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12 15:40...深圳充分运用经济特区立法权,以制定全国首部绿色金融法规《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为契机,正式将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写入经济特区法规,成为全国生态环境领域目前唯一的法定强制性险种。在加强部门联动,建立协同合作机制的同时,深圳还出台《深圳市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实施办法》等系列配套制度,加快推进改革进展。2021年7月... 2
-
12-14 19:40...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这些历史事实撕下了西方的伪善面具。研究显示,从工业革命开始到20世纪中期,西方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的95%,到20世纪末仍占全球的77%。英国利兹大学等机构202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全球约90%的过量碳排放源自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今天,西方动辄指责发展... 0
-
11-30 20:50...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然而,这种快速的迭代也带来了一个严峻的问题:大量旧手机被闲置。废旧手机含有丰富的金属资源,如果能够进行科学回收、处理和再利用,便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国务院印发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二手商品流... 7
-
11-24 03:00...根据市长热线信访件投诉内容,金昌市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对涉事企业焚烧炉废气排放口进行了采样检测。经检测,涉事企业焚烧炉废气排放浓度超出限值要求,是一起典型的大气污染环境生态损害案件。因该企业购买过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事故发生后,企业第一时间报案,保险公司迅速启动理赔程序。经磋商,三方共同决定选择以购买碳汇核减的方式进行... 1
-
11-17 11:5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现就办理此类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第一条实施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规定的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一)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等依法确定的重点保护区域排放、倾倒、处... 4
-
11-14 19:30...发现一废弃的厂房内堆放着大量废渣和炭渣等危险废物,并且厂房顶棚大面积破损。这么多危险废物从哪里来?是否会随雨水渗入地下,污染土壤和地下水?为尽快查明情况,该院督促遵义市生态环境局红花岗分局执法人员进行现场调查,确认这些危险废物是某铝业企业停产后遗留下来的,堆放时间已长达6年,且未经规范处置。经现场清点,遗留电解槽约为1... 3
-
-
10-16 13:50...误导消费者决策、拉高产品成本,让消费者有苦难言。面对这类“欺骗式包装”“豪华式包装”,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也取得明显成效。但之所以屡禁不止,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操作中依然存在难点。例如,作为判别标准的代表性指标,包装层数只适合判别层数超标的商品,适用范围有限;包装空隙率对普通消费者来说专业度过高,还有待普及;包装成... 3
-
09-01 03:50...持续加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司法保护力度,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这一年,全市法院妥善化解涉土地资源纠纷,审结农村土地承包纠纷485件,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14件;审结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15件,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依法妥善审结环境资源行政案件275件,助力营造良好生态法治环境。为给我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 6
-
08-31 07:30...21万吨增加至206.80万吨,综合利用率由77.05%上升至91.10%。全省各地因地制宜,通过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逐步探索形成秸秆综合利用可复制推广的典型模式。如湟中区合理布局秸秆饲料化产业,在东部、西部、南部分别布设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展示基地,与已有的展示基地形成覆盖全区的示范点,充分带动全区秸秆饲料化产业... 5
-
08-23 20:40...持续加大对各类自然保护区的司法保护力度,保护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生态环境。这一年,全市法院妥善化解涉土地资源纠纷,审结农村土地承包纠纷485件,审结非法占用农用地案件14件;审结非法捕捞水产品案件15件,保护海洋渔业资源;依法妥善审结环境资源行政案件275件,助力营造良好生态法治环境。为给我市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 1
-
07-16 16:00...也是环境监管部门履职的重要抓手,对生态环境防控具有积极作用。《暂行办法》发布以来,这项备受关注的环责险试点工作在申城持续稳步推进。作为上海市固体废物一主多点处理处置体系的关键环节,老港基地承担着上海市各类固废处理处置托底保障任务。基地内企业众多,主要的垃圾处理处置设施及配套设施就超过20个。郭辉东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 1
-
