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4-19 02:30...肥牛粥、清蒸鱼、烤兔头、煨鸡汤……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古人吃什么、怎么吃?出土于湖南省沅陵县虎溪山一号汉墓的简牍《食方》,记载了西汉初期湖湘地区的食物烹饪方式。一枚枚竹简,将古人与美食的故事娓娓道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介绍,虎溪山一号汉墓的墓主是西汉第一代沅陵侯吴阳,这里出土了1300余枚简牍,其中包括记录当... 0
-
04-17 15:10...《孙子兵法》与失传千余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同墓出土,使自唐宋以来关于孙武、孙膑其人其书的论争得以解决,海内外为之轰动。银雀山汉墓先后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1989年10月,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建成开放,是我国第一座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2021年9月,改造提升后的银雀山... 0
-
04-12 23:10...海昏简牍是目前全国单墓葬、单次考古出土最多的一批汉代简牍,其蕴含的西汉时期的丰富历史信息,如同墓葬中的宝藏一般再次惊艳世人。至今,甘肃省陆续出土简牍共计6万余枚。其中,最为特殊的一次考古发现,不仅出土了2万余枚汉简,还揭露了汉代古丝绸之路上一座确切的官方邮驿接待机构。1987年秋,经过多次考古调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
-
04-12 20:10...海昏简牍是目前全国单墓葬、单次考古出土最多的一批汉代简牍,其蕴含的西汉时期的丰富历史信息,如同墓葬中的宝藏一般再次惊艳世人。至今,甘肃省陆续出土简牍共计6万余枚。其中,最为特殊的一次考古发现,不仅出土了2万余枚汉简,还揭露了汉代古丝绸之路上一座确切的官方邮驿接待机构。1987年秋,经过多次考古调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1
-
04-08 20:40...竹简中的《编年记》记述了自秦昭襄王元年至秦始皇三十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之大事,同时也包含了墓主人“喜”的生平经历。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来自秦代的简牍,也是第一次系统发现的秦代律法,为后人揭开秦律的神秘面纱。在《国家宝藏》节目中,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的撒贝宁动情地说道,“喜”只是秦国的一个基层官吏,可在2000多年前,... 1
-
04-05 13:00...将会为《乐》经的存在提供史料实证。2019年至2021年,为配合基建项目,荆州博物馆曾对位于楚纪南故城东城垣外约4公里处的王家嘴战国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839座,发现战国简牍3200余枚。2021年6月,在编号为M798的一座小型战国楚墓中,出土了一批珍贵的铜器、漆木器和竹简。竹简字体为战国楚系简帛文字,原... 1
-
-
03-30 02:30...这是中国考古史上首次发现来自秦代的简牍,也是第一次系统发现的秦代律法,为后人揭开秦律的神秘面纱。在《国家宝藏》节目中,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的撒贝宁动情地说道,喜只是秦国的一个基层官吏,可在2000多年前,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基层官员,每天晚上就着微弱的灯光,在筷子一样粗的竹简上,仔细地一笔一划地写下他当天的工作记录,这一... 0
-
03-27 12:30...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云梦睡虎地M11墓主人“喜”的骨骼进行体质人类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3月25日拍摄的云梦睡虎地秦简主人“喜”的复原像。新华社记者肖艺九摄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王先福介绍,“喜”各部分骨骼保存较完好,综合对颅骨、下颌骨、骨盆等形态特征的观察,证明该墓主为男性。根据股骨最大长... 1
-
03-21 17:30...这是当时业界的挑战与难题。“别人觉得越不可能做到的东西,我越有好奇心,我就是要做到。”化学专业毕业的吴顺清,决心尝试寻找新材料,抢救珍贵文物。刚开始搞研究的时候,条件很简陋,“购买化学试剂的经费都是单位挤出来的”。吴顺清经常拉着板车,到离单位约10公里远的仓库提货,再把药剂搬运到实验室。为饱水木漆器脱水,一般需要大约3... 0
-
03-01 05:10...圣轩姓氏文化竹简以国家最新统计的数据,按人口姓氏排名,参考《元和姓纂》《姓氏考略》《中华姓氏文化大全》等国内古今姓氏专业著作,大量寻找、整理历史中各大姓氏优秀的家规家训,努力展现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的传承历程与发展,实为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忆的知识,也是每一个中国家庭应该保留的纪念。为了做出值得收藏的精品,在有关方面的大力支... 0
-
02-06 13:00...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大夫食礼》与《大夫食礼记》。这两篇竹书编连为一卷,分别有竹简51支与14支,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傧相的行礼仪节,后者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两篇相附而行。简文词句与《仪礼》相类,行礼的节次与《公食大夫礼》最为接近。专家们认为,这是在战国竹书中首次发现散失的先秦礼书。这些发现不仅再... 0
