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7 12:20...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怎么高效地利用自然界给我们提供的这些物种?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现代社会,不同时代对自然界的植物资源利用是不同的。原始社会,自然界有什么物种资源,我们就直接采集食用什么资源。到了农耕社会,人类开始驯化物种。比如,栽培水稻就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野生稻具有较强的落粒性,而且芒长、壳硬、蜕壳困难等性状... 1
-
11-29 18:00...中国科学院院士种康怎么高效地利用自然界给我们提供的这些物种?从原始社会到农耕社会,再到现代社会,不同时代对自然界的植物资源利用是不同的。原始社会,自然界有什么物种资源,我们就直接采集食用什么资源。到了农耕社会,人类开始驯化物种。比如,栽培水稻就是由野生稻驯化而来的。野生稻具有较强的落粒性,而且芒长、壳硬、蜕壳困难等性状... 1
-
10-15 14:50...粮食安全主要关注主粮安全,如水稻、小麦的供应。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食安全的内涵已经扩展到包括肉蛋奶等蛋白类食品在内的更广泛领域。“在过去的四十多年里,我国蛋白类食品消费量增加了5.3倍,充分反映了人民对食物需求的多样化和升级。”种康呼吁,植物科技工作者要将自身的研究内容与大食物观紧密结合。“不仅要自由探... 6
-
06-07 13:40...在20世纪80年代启动的“863研究项目”和20世纪90年代启动的“973计划”中早有部署、持续跟踪。特别是2008年国家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以来,我国在基因挖掘、遗传转化、品种培育、安全评价与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图片由AI生成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种康介绍,近年来,我国生物育... 5
-
04-06 04:10...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如何吸引受众。要用有趣味性、有故事性的方式做科普,将科学知识和道理融入其中,让公众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所收获。”据了解,学会将开展一系列科普活动,如全国各级各地植物园联合科普活动,“万人进校园”宣讲活动,科普短视频、科普文章创新作品大赛等。种康表示,为了更好地推进科普工作,要完善科普专家团队建设,... 0
-
03-11 23:30...利用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机制协同提升边际土地产能和生态功能已经成为国际研究新趋势,包括选育耐逆作物品种、筛选可利用的根际促生菌、强化微生物提升土壤质量的功能等。曹晓风认为,落实大食物观,需要协同突破边际土地的改良工程体系与牧草育种技术体系,开展适生边际土地品种的选育、水肥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的基础研究,通过理论与技术突... 5
-
-
10-30 02:40...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种康认为,大食物观强调食品系统需要更多地考虑整体性、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多样性的食物资源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营养。在大食物观的理念下,种草也事关粮食安全。我们的肉、蛋、奶供应,包括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科学家肩负的粮食安全责任。种康说,传统上人们更注重小麦、稻米、玉米等主粮作物的产量和消费,... 3
-
-
-
本页Url:
-
2025-02-11-14:49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