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8-18 18:20 .. 可以自动升降的火箭模型、能在微波控制下转向的探测器……比赛现场,学生们纷纷亮出“家底”,展现各自在航天领域的畅想与探索。
浙江火星梦之队,带着他们自制的火星探测基站来到大赛现场。
“希望能通过参加比赛展现我们的想法,更希望有一天我们的想法能够变成现实.”
火星梦之队选手严允昊说。
海南选手徐才淇来自琼山华侨中学七年级。
善于观察的他发现马路上常有随意乱停车的现象,因而产生灵感,创作了北斗监测驱离系统,希望能够减少路面交通拥堵。
总决赛将持续至8月20日。
大赛共设置4类竞赛单元及12个赛项,将围绕航天创意赛、航天科学探究与创新赛、星球车挑战赛、火星家园挑战赛、星际救援挑战赛等多个竞赛奖项展开激烈角逐。
大赛由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文昌国际航天城管理局以及文昌市政府联合主办,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旨在通过组织青少年参与航天科学技术创意设计、太空探索和工程实践等活动,促进航天 .. UfqiNews ↓
5
...空气动力学研究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航天强国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加快空气动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和自主创新步伐,为航天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心怀“国之大者”,强化战略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四个面向’,坚持目标导向和自由探索‘两条腿走路’,把世界科技前沿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起来”.
以空气动力学研究推动航天事业发展,就要始终把握好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家战略需求,把握好科技创新规律和企业发展功能定位,补齐关键核心技术短板,攻克“卡脖子”难题,不断在前沿探索中研究新问题、推出新举措、取得新成效.
加大要素投入,推动数字化转型.
航天空气动力学的创新需要大量研究数据作为支撑,“数据驱动”是必要手段.
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数字化基础设施平台,实现研究数据在生产、存储、共享、分析等各环节的联通.
同时,应建立新一代科.. 11-07 11:20 ↓ 12
...这是2024年4月2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
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2024年10月30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全家福”.
新华社记者李杰摄2024年12月17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宋令东在空间站组合体舱外工作间隙挥手致意的画面.
新华社记者李杰摄这一年,“快递小哥”天舟货运飞船依旧忙碌.
从2017年到2024年,从天舟一号到天舟八号,中国空间货运能力发射一次,进步一次.
“太空送货”,变得越来越从容.
2024年11月15日23时13分,搭载天舟八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九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之后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新华社记者张丽芸摄这一.. 12-24 04:30 ↓ 8 ..UfqiNews
本页Url
🤖 智能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