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1 01:00...第一次于1958-1960年进行,主要目标是摸清我国耕地土壤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农民改土用土的经验。第二次于1979-1984年开展,重点关注土壤肥力,查清了当时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等基本性状。针对此次土壤三普的特点,吴文斌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是设计新。吴文斌指出,土壤三普的设计创新体现在六个结合和六个统一上,即... 4
-
01-18 06:10...标志着黑龙江省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阶段工作全面告捷。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全面铺开阶段(2023、2024年)国家下达黑龙江省普查任务样点共计283145个(含北大荒52774个),占全国土壤普查总体任务的10.4%,是全国普查任务样点最多省份。黑龙江省上下坚持目标导向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坚持结果导向不松懈,... 5
-
01-11 06:40...全长1777.8米。在两岸居民看来,风光秀丽、水波潋滟的运河沿岸是赏景休闲的好去处,然而岸边碎石和植被中潜藏的风险,泥泞的小路、甚至堆积的落叶都能让人不经意间“打个出溜”,对于文物普查队队员们来说是考验。高低错落的河岸时常让人“一脚泥一脚水”。队员们互相提醒注意脚下,及时交流前方“路况”。参与河边勘测的队员是“老带新”... 0
-
01-01 14:00...推动印发《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耕地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完善占补平衡的意见》《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关于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的通知》,指导各地坚决稳住耕地数量,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完善补充耕地质量验收机制。二是健全配套制度。牵头起草《补充耕地质量验收办法》,指导各地严守农业生产符合性评价和耕地质量等级评价“两个... 0
-
12-31 21:30...垦利区凭借其独特的生态资源代表性与区域典型性,入选全国5个国家级试点县之一。自2024年5月普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垦利区上下一心,全力以赴投入其中。为确保工作顺利推进,垦利区积极筑牢组织保障,成立了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并建立多方联席会议制度,涵盖东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0
-
12-31 15:30...挖掘起来非常困难。此外,黑龙江省林地点位相对也较多,特别是大兴安岭地区,只能背着仪器徒步进山,增加了采样难度。省黑土保护利用研究院院长孙磊介绍,有些样点布在山区、林草地、自然湿地以及河套地等,环境复杂,交通非常不便。采样过程中还经常会遇到极端天气,导致采样计划延迟或中断。“我们采样队基本就是在和时间赛跑,克服一切困难保... 12
-
-
12-26 17:20...我国已经成功组织并完成了两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第一次于1958-1960年进行,主要目标是摸清我国耕地土壤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农民改土用土的经验。第二次于1979-1984年开展,重点关注土壤肥力,查清了当时我国土壤资源的类型、数量、分布等基本性状。针对此次土壤三普的特点,吴文斌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是设计新。吴文斌指出,土... 1
-
12-10 09:50...依托长期扎根工程一线积累的实践经验,合理安排采样路线,因地制宜地制定采样计划,到达样点后快速按照预先分工配合领队开展工作,工作模式的创新为高效开展剖面调查与采样工作做出了积极探索。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练就真本领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剖面调查与采样工作作为一项需要多人合作的任务,领队需要合理安排工作任务,在拥有... 0
-
12-10 09:00...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在石家庄市举办外业剖面调查质量整改提升培训班。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四地质大队、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物测队、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技术负责人、技术骨干和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等有关人员共20余人参加了培训。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蔡淑红出席会议,对四家剖面作业单位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河北省29... 0
-
12-09 19:20...包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3个监测单元,涉及全省5个市(州)17个县(区),监测面积为284234公顷。监测任务主要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承担完成,已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第一轮外业监测,布设了240台红外相机,完成了100条监测样线,正在开展第二轮外业监测。据初步统计,本次监测已发现陆生野生动物近200... 0
-
12-09 02:10...第一次普查于1958—1960年开展,第二次普查于1979—1984年开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的利用结构和耕地的利用方式跟40年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亟须掌握当前土壤质量的状况,为土壤科学利用、改良培肥、保护管理等提供基础支撑,为经济社会生态建设重大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6
