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2-07 18:50...今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均实现增产,其中玉米产量增加较多,比上年增加238亿斤,使得玉米供需形势持续好转,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玉米产量大幅增加,而大豆产量比上年减少64亿斤,下降幅度达16.4%。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玉米与大豆争地的必然结果。去年以来,在玉米价格大幅上涨的刺激下,农民... 0
-
02-07 18:40...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基层党政机关急农民之所急,把院子、道路等平整场地开放给附近农民晒粮,缓解晒粮难,赢得一片叫好声。这些暖心之举,犹如在基层党政机关和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密切了干群关系,诠释了党政机关为民爱民的责任担当。农民手持农具走进机关大院翻晒小麦的画面,也注定会成为今年夏收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从另一个角度看... 0
-
02-07 18:40...纯粹是子虚乌有。进一步看,虽然我国进口一定数量的粮食,但并没有掌握第一手粮源,而是主要从国际四大粮商采购二手粮源。我国在全球粮食贸易中并无足够的话语权,也没有掌握粮食定价权。2020年以来的全球粮食价格上涨,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极端天气频发、全球流动性过剩、国际资本炒作等各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中国作为粮食采购... 0
-
02-07 18:40...一些面粉加工企业去年建库较多,甚至个别面粉企业也在销售小麦。从进口看,受成本优势影响,今年1月至3月我国累计进口小麦292万吨,有助于调剂国内余缺。从新麦看,湖北小麦已经开始收割,局部地区新麦零星上市。市场素来“喜新厌旧”,随着新麦大量上市,新、陈小麦会加速接轨。再看存储。在新麦上市之前,中储粮和地方储备库正在加大储备... 0
-
02-07 18:40...国内粮价大幅波动给相关产业和农民带来了生产经营风险,玉米、大豆等饲料粮短缺成为我国粮食安全的短板和痛点。正因如此,今年我国首次把粮食产量纳入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力争全年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夏粮丰收,为今年我国粮食生产迎来“开门红”,为实现全年粮食稳产增产目标夯实基础,为粮食保供稳价增强了信心。夏粮产量在我国粮... 0
-
02-07 18:40...不仅会造成短期粮食价格大幅波动,还会影响长期的粮食产业布局,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全球性粮食危机。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是粮食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麦、燕麦、葵花籽、油菜籽,在世界粮食贸易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俄罗斯是世界小麦出口国,乌克兰是世界小麦出口国、玉米出口国和葵花籽油重要出口国,有着“欧洲粮... 0
-
-
02-07 18:40...其中,小麦产量2691亿斤,比2022年减少24.5亿斤,下降0.9%。夏粮产量稳中略减,但仍居历史第二高位,实现了丰收。夏粮丰收为稳定全年粮食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细究夏粮减产的原因,是单产小幅下降造成的。今年,在国家加强耕地保护和用途管制、... 0
-
02-07 18:40...当主产区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水平时,就会启动托市收购,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今年夏粮收购期间,小麦和早籼稻市场行情好,市场收购价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主产区均未启动托市收购,这在近年来还是首次。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预计,今年秋粮收购期间大部分地区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预案的可能性不大。当然,不排除个别主产市县因... 0
-
02-07 18:40...让很多人意外的是,目前玉米价格已经捅破了小麦价格“天花板”,带动小麦价格一起上涨,形成玉米、小麦、稻谷价格联动上涨局面。为了缓解玉米供需趋紧的问题,有关部门持续投放国家政策性小麦,去年在秋粮收购季节重启国家政策性稻谷竞价销售。玉米价格上涨进一步刺激替代需求,饲料企业考虑到小麦与玉米的性价比,更愿意用小麦替代玉米做饲料,... 0
-
02-07 18:40...当前正值夏粮收获的关键时期,多省连续阴雨天气,导致部分地区小麦发芽霉变,农民争分夺秒忙着抢收,尽量减少损失,确保夏粮颗粒归仓。然而,一群衣着光鲜的网红把麦田作为秀场,扎堆直播,意在使人们更直观地了解小麦收割的景象,了解农民种地的辛苦。但不能忽视的是,一些网红为了博取流量,不惜把农民遭受自然灾害作为赚取流量的噱头,此类行... 0
-
02-07 18:40...今年国内粮价基本上处于高位运行态势,在夏粮收购期间,小麦和早籼稻价格持续维持高位,主产区没有启动小麦和早籼稻托市收购。然而,进入秋粮收购旺季后,小麦、稻谷和玉米三大主粮价格走势出现分化,小麦、玉米价格在高位震荡,中晚稻由于大量集中上市,价格有所下降。为了切实保护种粮农民收益,江西、湖南、湖北、黑龙江等水稻主产区陆续启动... 0
-
