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6 21:20...男子落水的位置在江心。如果不是“白龙马”,单靠人力游过去施救,很可能会发生体力不支的状况,能否救援成功都是未知数。依立拜骑着白马跃入江中,来到落水男子身边,使出马背上叼羊的本领,抓着男子左手手臂。白马掉头朝岸边游去。约3分钟后,离岸边约50米的男子被救上岸。从这可以看到,“白龙马”在救人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依立拜说救人... 0
-
02-06 21:20...高悬的“中国文学第一正脉”匾牌在日光下熠熠生辉,让每一位到访者都不禁驻足停留,景仰之情涌上心头。“康乐,大夫!生日,来兮。天,不可上兮,上有,云程万里;归来,归来,康乐兮……”上午8时18分,在众人的齐声吟诵中,屈原拜寿仪式庄严开始。嘉宾游客、文化学者、屈氏后裔以及周边村落的代表们身着传统服饰,整齐列队,眼神中包含着对... 0
-
10-24 17:40...不得不说起一人,那就是海南省五指山市黎族竹木器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黄海林,如今她已在黎族竹木器乐领域取得不小成绩,她把黎族竹木器乐的文化魅力充分地向世人展示了出来。黄海林。受访者供图当年轻姑娘结缘古老乐器在五指山的绿水青山间长大的黄海林,自幼时就沉醉于鼻箫的悠扬旋律。村里的老人们将一支古朴的竹木乐器置于唇鼻处,鼻翼鼓... 7
-
09-09 02:50...图为张舫澜老师介绍其藏书。解姝玥供图据张舫澜介绍,在他与其他芦墟山歌爱好者的共同采集和整理下,《五姑娘》山歌问世,掀起了修复、研究传统芦墟山歌文化的热潮。2004年,张舫澜参与出版了118万字的《中国·芦墟山歌集》。2014年,在他的带领下,96万字的《中国·芦墟山歌续集》问世。时至今日,张舫澜仍致力于芦墟山歌资料的搜... 2
-
07-01 15:40...一次偶然机会听到了一首古琴曲,便念念不忘,并且一直收集古琴方面的资料,终于在2009年从事古琴制作工作,直至今日。他研斫古琴15年来,以其“拙力”“拙心”“拙愿”,与古琴对话、向内求索,让发自远古的天籁,遇见当下的知音。图为:王海军在作坊里制作古琴“古琴制作要经过100余道工序,主要分两大步骤,一是做木胚,二是做漆。细... 1
-
03-22 21:40...”“裳”是古人穿在下身的衣物,上衣下裳,“裳”类似于现在的裙子,“黄裳”,即一条黄色的裙子。试想,一件色泽鲜亮、华贵艳丽的服饰呈现在眼前,自然给人一种吉祥、美好的感觉,所以断辞说:“元吉。”“元吉”就是大吉。此类卦爻辞,《周易》多见,毋庸求之过深。押韵性《周易》卦爻辞有相当一部分属于韵语,但由于古今语音的变化,用普通话... 1
-
-
12-08 13:40...民歌确实“土”,这里的“土”指的是本土与地方特色。一方山水孕育出一方民歌,一方民歌承载着一方文化。青海花儿、陕北信天游、川江号子、侗族大歌、壮族嘹歌、蒙古族呼麦……每种民歌都与当地的山、水、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血脉联系,而且已经成为当地的地域文化符号。音乐家舒曼曾说:“要留神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宝库,它们会... 0
-
-
-
本页Url:
-
2025-02-07-13:2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