿,令人流连忘返。在关口移民旧址西面,就是占地560亩的“杏花岭”,杏树都长到了一人多高,从岭上一直蔓延到岭下。红寺堡区林业和... 6
-
-
-
本页Url:
-
2025-02-01-08:23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