06-29 21:30...今年是打击危险废物环境违法犯罪和污染源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实施的第五年,山西省已经建立起省市县三级上下联动,生态环境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三部门横向联动的办案模式,具有良好的工作基础。今年的“利剑斩污”专项行动打击重点为两大类、9种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危废在以往基础上,新增了种类和范围,重点打击5种行为:一... 3
-
-
06-27 18:40...我们可能面临一起环境污染事件。”放下电话后,胡桂荣迅速穿上防护服,戴上安全帽,拿起检测仪和采样工具。他走出应急中心,登上早已准备好的应急车辆。车窗外,夜色如墨,但胡桂荣的内心却充满了紧迫感和责任感。他带领应急队员沿着河流进行巡查,仔细观察着水质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他手持检测仪,不时地对水样进行检测和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巡... 0
-
06-16 06:30...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污泥进行加水稀释后通过暗管直接排放。并采取逃避监管方式,安排工人伙同雇请清污人员将公司生产废水及污泥连接墙外的清污罐车抽放至外环境。2023年7月,渝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该贸易公司生产场地开展执法检查。经渝北区生态环境局对认定,该公司排放淤泥废物含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物质。... 8
-
06-11 12:20...正因此,对监测数据造假,国家多个部门始终保持零容忍的高压惩治态势。尽管如此,监测数据造假现象仍时有发生,一些环保服务机构及排污企业心存侥幸、铤而走险,把监测数据当成可以任意揉捏的橡皮泥,造假行为五花八门、花样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专业化、产业化造假的苗头,让人触目惊心。监测数据造假的背后是扭曲的利益链在作祟。在环保监管趋... 8
-
06-07 00:10...全省公安机关创新“以打开路、以打带建、以打固防、以打聚力”的“四打”工作模式,牵动战、建、防、治一体推进,辽宁环境污染案件发案同比下降35%。全省公安机关秉持“打击就是最好的保护”理念,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案,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盯住环境污染重点案件、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实... 3
-
06-05 20:10...彰显了人民法院对触碰生态红线的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从严惩处的决心,对同类化工企业具有良好的警示、教育作用。被告人彭某友、彭某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本案系在长江上游赤水河流域非法捕捞水产品引发的刑事案件。人民法院践行能动司法理念,为斩断非法捕捞水产品利益链条,针对餐馆非法收购渔获物的行为,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督促行政机... 2
-
06-01 02:50...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在山西省室内环境污染防治协会设立消费维权工作站。该站成立后,接到的关于装修房子空气污染的投诉案例较多。为了推动健康人居消费服务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健康人居绿色产业链升级。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团体标准管理规定》等要求,《指南》团体标准历经起草、公开征求意见和专家审查后,在全国... 0
-
-
05-29 11:50...同时,学院还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学生在挑战杯国赛等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近200项,获奖数量位列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在就业工作方面,学院深入实施“一把手”工程,通过“访企拓岗促就业”行动,广泛开拓就业渠道和就业岗位。目前,学院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6%以上,其中50%以上的制造类学生就业于世界500强或行业领先企... 10
-
05-29 11:50...对生产过程产生的危险废物污泥进行加水稀释后通过暗管直接排放。并采取逃避监管方式,安排工人伙同雇请清污人员将公司生产废水及污泥连接墙外的清污罐车抽放至外环境。2023年7月,渝北区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对该贸易公司生产场地开展执法检查。经渝北区生态环境局对认定,该公司排放淤泥废物含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物质。... 7
-
05-29 06:20...噪声污染被称为“看不见的杀手”。近年来,有关噪声污染扰民的投诉已成为不少地方环保投诉量最大、治理难度最大的老大难问题。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噪声污染防治报告显示,2022年,在全国生态环境投诉举报平台接到的公众投诉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举报的59.9%,排在各种环境污染要素的首位。近年来,机动车“炸街”、广... 10
-
11-03 22:20...根据生态环境部每年发布的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连续多年噪声污染投诉占据环境投诉总量前列。以今年9月发布的《中国噪声污染防治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为例。《报告》显示,从生态环境部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网络渠道)来看,噪声扰民问题占全部生态环境污染举报的59.9%,排各环境污染要素的第一位... 10
-
-
-
本页Url:
-
2025-02-02-03:2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