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28 03:20...是当今世界上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它能够捕捉宇宙中更微弱的信号,探测到更暗弱的天体,帮助人们破解宇宙奥秘。2011年3月FAST开工建设;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进入调试运行阶段;2020年1月11日,FAST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从2016年建成那一天起,中国天眼就在贵州的大山里,向宇宙深处... 3
-
11-28 03:00...因不断地发出电磁脉冲信号而得名。它是最致密的天体之一,有极高的密度、极强的磁场和极强的引力,被公认为物理学和天文学的“超级明星”。自1967年英国科研人员发现第一颗脉冲星以来,国外科研人员已经发现约3000颗脉冲星。“脉冲星是研究四大相互作用和极端条件下物理规律的天然实验室,通过观测脉冲星,可检验广义相对论、探测低频引... 0
-
11-27 14:20...本次研讨会主要聚焦于“中国天眼”建成以来在脉冲星领域取得的重要科学成果,展望未来“中国天眼”在该领域的重要机遇和研究方向,包括发现特殊的脉冲星双星系统以精确检验引力理论,或进一步推进纳赫兹引力波探测等。贡献脉冲星领域多项重大成果基于“中国天眼”观测数据,中外科学家在银道面脉冲星快照巡天、漂移扫描多科学目标同时巡天、脉冲... 7
-
11-10 04:40...在这里,除了领略摄人心魄的绝美风光,还能与无垠宇宙、远古文明不期而遇。游客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稻城亚丁景区游览。新华社记者储加音摄湛蓝天空下,海子山上遍布的花岗岩巨石由第四纪冰期的冰川运动造就而成。若从天空中鸟瞰,海拔四千多米的巨石阵中藏着一个巨大的圆盘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宇宙线是来自宇宙空间的... 0
-
11-08 03:20...这是位于四川省稻城县的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薛晨摄沿着227国道继续向前,距离拉索50公里的稻城县噶通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标志性设备之一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矗立在一片开阔的草场上。313台直径6米、形似蒲公英的天线均匀分布于直径1公里的巨大圆环上,... 1
-
11-03 22:00...该望远镜是探月工程四期投资建设的一架射电望远镜,与今年8月在吉林长白山完成天线系统主反射体吊装的射电望远镜一起加入中国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构成灵活的六站一中心双子网(见下图),未来将具备同时观测2个不同天区的月球与深空探测器定轨能力。今年4月,中电39所工程人员、基建工程队和上海天文台工作人员入驻日喀则41... 2
-
-
10-15 22:40...张双南从姗姗来迟的同事那里才了解到,是叶院士当天临时要求加一场报告,拖了堂,耽误了大家吃猪肘子。那天加的报告,与这次“我是科学家”远程演讲的主旨一致,就是讲她还想要做的上述两件事。一、深空中,有一颗“叶叔华星”叶叔华院士已坚守天文科研六十余载,虽已迈入鲐背之年,但叶院士依旧每天都到上海天文台的办公室工作。1951年,叶... 2
-
10-12 07:30...从而有望在时域天文、宇宙的成分与演化和引力波暴等研究领域抢先取得突破性成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常进在当日举行的FAST落成8周年纪念活动上说:“南仁东先生为首的天文学家们,敢为人先地提出了建设FAST这个大胆的想法,前后历经26年的预研、建设和调试,几代人为之艰苦奋斗,终于建成了这个‘观天巨眼’、国之重器... 0
-
10-10 12:00...25日10时30分,距离“中国天眼”不到3公里的一处山头上,一台40米级的射电望远镜正在进行吊装,这标志着“中国天眼”核心阵试验样机正式开工建设。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姜鹏介绍,将计划利用“中国天眼”周围5公里内优异的电磁波环境,建设24台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与FAST组成核心阵,“核心阵的建设将大幅提升天眼‘视力... 2
-
10-09 04:50...力箭一号已成功发射42个航天器,保持100%的发射成功率。此次发射,是力箭一号火箭首次执行晨昏轨道的发射任务,在这条轨道上运行的卫星太阳能电池板能够接收到充足的太阳光,对地观测效率也高,非常适用于一些新型对地观测卫星。史晓宁介绍,未来,力箭一号还计划尝试到海上实施发射,以及执行一些特殊轨道发射的任务,提高任务的适应性,... 5
-
10-03 16:40...再把各类不确定性因素考虑在内,得出一个研制目标。瞄准这个目标,我们联系合适的厂家研制钢索,并不断地对其进行测试。我还记得,当时我们从市面上买了十余根钢索进行疲劳实验,结果没有一种达到使用要求。这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沉重的打击。我们用了两年时间,经历近百次失败后,最终和厂家合作研制出适用于FAST的成品钢索。记者:FAST的... 1
-
