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12 07:20...近年来,中心在超高产杂交水稻、第三代杂交水稻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努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实验室里的新品种,只有农民种出来才算数。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种业国家队”发挥商业化育种和测试体系优势,帮助优质食味杂交稻更快地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端上餐桌。“我们在产业端发挥优势,与科研端共同发力,推动现有品种在高产基础上向... 0
-
02-07 12:30...还能将液体肥料混合在水里一起浇到地里,省了不少人力。”申继锋说,每亩每年能节省约60元,加上品种改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亩小麦的产量比以前增加200到300斤。信息化时代,掌握气象信息、土壤墒情、病害虫情等重要农业生产信息,对耕作丰收至关重要。放眼望去,平原示范区的田间地头竖起一根根长杆,上面挂载着太阳能电池板、高清摄... 0
-
01-05 02:10...河南始终致力于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种业科技创新中心、现代粮食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农业对外合作交流中心。走进中原农谷,其科技成果展厅入口处是一片金灿灿的小麦。“这是新乡市农科院选育的品种——‘新麦58’,‘田里有长相,实里有卖相,实打产量高’是老百姓对它的评价。”新乡市农业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程... 3
-
12-31 08:20...我们的生产线整体采用U型布局、流水线作业形式,总共有4条装配线及2条涂装线,应用了许多国内行业领先的装配工艺、制造技术,实现了行业领先、国内一流的产品质量控制水平。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苏文生告诉记者。农机装备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柱。作为国内领先的农机装备制造服务企业,近年来,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聚焦打造农机... 1
-
12-27 12:30...“‘普冰03’是利用远缘杂交技术,将野生近缘植物冰草中的高产、抗病、抗逆基因导入小麦形成的新品种。相较普通小麦品种,有高抗病性和抗寒性。”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锦鹏介绍。目前,“普冰03”已在中原农谷推广种植,开启市场化推广的后半篇文章。通过产学研的高效对接,创新力不断转化为生产力。科技与产业的快速发展,... 1
-
11-27 08:10...无论是食品加工企业所用的配料、医药化工企业所需的原材料,还是建筑行业产生的垃圾,都要经过一台台振动机械设备进行筛分处理。2012年,高服公司与清华大学物理研究院联合开发的核原料专用筛,筛分精度达到99.56%,实现了零破碎,替代进口设备填补了国内空白。在数字产业化转型升级方面,利用一站式“SaaS化服务+个性定制服务”... 1
-
-
11-22 20:10...由中原农谷管委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河南农业大学主办的2024中原农谷国际种业大会在河南郑州举行。本届大会汇聚国际、国内种业领域20余名国际顶级专家、10余名院士、50余名国内专家学者,围绕粮食、畜禽、蔬菜、瓜果、苗木等领域,聚焦种业全产业链,定位世界种业前沿,搭建国际一流的种业交流合作平台,凝聚国内... 7
-
11-19 20:30...已被列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山西农谷智慧冷链物流园位于晋中国家农高区,与山西省农产品国际交易中心相邻,紧靠省会太原。大西、太郑高铁、太长、太原南二环高速、太太路等均途经于此。该项目总建筑面积142144.37平方米,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建筑面积77041.7平方米,包括冷链仓储中心、共享加工中心及智慧供应链数据中心3... 1
-
09-27 20:40...要用好河南省海量数据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在农业领域推出一批人工智能垂直大模型,以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全域转型发展。在中原农谷科技孵化中心,楼阳生了解省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国家家养动物种质资源库河南分库等建设情况,强调要建强公共研发平台,优化机制、完善服务,健全体系、形成生态,实现科技资源开放共享、高效利用。楼阳生来到平原实... 6
-
09-22 19:40...河南着力打造“两城一谷”“三足鼎立”科技创新大格局。2023年底,中原科技城在全国348个同类科技城中的排名上升到第19位,前移了12个位次。中原医学科学城建成了10个临床研究所,落地转化了85个高科技项目。中原农谷入驻了省级以上科研平台53家、种业企业76家。“三足鼎力”创新格局已全面成势。河南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 1
-
08-02 09:50...灌溉、排水、交通都方便了很多,其中100多亩地里还安装了平移式自动喷灌机,在手机上就能操作,不仅灌溉节水,还能将液体肥料混合在水里一起浇到地里,省了不少人力。”申继锋说,每亩每年能节省约60元,加上品种改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亩小麦的产量比以前增加200到300斤。这是河南省新乡市平原示范区高标准农田六情预警监测站内的... 3
