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3-23 11:20...践行红色服务主题活动暨最美物业人颁奖典礼。这场集思想教育、榜样表彰与文化展演于一体的盛会,为全体员工注入蓬勃向上的精神力量。开年以来,丰金物业组织全体工作人员深入学习明代典籍《了凡四训》,并在每周一例会中进行读书分享。在本次活动中,物管部经理刘洪丽结合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大维度,为大家深入阐释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雷锋... 0
-
03-04 06:30...在丛书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该丛书在尊重道教三洞四辅经教体系的前提下,又借鉴了《云笈七签》的思路,根据道经的内容,将全书分为三洞真经、四辅灵文、义理论著、教规戒律、斋醮科仪、符箓法术、丹道修炼、医药摄养、善书劝谕、谱录仙传、宫观山志和玄门诗文十二大类。这是建立在深入研究基础上的合理分类,得到了道教界和学术界的充分肯定。该... 0
-
03-03 23:10...他以《典籍的魅力和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读书学习》为题授课,宣传文化系统党员干部、阅读爱好者、高校师生等近千人在现场聆听。“昌吉文化大讲堂”由昌吉州党委宣传部主办,昌吉州融媒体中心、昌吉州文联、昌吉州文旅局、昌吉州文博院、昌吉州图书馆联合承办,通过整合宣传文化系统各类资源,搭建多元学习交流平台,广泛传播科学理论,大... 0
-
02-17 02:50...自环,食于九土。”上古山神烛阴也为蛇身,《海外北经》有“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其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除此之外,一些不知名的山神也多为蛇身。《北山经》记载“凡北山经之首,自单狐之山至于缇山……其神皆人面蛇身。”《大荒北经》:“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海内... 0
-
02-16 02:20...这将有助于提升文史研究的效率。拿二十四史来说,卷帙浩繁,即便是训练有素的历史学者,每天读一卷,也需要近十年才能读完。因此,二十四史虽是基础书,但罕有学者将其通读。就算花了许多时间通读下来,接踵而至的问题是:4000万字中有多少内容能够留存在头脑中?就算全都记住了,能否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从最初摘抄卡片,到后来借助典籍数... 4
-
02-01 04:20...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记者:请您谈谈,浙江应如何担负起新时代的文化使命?杨耕: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其中,有一条贯穿始终的基本线索和根本的方法论,那就是“第二个结合”——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由此“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这种新的文化生命体也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3
-
-
01-23 05:50...、三清殿琉璃正脊堆花脊身及东西鸱吻等历次展览中的重磅文物也已悉数来京展出。让记者感到震撼的是一组“三清殿琉璃正脊堆花脊身及东西鸱吻”,这是元代原件,也是整个展览当中体量最大、重量最大,布展难度最高的展品。整件文物长达17米,两端的鸱吻高度是3.06米,每个鸱吻重约1.5吨,展品单独在一个展厅里。三清殿琉璃正脊堆花脊身及... 2
-
01-11 06:20...为青少年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寓教于乐的实践体验,助力青少年在探索中成长,在实践中前行,进一步推动了科普教育与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光明农场大观园以“感受火红岁月,传承奋斗基因”为主题,通过场景再造、故事演绎等模式,打造火红岁月劳动教育基地,将劳动教育与红色爱国精神、中华传统美德、传统民俗文化有机融合。近年来,农科园公司积... 1
-
01-08 04:50...是全世界汉文古籍、甲骨、敦煌文献收藏最多的机构,金石拓片、古代舆图、少数民族图籍的数量全国领先,名人手稿、革命历史文献、家谱、地方志等特色馆藏久负盛名,馆藏文献超过4300万册件,并以每年近百万册件的速度增长。获取知识信息也好,享受文化休闲也罢,国家图书馆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空间。这里还有内容丰富的数字资源。打开国... 2
-
01-04 11:40...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首先要对我们民族悠久而辉煌的历史进行系统梳理。这需要站在时代高度、运用新的科技手段,一方面对久远历史的缺失处和模糊处认真考索,拾遗补阙,使中华文明的历史更加完整清晰,另一方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典籍寻访搜求,网罗打捞,使历经沧桑而流传下来的古籍得以妥善保管和传承。近些年来,国家启动开展的夏商周断... 1
-
01-03 19:10...宋代编纂了很多大型图书。明清时期,则出现了官修《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等恢宏的图书编纂工程。历代典籍整理编纂工作,描绘出中华文明史上一道道耀眼的风景,为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作出重大贡献。盛世修文传统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原因,既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原因,也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是悠久历史传统、长期文化... 6