02-07 18:40...再加上美国的胁迫,国际粮商不得不缩减其在俄罗斯的业务并停止投资。俄罗斯粮食在国际粮食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和出口大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其小麦出口量占全球小麦出口量的20%以上。嘉吉、维特拉等公司在俄罗斯深耕多年,近年来在俄罗斯本土粮商强有力的竞争下,业务逐渐萎缩,从俄罗斯采购粮... 0
-
-
02-07 18:40...是因为水稻连续多年产大于需,稻谷库存较高,在中晚稻收购高峰期,新稻谷集中大量上市导致价格有所降低。粮价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粮食安全,过高会“米贵伤民”,过低会“谷贱伤农”。为了保障粮价的稳定性,今年有关部门采取措施引导粮价在合理区间运行。一方面,综合采用支持粮食生产、储备投放、扩大进口等一揽子政策,遏制粮价不合理上涨,防... 0
-
02-07 18:40...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小麦流入口粮市场。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小麦主产区,小麦种植面积全国第一,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中原大粮仓”。河南南部地区遭遇“烂场雨”,小麦质量受损严重,芽麦增多。新麦发芽含水量高,容易变质,影响面粉品质,一些面粉加工企业拒绝收购。一时间,有人担心受损小麦“无路可去”。... 0
-
02-07 18:40...试验田粮食产量不断创新高,说明我国粮食单产的峰值远未到来,粮食产量还没有到达“天花板”,虽然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但仍有潜力可挖。我国人多地少,粮食产量的增加应主要靠单产水平的提升,而单产水平是种子研发、土地产能、田间管理、农民积极参与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俗话说,种地不选种,累死落个空。良种始终是粮食增产的主导因素。... 0
-
02-07 18:40...主要是用于食用油、饲料、酿酒等加工业。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量过亿吨已成常态。从粮食进口结构看,今年1月至8月,大豆进口量为6709.9万吨,占粮食进口总量的58.6%,大豆进口比重下降,玉米、小麦和大米三大主粮进口比重上升。为了避免三大主粮进口过量冲击国内产业安全,我国对玉米、小麦和大米实行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政策,配额内... 0
-
02-07 17:10...她在吃完包子和三明治后做运动,都会出现类似反应,通过及时处理后也转危为安。她曾前往多家医院检查,但每次查血过敏原,IgE检测均为阴性,并未显示明确过敏原。这件事成了挂在小李和家人心中的疑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严重的过敏反应?今年1月,她经朋友介绍,来到该院过敏性疾病诊疗中心胡旭贞医生处求诊。进食面食后运动诱发罪魁祸... 0
-
02-07 03:30...只想要老婆2025-02-0711:08:03中国资产深夜集体大涨2025-02-0710:16:47一家三口从新加坡坐火车回成都2025-02-0711:11:30男美人鱼上新了2025-02-0711:10:12分析人士谈美方关于加沙言论2025-02-0710:05:04以总理送特朗普镀金版传呼机2025-02-... 0
-
-
02-06 18:30...全市常用耕地面积1028万亩,农产品及水资源丰富。2016年9月至2024年12月,该市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局紧密合作,围绕棉花、水稻、小麦、马铃薯等多个农作物栽培技术规范应用,先后发布《荆州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无公害农产品辣椒技术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番茄生产技术规范》以及萝卜、大白菜、小白菜、甘蓝、芹菜、... 0
-
02-06 05:50...在村里和镇自然资源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土地整理把这些抛荒的土地集中起来,建设了100个蔬菜大棚。“不要看我们这些小小的大棚,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市民的菜篮子。”毛中华说,村里60岁左右的老人在大棚里做事,一天可以拿到150元左右的工资,春节工资翻倍。“新春第一会”提出,推动百强县进位、千亿县扩容,大力发展镇域经... 0
-
02-05 19:00...去年种植的两个新品种每亩可达5500株到6000株,亩增产200公斤左右。其中一块50亩的试验田,亩均种植7500株,加上水肥充足,仅玉米这一料作物亩产就超过1500公斤,达到‘吨半田’水平。”李登云说。2024年,定边县实施50万亩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项目,在堆子梁镇建立3万亩“吨粮镇”项目区,从品种更新、精量播种... 0
-
11-14 15:20...现在2台播种机同时作业,一天时间就能播种完成。“今年合作社计划种植冬小麦4000亩,再有两天就播种完了。接下来,我们会严格按照技术人员的科学指导,好好管理,让小麦长得更好、收成更高。”余吉敖说。近年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彭山秋收秋播的主力军。彭山区在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同时,也在有力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让种植户省... 5
-
-
-
本页Url:
-
2025-02-07-21:02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