-
12-05 19:40...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3万多家单位40多万名普查工作者,深入2860个县采集样点287.2万个,采集样品311万份,如期圆满完成外业调查采样工作。据了解,土壤普查是对土壤形成条件、土壤类型、土壤质量、土壤利用及其潜力的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于2022年正式启动,计划用4年时间,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农用地... 1
-
-
12-05 18:20...计划用四年的时间完成。农业农村部会同各地各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全力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普查试点,推动各地加快普查调查采样和测试化验,推动相关专题调查,构建土壤资源库等。杨鹏介绍,农业农村部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择优选定工作基础好、积极性高的88个典型县开展试点,并选定了8个省份开展省... 1
-
12-05 12:30...是严守耕地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开展过两次全国土壤普查,第一次普查于1958-1960年开展,第二次普查于1979-1984年。两次普查为我国相关资源调查、评价和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0
-
11-29 10:20...仅靠传统的全站仪定点定位,很难得到这些文物的精准数据。重庆市万州区因地制宜,在普查实践中摸索出“底数资料结合数字测绘成果”“人工打点结合低空摄影测量”“数字正射影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外业调查结合内业录入”的“四个结合”工作法。文物普查不只是文物保护中心的事,需要多个部门的通力合作。湖北省将省、市、县的文物普查工作进行... 3
-
11-27 21:40...监测范围是上述物种主要分布区,包括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3个监测单元,涉及全省5个市(州)17个县(区),监测面积为284234公顷。监测任务主要由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承担完成,已于2024年1月正式启动,目前已完成第一轮外业监测,布设了240台红外相机,完成了100条监测样线,正在开展第二轮外业监测。据初步统计,本次... 0
-
11-18 06:30...在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阿拉善盟文物保护研究中心指导下开展实地调查、航拍航测、数据采集、资料整理等工作,总结分析文物普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就标本采集、收集资料、研究分析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选定黑城遗址周边进行外业试点调查工作,同时积极推动文物普查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并拨付到位30万元,为文物普查工... 1
-
11-17 22:40...淄博市将为本次大赛提供良好比赛环境,全力做好大赛服务保障。同时,认真学习兄弟市先进经验做法,扎实做好水文测报主责主业,全面提升水文专业化技术水平、精准化服务水平、科学化管理水平,为全省水文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淄博力量”。于福春指出,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举办第十届山东省水文勘测技能大赛,强化全省水文勘测... 2
-
-
10-27 19:50...10月21日至10月25日,从理论内业到外业实践,设置了无人机测流、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测流、缆道测流、雨量水位监测、水质检测和泥沙采样、水文测量等项目。这些项目不仅仅是技术的展示,更是防汛大考中,水文人必须具备的看家本领。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加入了一个全新的外业实践项目——无人机测流。这一项目主要考察选... 9
-
09-16 22:50...会议听取了勘察设计单位的定测详勘外业工作汇报和设计咨询单位的咨询工作汇报,并审阅了外业资料及内业成果,对路线、路基路面、桥梁、互通立交等设计方案进行了细致的审查、讨论,一致同意通过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汉南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定测详勘外业验收。此次定测、详勘验收会议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汉南长江大桥及接线工程项... 3
-
08-29 10:40...1979年开展的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距今已有40余年,为全面掌握当前国家土地资源情况,国务院决定在2023至2025年期间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重点对耕地、园地、林地、草地等约110亿亩农用地和部分未利用地土壤开展一次“全面体检”,为土壤培肥改良、农业生产、增产增收等提供重要依据。对此,马鞍山市成立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 5
-
08-25 16:30...一支铁路勘察班组正扛着勘测设备,沿着佳(佳木斯)抚(抚远)铁路线前行,对这条铁路进行勘察和测量作业。这支勘察班组成员来自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由10名平均年龄为23岁的铁路设计师组成,主要负责这条铁路既有线定测阶段的测量、路基状态检测与调查等勘察与设计作业。自7月中旬以来,这些青年铁路设计师每天平均需要徒步10公里、进行... 3
-
-
-
本页Url:
-
2025-02-10-06:3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