-
01-02 18:10...历代典籍整理编纂工作,描绘出中华文明史上一道道耀眼的风景,为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作出重大贡献。盛世修文传统的形成,有着多方面原因,既有深层的文化心理原因,也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原因,是悠久历史传统、长期文化积累和良好时代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中华民族很早就认识到历史文献对于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这是盛世修文传统形成... 1
-
-
12-25 04:10...采用扫描原书的方式,对扫描版进行归档留存。同时,基于图书数字资源库,开发建设《安徽基本古籍库》项目,按照经部、史部、子部、集部、丛书部五大分类,汇集经过校点整理的安徽古籍文献,在线展示《安徽古籍丛书》等古籍文献数字资源,并提供丰富的检索方式、灵活的阅读方式以及必要的辅助工具,使用户免去查阅纸书的繁琐,实现在线阅读、资料... 1
-
12-23 09:50...在如此多姿多彩的水产世界遨游,收获着味觉和视觉的双重满足。翻着《海错图》中的海鲜美食,越看越饿,把吃过的海味、湖鲜都在脑海中回味了一遍,甚至觉着过往吃的那些个太逊色了,在心中立下宏志:有朝一日,要沿着《海错图》吃它一遍!之后了解到,现在沿海城市不少海鲜店都把《海错图》里的美食列入自己的菜单招揽顾客。是啊,既美味,又有历... 2
-
12-23 02:10...火燎过的壳,一掰就下来,手指一顶,嘴一吮,冒着泡的肉就滚到了舌头上。不用加盐,肉里饱含的海水就是作料。”细腻生动的文笔,看得“干饭人”修炼出“干饭魂”。在如此多姿多彩的水产世界遨游,收获着味觉和视觉的双重满足。翻着《海错图》中的海鲜美食,越看越饿,把吃过的海味、湖鲜都在脑海中回味了一遍,甚至觉着过往吃的那些个太逊色了,... 3
-
12-19 23:20...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的资源数量超过10.3万部(件)。“‘中华古籍资源库’几乎涵盖了中华文明各类型珍贵文献。”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2020年4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自建、征集的古籍资源统一整合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下。2021年11月,为方便读... 4
-
12-14 10:30...《韶山毛氏四修族谱》《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等以毛泽东、刘少奇为代表的8篇湘籍革命家家训、家规,以及多幅廉洁文化书法作品、廉洁主题手工作品进行展出。“廉洁”最早出现在哪部典籍?在“千年廉脉——湖湘典籍里的清风廉韵展”中可以找到答案。“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这句出自《楚辞·卜居》的内容,最... 2
-
12-13 14:00...此次展览展出文物1.5万余件(组),重点展出32件(套)具有代表性的文物,从国政、文教、技艺三方面,将清代宫廷雕版放入中国典籍史、印刷史、清代宫廷史的大背景中进行解读,挖掘蕴含在雕版文物中的历史信息,发挥其在文献学中的特殊作用。据了解,这是故宫博物院建院以来首次举办该类专题文物展览,是对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雕版文物整理与研... 1
-
-
12-08 19:00...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的资源数量超过10.3万部(件)。“‘中华古籍资源库’几乎涵盖了中华文明各类型珍贵文献。”中国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介绍,2020年4月,中国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自建、征集的古籍资源统一整合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下。2021年11月,为方便读... 4
-
11-26 21:10...努力把《齐鲁文库》打造成为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一流文库。“山东是文化大省,也是传统文化高地,编纂出版《齐鲁文库》,对山东的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性调查研究,有助于摸清家底、提炼文化精髓,也为推动文化‘两创’提供了坚实的文献和理论基础。”山东大学文学院院长、《齐鲁文库·典籍编》主编杜泽逊说。既有浩荡江河,又有潺潺溪水。山东通... 3
-
11-23 21:10...后来的“二十四史”,或者加上《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形成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完整的记录,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贡献不可谓不大。第三,这四部史书都是独著,之后的史书都是官修的。个人写史,尤其是这四位兼具史德、史识、史才的杰出史家写史,浸润着个人的思想、观念乃至性格,这四部书无论是从史料价值、文献价值、文学价值,都... 2
-
11-23 10:40...班固将世家和列传合在一起,成了纪、传、表、志四个部分,后世基本延续不变。后来的“二十四史”,或者加上《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形成了中华文明五千年完整的记录,这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贡献不可谓不大。第三,这四部史书都是独著,之后的史书都是官修的。个人写史,尤其是这四位兼具史德、史识、史才的杰出史家写史,浸润着个... 5
-
-
-
本页Url:
-
2025-04-06-18:15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