-
02-05 19:20...尼山圣境欣赏震撼人心的“金声玉振”演出……丰富的研学课程让这群来自海边的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与现代交汇下的儒风新韵。在曲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研学营地里,孩子们着汉服、习礼仪,在鸣赞官的带领下行拜师礼。礼敬先师的同时,孩子们还体验了《韦编三绝》课程,将写有论语的竹简按序排列好,再用针线紧密缝制起来。通过这种亲手编制竹... 0
-
-
01-01 07:50...秦家咀墓地考古项目负责人、荆州博物馆副馆长杨开勇说。荆州文物保护中心主任方北松曾于2002年至2007年在湖南长沙参与里耶秦简的出土整理与文物修复工作。他告诉记者:2002年的一天,脱色处理过的几支秦简上显现出了完整的乘法口诀表,这成为当时重要的考古发现。现在,我又亲眼见到了更早的乘法口诀实物,令人惊奇!从《九九术》这... 0
-
01-01 07:30...初步建立起了秦汉国家祭祀遗存的分期年代标尺。下站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秦汉时期性质最为明确、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祭天遗存,揭示了东周时期秦国、秦统一后、汉代不同时期祭祀遗迹、器物的演变过程,系统展现中国古代祭祀制度和我国传统礼制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焦南峰表示,“雍五畤”的祭祀虽然在汉末被... 0
-
12-30 16:40...共25条,除一条以“康子使人问政于仲尼”开头外,其他简文皆以“仲尼曰”引出,遂取篇首“仲尼曰”三字为篇题。《曹沫之阵》原有46支简,实存44支,内容与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曹沫之阵》相同,仅个别字略有不同。同年还出版了《安大简〈诗经〉研究》,分为材料综述、字词考释、异文新解三部分,内容涉及文字考释、词汇训诂、古音系联等多方... 0
-
12-29 04:50...新辑整理报告共刊布《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五音图》《乐风》《畏天用身》等5篇竹书,均为传世文献未见的佚籍。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大夫食礼》与《大夫食礼记》。这两篇竹书编连为一卷,分别有竹简51支与14支,前者记载大夫食礼中宾主、傧相的行礼仪节,后者记述行食礼过程中执事者行事的具体礼节,两篇相附而行。简文词句与《仪礼... 0
-
12-28 23:00...后来它被命名为“天回医简”。在医简中,一个多次出现的人名引起了学者的注意。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室主任顾漫:里面出现了“敝昔曰”,出现六处,每处是一段内容的开始。然后每一段以“敝昔曰”起首,但实际上应该整篇都是敝昔曰,都是来自敝昔的讲述。那么,“敝昔”到底是谁?他的讲述又为何在天回医简中多次出现呢?2014年,... 1
-
12-25 06:30...北城村墓地是迄今考古发现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规模最大的独立墓园,考古发掘十六国时期墓葬38座、北魏至西魏时期墓葬101座、北周至隋唐时期墓葬146座,整个墓地布局清晰、规划有序,延续时间长,生动再现了十六国至隋唐时期迁徙到关中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文化逐渐融合的过程。秦家咀M1093楚墓是目前出土战国楚简数量、文字最多的墓葬,... 0
-
-
12-24 07:00...秦家咀墓地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是一处东周时期墓地,其中墓葬M1093中出土大量竹简,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据介绍,M1093是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初步推断其年代为楚宣王至楚威王时期(公元前369至公元前329年)。该墓葬为带头龛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为长方弧形悬底单棺,出土随葬器物19件(套),分别放置于头龛... 2
-
12-23 22:50...《五音图》《乐风》两篇音乐类文献对中国早期乐理体系以及先秦音乐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则再现了战国时期宾主食礼的精神面貌。大公报记者江鑫娴礼乐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标志之一。在整理“清华简”的过程中,研究团队发现了战国时期的两篇音乐类文献《五音图》和《乐风》,两篇礼书《大夫食礼》《大夫食礼记》... 0
-
12-23 03:40...乘法口诀如今家喻户晓,此前所知最早的《九九表》见于里耶秦简,此次出土的楚简《九九术》较之早约一个世纪。据悉,秦家咀M1093为战国中期楚墓,时代相当于楚宣王至楚怀王时期(公元前4世纪)。杨开勇介绍,此次出土战国楚简揭取编号3910枚,预计可缀合整简约1200枚—1500枚,字数约三万字。竹简字体为战国楚系简帛文字,从笔... 1
-
12-23 03:30...此前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采访时称,我国出土简牍以湖北、湖南、甘肃、内蒙古、新疆等地居多,就内容而言,楚地出土简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研究显示,湖北已出土众多重要简牍: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竹简,记载了用于葬礼的车马及车上配件、武器、甲胄、驾车官吏等,是国内所见最早的竹简文物。荆门郭店楚简,涉及大量儒家、道家典籍,其中的《老子... 0
-
-
-
本页Url:
-
2025-01-11-17:38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