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28 14:20...是带动特色产业发展、促进农牧民致富增收的重要力量。他们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开展科技培训和指导,帮助农牧民群众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持续向好,农业逐渐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尼木县农业农村局顺势而为,大力推进服务... 1
-
01-01 20:20...38亿元提高到40.8亿元,年均增长11.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二五”末的10378元增长到18324元,年均增长12.05%。“四个产量”稳步提升,粮经饲结构比例优化调整为57.3:19.4:23.3,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蔬菜、肉、奶等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3万吨、4.6万吨、14.2万吨... 0
-
12-18 08:00...8亿元,年均增长11.7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十二五”末的10378元增长到18324元,年均增长12.05%。“四个产量”稳步提升,粮经饲结构比例优化调整为57.3:19.4:23.3,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万吨以上;蔬菜、肉、奶等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分别达到33万吨、4.6万吨、14.2万吨,较“十二五”末分别... 1
-
11-23 18:10...养殖场基础设施简陋,鸡舍通风、保温条件不佳,饲料搭配不合理,疫病防治不到位等问题影响藏鸡健康生长;销售渠道单一、品牌意识不强等因素也制约着河东村藏鸡养殖产业化。2021年,拉巴在河东村开展驻村工作,意识到藏鸡产业发展的局限后,组织开设养殖技术培训班,加强科学藏鸡养殖。拉巴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向养殖户示范如何均匀撒料、使用... 6
-
11-15 10:20...图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旦增曲扎在现场制香摄影:王妍丹随意盘坐在现场一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旦增曲扎沉浸在手工制作藏香的世界里,缓慢而沉稳地进行着挤香动作。“藏香是我们西藏传统工艺里面作为日销品销售最好的一大产品,从吞弥·桑布扎开始,我们尼木藏香的制作技艺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和我们的... 0
-
11-06 03:40...平日里巍峨挺立,此刻却害羞地躲进了一片缭绕的雾气之中,只露出些许轮廓,宛如水墨画中的淡影,引人无限遐想……温度在这一刻,仿佛雨滴滑落,从秋的温柔跌入了冬的怀抱。人们纷纷换上了厚重的衣物,围巾、手套、帽子,试图用这些堆砌起融融的温暖,抵御着由外而内的冷峭寒意。家住拉萨市西郊的王女士不禁感慨:“真的是在一夜之间,从一场降雨... 5
-
-
10-31 05:00...实施摸排调研工作。同时,尼木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创设村(居)干部学历提升函授班,开设思想政治、计算机运用、财会基础、公文写作、老年人服务管理等8门必修学科,确保村(居)干部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此外,通过梳理各乡村、县直各单位相关意见20余条,开设“老年人服务与管理”专业,直面全国人口老龄化实际,为提升村(居)干部学历添砖... 9
-
10-11 11:30...投入6931万元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13所,有效缓解了“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并累计投入1566.95万元,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珠峰旗云实现学校全覆盖。从“粉笔黑板”向“智慧教学”转型,见证了尼木教育办学条件的持续改善。依法平等享受义务教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赋予每一个适龄儿童的权利,为保障残疾少年儿童的教育... 2
-
10-10 18:30...9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6.26亿元,增长3.28倍;工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0.29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13亿元,增长3.89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从2012年的1.78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5.99亿元,增长3.36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2012年的2459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01亿元,增长4.1倍;... 3
-
09-06 03:00...普布扎西主要依靠外出务工获取收入来源。产业园落地聂玉村后,普布扎西开始尝试承包菜园,并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逐步掌握种植要领,如此一来,不仅有了相对稳定的收入来源,也能很好地兼顾家庭,这让他更加坚定了蔬菜种植的信心。“刚开始承包了三块地,在这里尝试种植蔬菜,前期不太懂种植技术,后面在技术人员教我们种植的方法,现在技术掌握得... 11
-
09-02 11:20...截至目前货运量累计达140万吨,到达品类包含钢材、水泥、粮食、光伏组件等。图为西藏拉日铁路尼木站专用线物流园区。袁昌玲摄尼木县位于西藏中南部,拉日铁路尼木站专用线地处雅鲁藏布江畔吞巴村附近,利用贯穿村落的国道318线,形成了一个公铁联运基地。“铁路专用线的投用,打通了尼木县公铁联运‘最后一公里’,我们预计今年货运量在2... 3
