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5-25 21:50...我们需要不断优化科研文化和科研生态,才能激发原始创新。将来我们想要引领就一定要鼓励原始创新“可以说我们过去的科研文化适合追赶。”肖仰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国过去几十年一直在多个技术领域不断追赶,我们要肯定过去的成绩,毕竟能用短短几十年追赶到现在这个地步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追赶而变得麻木,我们要有... 13
-
07-07 13:20...”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7日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数据要素与隐私计算高峰论坛”上说。他指出,大模型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比如对隐私的侵犯,“我们还是要建立大模型发展的安全底线、伦理标准和一些规范。”另一方面,他也指出,我们不能因为有隐私方面的顾虑而放弃对大模型的应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模... 9
-
03-25 17:30...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主任毛光烈以及王德培、肖仰华、余卓平等国内智能制造行业的顶尖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一堂,围绕智能制造发展的战略、政策、方案、技术等问题展开研讨交流,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论坛上,专家学者们就“要加强新质生产力发展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协同推进”“走进千行百业的人工智能与大... 1
-
03-31 21:50...在3月29日举行的“寻觅AIGC引领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网络视听的应用与趋势”主题交流活动上,专家学者探讨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望行业未来。▲现场自今年2月问世以来,Sora热度不减。复旦大学教授、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肖仰华认为,Sora最让人惊艳的地方,在于可以快速制作最长一分钟的视频,并且各个要素... 2
-
09-10 22:50...已经需要以月为单位进行记录。但是人类的情感、价值、伦理观念调整却是十分缓慢的。如何调和这个矛盾,是我们需要直面的挑战之一。”其次是技术普惠问题,要避免少部分人借助先进技术形成不正当的竞争优势。此外,还应该特别注意防范技术成瘾,防止先进技术对人类造成反噬。人工智能可以“造人”,甚至可以“造超人”。作为脑机接口技术应用的推... 1
-
10-15 22:00...对大部分蛋白质结构的预测与真实结构只差一个原子的宽度,接近达到了人类利用冷冻电子显微镜等复杂仪器观察预测的水平,这是蛋白质结构预测史无前例的巨大进步。“预测蛋白质结构,向来被认为是‘太阳底下最难的科学问题之一’。”马剑鹏表示,他和好朋友、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都曾认为,这一问题在他们的有生之年恐怕很难完全解决,... 7
-
-
02-20 23:40...“人类决策时能够同时考虑的因素是十分有限的,AI则可以在数以百万计的决策变量下进行决策,感知维度也更加多元,感知的范围远远超过人类,未来机器的认知能力有可能比我们人类当下对这个世界简化的认知更接近世界复杂的本源”。他认为语言模型模拟了人脑思维能力,GPT4等大规模生成式语言模型在“形式上”具备了人类思维的核心能力。相比... 0
-
-
-
本页Url:
-
2025-02-22-13:24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