-
07-31 23:50...其中100多亩地里还安装了平移式自动喷灌机,在手机上就能操作,不仅灌溉节水,还能将液体肥料混合在水里一起浇到地里,省了不少人力。”申继锋说,每亩每年能节省约60元,加上品种改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每亩小麦的产量比以前增加200到300斤。信息化时代,掌握气象信息、土壤墒情、病害虫情等重要农业生产信息,对耕作丰收至关重要。... 1
-
-
07-29 18:20...以种业创新为主。围绕种子、种苗和种畜等集聚国内一流的种业创新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和种业企业。瞄准世界前沿,开展粮食种质适应性、加工特性与营养功能系统化研究,加快现代种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编辑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大力发展食品加工、冷链物流、关联服务等产业,推动谷城院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农业科技原始创新高... 2
-
07-10 16:20...20多年前,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刘庆峰毕业后带领十几位年轻人创办科大讯飞,凭着“中国语音产业要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的信念,一头扎进语音技术开发中。如今,以科大讯飞为“头雁”,2000余家企业在中国声谷扎根,形成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平台支撑到产业发展与应用的语音及人工智能产业链。江西赣州有“稀土王国”的美誉,过去长期... 1
-
07-09 12:00...国网新乡供电公司按照一级重要电力用户标准为其量身配置供电方案,新建10千伏育种中心开关站1座,加快形成以110千伏稻香变、110千伏农科变双电源点供电的可靠网架,实现“检修零感知,故障不停电”。到2025年,中原农谷“一核三区”范围内,均拥有2座及以上220千伏变电站,形成“东西两核、三横两纵”的电网格局。走进中原农谷... 1
-
07-09 11:00...”在中国声谷体验中心,用户只需对着一款鼠标发出语音指令,一份内容翔实、表达简练的简历随即生成。20多年前,中国科技大学博士刘庆峰毕业后带领十几位年轻人创办科大讯飞,凭着“中国语音产业要掌握在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中”的信念,一头扎进语音技术开发中。如今,以科大讯飞为“头雁”,2000余家企业在中国声谷扎根,形成从基础研究、技... 3
-
07-06 12:50...延伸开发农副系列产品。红运农谷指的是休闲农业,以贯穿村域的红门川河为核心,建设一廊两园。为什么叫红运?郑忠义微微一笑,回忆起刚来村里的情景:其实成为第一书记前,我曾来过河下村。那是2021年夏天,首发集团与河下村开展党建共建,组织支部党员到河下村开展党日活动。当时对这里印象很好,老支书给我们讲了村子里的不少红色故事。距... 1
-
11-12 17:50...将实现转基因与全基因组选择、基因组编辑、合成生物学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融合,同时衍生出大幅提高育种效率的各种新技术、新方法。经过多年发展,我国种业科技水平稳步提升,种业创新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从育种技术看,发达国家已进入种业4.0时代,我国尚处于以杂交选育和分子技术辅助选育为主的2.0到3.0阶段。”张... 6
-
-
10-21 16:10...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神农”育百种。2021年9月23日,神农种业实验室揭牌成立。为让国人饭碗中装上更多河南粮,实现中国种业自主创新,河南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现在主要是针对影响小麦品质的多个因素进行研究,培育优质、高产及营养健康的小麦品种。”神农种业实验室小麦科研团队副研究员侯锦娜介绍道,“我们的研究就是致力于不仅要... 4
-
10-02 01:50...每次我和老伴儿都要拉着水带在田间忙活半小时才能浇上水,高峰期还需要排队等井。”王运广高兴地说,“现在地头机井插电就能浇水,电价还便宜一半。”去年4月,省政府印发《“中原农谷”建设方案》,实施“一核三区”发展战略,建设国家级、国际化农业创新高地。新乡市借势发力,规划建设百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计划新打和修复配套机井121... 3
-
09-12 07:30...系统编制全域乡村振兴规划,整合涉农资金19亿元,支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撬动资本要素流向乡村。近年来,江夏区粮油、水产、蔬菜、畜禽、茶叶、水果、莲藕、种业、休闲农业等九大特色产业链不断增强;湖北金林原种畜牧有限公司、武汉金龙畜禽有限责任公司、武汉中粮肉食品有限公司、武汉梁子湖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汇聚;积极... 3
-
09-04 21:20...同时新乡还有着南太行的壮美风景,山水相依,让新乡文旅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新乡平原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岳永鹏表示,希望依托黄河文化旅游度假区,不断丰富旅游产品和线路,进一步提升平原示范区的旅游品牌享誉度,增强影响力和吸引力,让外地的朋友们更好了解平原、喜爱平原,更好更快地推动平原示范区旅游产业发展。据了解,2023环中国... 4
-
-
-
本页Url:
-
2025-02-12-12:51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