10-02 13:50...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青年科学家创造更为平等和丰富的资源,更好地进行基础研究。在人类探索宇宙的历史长河中,天文望远镜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坐落于贵州省平塘县,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2020年正式运行至今,已进入“多出成果”“出好成果”的阶段。李菂自2008年... 1
-
-
10-01 17:00...图源:新华社巨目何以观天自2020年正式开放运行中国天眼FAST发现新脉冲星数量900多颗是同时期国际所有其他望远镜发现新脉冲星数量的3倍多借助中国天眼的超高灵敏度中国国家天文台将脉冲星的计时精度提高了50%……而FAST的能力并不“仅限于此”红外相机拍摄的“中国天眼”测量基墩。图源:新华社为进一步提升其科学观测能力科... 3
-
10-01 10:30...上世纪90年代,我国天文学家提出建设“中国天眼”构想,那时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而“中国天眼”的目标是超越当时世界第一的阿雷西博望远镜。阿雷西博望远镜1963年由美国人在波多黎各建成投用,直径达305米、后扩建为350米。要在中国的土地上,建造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在这个目标的激励下,FAST于199... 0
-
08-19 10:50...项目视频和图片前,习近平主席仔细聆听介绍,并指示中方科技人员加强中国天眼同南非方面合作。中国是SKA的坚定倡导者和重要贡献者,SKA也是中南重点科技合作项目。南非该项目的发展,中方几乎参与全部重要节点的建设,并为项目制造了首台天线样机。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青年研究员王婧颖在南非从事多年博士后研究,她发现,这几年开普地区... 1
-
08-12 09:00...通常情况下,FRB会持续几毫秒(千分之一秒),但2022年,荷兰射电天文研究所研究团队发现了持续时间更短的FRB。在最新研究中,来自荷兰和美国的科学家研究了绿岸望远镜对FRB20121102A的观测结果,发现了19次新的暴发,其中8次持续时间极短——介于5到15微秒之间。目前尚不清楚这一发现是否支持FRB的特定模型,如... 2
-
07-27 18:50...武汉大学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微类星体是银河系内由一颗中子星或黑洞与一颗普通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子星或黑洞吸积恒星的物质产生高温的吸积盘及相对论性的喷流,在观测上表现为间歇性或长期变化的X射线和射电辐射,是研究强引力... 3
-
07-27 18:30...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联合领导的国际合作研究论文Sub-secondperiodicradiooscillationsinamicroquasar(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揭示了黑洞喷流的复杂动力学特性。微类星体是银河系内由一颗中子星或黑洞与一颗普通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子星... 2
-
-
07-27 16:50...中子星或黑洞吸积恒星的物质产生高温的吸积盘及相对论性的喷流,在观测上表现为间歇性或长期变化的X射线和射电辐射,是研究强引力场和相对论物理的宇宙天然实验室。GRS1915+105是一颗著名的微类星体,含有一个快速旋转的黑洞,并观测到视超光速运动的射电喷流,是研究极端高能物理过程的重要样本。自发现起近30多年来,该黑洞一直... 3
-
07-26 16:10...促进我国超级计算机技术和应用的高速发展。在ISC2023高性能计算大会上,济南超算所构建的验证性计算集群在10节点研究型榜单登顶夺冠,继济南超算山河计算集群在ISC2022夺冠后再次大幅刷新了该榜单历史最好成绩,领先以往历史记录15倍。这不仅意味着济南超算的存储基础设施问鼎全球,也标志着我国存储系统实现“弯道超车”。算... 2
-
07-26 11:10...国际射电天文学研究中心(ICRAR)的科学家们每三个晚上就会使用位于澳大利亚的默奇森广域阵列射电望远镜扫描一次银河系。很快,他们就有了令人振奋的发现:“几乎在我们刚开始观察的时候,就在天空发现了一个新的光源,每22分钟重复一次。”默奇森广域阵列射电望远镜的一部分随后,他们通过每一台能找到的无线电、X射线和光学望远镜设备... 7
-
07-26 04:20...中性氢21厘米线为天文学家探索宇宙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性氢21厘米线为探测宇宙黎明与第一代星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手段。同时,利用中性氢21厘米谱线探测宇宙黎明与再电离也是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最重要的科学目标之一。”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陈学雷说。同时,宇宙早期各种结构及其周围的氢原子气体会在高红... 2
-
-
-
本页Url:
-
2024-12-01-02:2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