-
08-29 04:10...图为在北京举行的“京藏牵手·铸梦尼木”顺义—尼木文化展上,藏族手工艺人展示尼木藏香制作技艺。记者卢文静摄图为北京市投资援建的拉萨市尼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记者卢文静摄图为那曲籍高校毕业生在“温暖嘉·色尼城市书房”(嘉兴市在那曲援建的首座城市书房)的工作场景。记者万靖摄图为广东援藏工作队援建的墨脱县莲花书屋。记者刘... 2
-
-
08-14 07:00...如果没有你们的及时救援,后果不堪设想……”李先生激动地向救援民辅警感谢道。琼穆岗嘎雪山位于拉萨市尼木县麻江乡境内,山体雄伟,气势恢宏。前往琼穆岗嘎雪山可选择从尼木方向或当雄方向前往,导航至303省道旁的琼穆岗嘎雪山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再沿着盘山公路前行,即可抵达停车场;停车场前往琼穆岗嘎雪山下的五彩湖,有步道和护栏;琼穆... 2
-
07-19 13:20...没想到自己年过半百还学会了种植草莓。2019年,在北京市对口支援资金、技术帮助下,普琼第一次接触到蔬菜种植,主动承包了一个蔬菜大棚,“免承包费,收益纯是自己的。”普琼说,那年自己刚刚脱贫,也想通过双手致富。“为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县里让群众负责生产和日常管理,县净土公司利用渠道优势负责市场营销。”尼木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孙... 3
-
10-30 10:50...匠人需先用水磨将主要原料柏木碾成木浆,再将木浆晾晒制成香砖,随后,把香砖揉碎,并加水制成香泥,按照严格的比例加入檀香、藏红花、草果、沉午、坷子等多种天然名贵药材,塞入牛角挤压成条,晾干后才成藏香。因其在制作过程中独特的原料配方和手工技艺,2008年,藏香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为旦增曲... 1
-
10-15 15:40...同时更显示出旅游作为综合性产业,不仅拉动西藏的经济发展,也成为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在越来越壮大的进藏旅游队伍中,“旅游+文化”的方式越来越受游客喜爱。将文化之魂融入旅游活动,对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阐释,是提升旅游产品文化价值和游客体验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无论是在阿里举办的象... 12
-
10-15 11:00...通过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丰富非遗课程、创新文化传承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让学生们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请进来”,非遗进校园是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在西藏各地的中小学中,多所学校的课程普遍融入了藏族传统舞蹈、藏文书法、藏戏、唐卡绘画... 1
-
10-08 04:40...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号,更是被赋予了“西藏第一圣香”的殊荣。在吞巴河沿岸隐秘的树林中,以水为动力的水车在“哐啷哐啷”不间歇地运作,流水声与水车的转动声相互交织,形成了一曲美妙动听的音乐。这便是用来研磨藏香原材料柏树树干的水磨。清晨,洛桑来到水磨边。“从小听着水车响个不停,从未想过藏香会发展成为我们增收致富的... 1
-
-
09-25 13:30...通过进一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丰富非遗课程、创新文化传承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们的校园生活,让学生们在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也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请进来”,非遗进校园是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现代教育体系深度融合的成功实践。在西藏各地的中小学中,多所学校的课程普遍融入了藏族传统舞蹈、藏文书法、藏戏、唐卡绘画... 3
-
09-15 17:40...党内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想、腐朽观念依然存在,由风及腐、由风变腐、风腐一体,不收手不收敛问题突出,比如今年查办的县公安局次某某在财务岗位上……”在尼木县公安局廉政党课上,一个个身边人身边事的典型案例“活教材”被搬上了课堂。“工程建设领域从立项、招标到施工、验收等各个环节廉政风险都较大,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 2
-
06-20 06:30...拉萨市实验小学为结对学校尼木县续迈乡小学、尼木县帕古乡中心小学、尼木县中心小学3所学校开展送教下乡和帮扶活动,以共同研讨、共同提高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五个100%”教育目标的实现,助推乡村教育振兴。送教下乡活动中,拉萨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次仁顿珠带来了一场小学阶段语文阅读分析答题技巧的讲座,围绕... 5
-
06-12 10:20...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的拉萨市尼木县人文荟萃、古韵悠长,是藏文字和藏香文化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故乡,素有“藏文鼻祖之乡”“藏香文化之源”的美誉,也是远近闻名的“匠人之乡”。1975年,扎西顿珠出生于尼木县普松乡曲水村一户农民家庭,7岁开始在当地的小学学习藏文。爷爷格桑罗杰是布达拉宫印经院的雕版刻字“乌钦”,老人最大的愿... 20
-
-
-
本页Url:
-
2025-02-03-09:40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