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 , 流传 73年(始于1952年), 1135, 896, 557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钱穆先生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
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钱穆在前言详细谈了他的政治制度观,分成七点:
一、要讲一个时代的制度必须结合那一时代的人和事;
二、任何一项制度,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必然互相配合,形成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才能推行;
三、制度是随着人和事变动的,某一制度的创立必有渊源;
四、制度的创始乃至成熟,必有外在需要和内在的用意;
五、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利有弊,所谓得失,应根据实际利弊而判定,所谓利弊,则应根据当时实际影响而作出判断;
六、讨论一项制度,除了重视时代性外还应该重视地域性;
七、说到历史的特殊性,则必牵连深入到全部文化史。
这七点看法贯穿了全书。
钱穆在书中反复强调的主题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有得有失,而且也不像“五四”以来所讲的,中国古代完全是“专制”制度,一无是处。
另一方面,“我们并不能因其出了毛病,而把此制度一笔抹杀”。他强调结合历史背景看制度。他反复强调不可用“阶级”“专制”“黑暗”等词语来笼统地评价中国传统政治史。
凡一个制度的使用,必是为了解决社会上现实存在的问题,有其积极正面的意义。
而当客观现实已变化,制度却不跟着变化时,就成了弊端,此弊政再经时日的积累,就会成为破坏社会稳定发展的大问题。
----
内容目录
----
序
前言
第一讲汉代
一、汉代政府组织
甲、皇室与政府
乙、中央政府的组织
丙、汉代地方政府
丁、中央与地方之关系
二、汉代选举制度
三、汉代经济制度
四、汉代兵役制度
五、汉制得失检讨
UfqiClsc
第二讲唐代
一、唐代政府组织
甲、汉唐相权之比较
乙、唐代中央政府三省职权之分配
丙、中央最高机构政事堂
丁、尚书省与六部
戊、唐代地方政府
己、观察使与节度使
二、唐代考试制度
甲、魏晋南北朝时代之九品中正制
乙、唐代之科举
三、唐代经济制度
甲、唐代的租府调制
乙、唐代账籍制度
丙、唐代的两税制
丁、汉唐经济财政之比较
四、唐代兵役制度
五、唐代制度综述
第三讲宋代
一、宋代政府组织
甲、宋代中央政府
乙、相权之分割
丙、君权之侵揽
丁、谏垣与政府之水火
戊、宋代地方政府
二、宋代考试制度
三、宋代赋税制度
四、宋代兵役制度与国防弱点
第四讲明代
一、明代的政府组织
甲、明代之中央政府
乙、明代内阁制度
丙、明代地方政府
丁、元明以下之省区制度
戊、明代地方之监司官与督抚
己、明清两代之胥史
二、明代考试制度
甲、进士与翰林院
乙、八股文
三、明代赋税制度
四、明代兵制
第五讲清代
一、制度与法术
二、清代的部族政权
三、清代部族政权下的政府
甲、清代中央政府
子、清代的军机处
丑、清代的六部尚书
乙、清代地方政府
丙、清代的各禁区
四、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
五、清代的统制政策
六、民众的反抗运动
七、变法与革命
总论
----
作者 钱穆 简介
----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献典籍。
十三岁入常州府中学堂学习,1912年因家贫辍学,后自学。1913―1919年任小学教员。1923年后,曾在厦门、无锡、苏州等地任中学教员。
1930年以后,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了新亚书院,任院长。
1966年,钱穆移居台湾台北市,1990年8月逝世。
----
评论
----
大島@豆瓣网, 2013-11-25
读完后明白了很多东西,制度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自有它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清朝满族的部落政权而去误会整个中国政治都是专制、封建的。
如果你想了解中国,这是一本值得你去读的书,如果要我用一句话说出我的读后感,我想说:“中国”两个字,是值得我自豪与骄傲的。
遮天的花@豆瓣网, 2011-04-05
钱穆这本薄薄的小书,用生动朴素又平易近人的方式,向我开启了一个理解世界的崭新大门,让我明白原来读历史还可以用这样广博的目光——一个时代何以成其如此,缘自对上一个时代的继承和发展;而同一时代下政治、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往往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让我开始明白,理解观察社会和历史,要先学会切割(所谓格物),然后再重新组织联系起来,成为有机整体。让我开始明白,政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而真正的大政治家,应该拥有何等的眼界和智慧。
刘海儿劈叉@豆瓣网, 2013-06-28
不禁又要感慨大师就是大师,能将中国通史研究如此深刻的学者,老先生地位不容动摇。往往几句话就把一个制度解释的既明白还全面,入门者或专业人士两相宜。
奇怪为什么没有总结秦制,后代所有制度基本都是以秦制为基础演变而来的。老先生虽力图站在客观角度审视历史,可我觉得他最推崇汉唐,宋明褒贬参半,清基本持批评态度。
书虽薄,但料丰富,读起来非常过瘾。我总能从老先生的书里学到课本上没有的观点,受益匪浅。
🗄️ 资源下载阅览播放
https://ufqi.com/news/ulongpage.6977.html?tit=中国历代政治得失&utm_source=ufqiclsc
http://www.aisixiang.com/data/search.php?keyWords=%D6%D0%B9%FA%C0%FA%B4%FA%D5%FE%D6%CE%B5%C3%CA%A7&searchfield=keywords&utm_source=ufqiclsc
🧑🤝🧑 作者职员演员
👨👩👧👦 人物角色关系
📝 其他相关内容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