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05 03:10...多角度描繪十七、十八世紀兩國的宮廷面貌。展覽將凡爾賽宮皇家禮拜堂大門鑰匙、瑞獸紐「育德勤民」寶和《十全記》玉冊並置,三者均為君主權力的象徵。觀眾可在第一單元觀賞歷代清朝皇帝與法國國王的肖像畫。清乾隆的雲龍紋座屏。康熙帝重視歐洲科學,紫禁城與凡爾賽宮的外交,亦始於科學。第二單元「科學與外交」展出多件由法國傳入紫禁城的科學... 0
-
12-11 19:40...展現華麗的洛可可藝術風格,讓這件瓷瓶成為中法文化交流融合的見證。菊花紋壺約1783年故宮博物院藏1783年製的菊花紋壺背後有一段「中國訂製,法國製造」的工藝交流故事。此壺過去一直被以為是廣東官員送給清廷的貢品。然而,近年來故宮博物院專家在其底部發現了一個細小的紅色款,為18世紀法國著名琺瑯工藝師約瑟夫.科托(1740-... 1
-
02-19 22:30...展示内容包括30件雕塑作品、65件绘画作品、若干件瓷板装置作品等。展览中的作品,有的以冬季里的自然山川和风土景物为对象,表现了对祖国山河壮丽景色的自豪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如中国画《昆仑冰雪》《红梅》等;有的传达了奥运精神以及对冰雪运动健儿们由衷的赞美和祝福,如雕塑《速道滑冰追梦》《风驰电掣》等。作品既反映了当代... 0
-
12-23 16:10...出自臺灣著名學者許介鱗擔任法學院院長期間(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通過為數不多的公開資料可以看到,許介鱗提倡“漢字文化圈”,除了知識傳授,更致力於培養人的“真善美”,希望通過美化環境,潛移默化人的心靈。他從校園做起,邀請師生共同創作繪畫和書法作品,並自掏腰包製成瓷板,鑲嵌到學院外墻墻柱上。近150塊瓷板中,... 1
-
12-23 10:40...潜移默化人的心灵。他从校园做起,邀请师生共同创作绘画和书法作品,并自掏腰包制成瓷板,镶嵌到学院外墙墙柱上。近150块瓷板中,一半是画作,一半是书法,一根墙柱上一幅,交替排列。绘画作品风格多样,有国画山水,也有油画风景,有历史建筑,也有少数民族风情;书法作品则多是摘自古文诗词的经典名句。当年这项举措是何样的盛况,如今已很... 1
-
12-23 04:50...围墙上的瓷板书画,出自台湾著名学者许介鳞担任法学院院长期间(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通过为数不多的公开资料可以看到,许介鳞提倡“汉字文化圈”,除了知识传授,更致力于培养人的“真善美”,希望通过美化环境,潜移默化人的心灵。他从校园做起,邀请师生共同创作绘画和书法作品,并自掏腰包制成瓷板,镶嵌到学院外墙墙柱上。... 2
-
-
12-23 03:00...围墙上的瓷板书画,出自台湾著名学者许介鳞担任法学院院长期间(1996年12月至1999年7月)。通过为数不多的公开资料可以看到,许介鳞提倡“汉字文化圈”,除了知识传授,更致力于培养人的“真善美”,希望通过美化环境,潜移默化人的心灵。他从校园做起,邀请师生共同创作绘画和书法作品,并自掏腰包制成瓷板,镶嵌到学院外墙墙柱上。... 1
-
-
-
本页Url:
-
2025-02-12-04:2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noimg](http://testingcf.jsdelivr.net/gh/wadelau/ufqi/news/view/default/images/unkown-img.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