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2 18:30...作家们围坐在一起分享读书感悟和心路历程,开启一场面朝大海的书香之旅。“岛屿+书屋”的意象叠加构建起令人神往的阅读场景,点燃了观众对文学和阅读的热爱,《我在岛屿读书》第一季和第二季也分别收获了9.1和9.2的高评分。第三季节目“扬帆出海”,选择了希腊的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是地中海第五大岛,有几十万人口,首府和最大城市是伊拉... 0
-
11-03 08:30...也许会让你发现一点全新的生活线索和思考灵感。比如,你好奇作家的睡前枕边书单是什么吗?汪曾祺的美食散文随笔,是苏童的枕边书,原因是它没有大起大落的情感,会让你带着一种很香甜、很愉悦的感觉入睡;而程永新的枕边书是《追忆似水年华》每一段都可以朗读,很多片段会勾起你小时候的回忆,读着读着就睡着了。余华推荐自己的学生人手一本苏童... 10
-
10-24 06:00...大胆融入了余华另一部先锋小说《鲜血梅花》的核心人物情节。该剧旨在通过文学与戏剧的跨界融合,接续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经典对爱情、武侠等重要命题的阐释路径,以青年视角、青年方法、青年腔调传递当代社会思潮与价值理想,为充分激发校园戏剧活力、呈现文艺多重效能、推动文学经典的时代化解读与大众化传播贡献北师大力量。《古典爱情》剧照10... 1
-
10-16 11:10...办喜宴时有人会找一个拐角靠边的位子让他们单独坐,同科室的小伙子相亲会被“歧视”,有的同事每次验完尸回家会被家人要求洗三四遍手。但委屈过后,真正促成他写小说讲述法医故事的,是一桩桩真实命案的侦破,“我很想让普通老百姓认识我们,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工作很重要、有价值”。不止是法医会受到这样的歧视,很多职业也常常受到社会偏见的困... 0
-
09-11 00:00...正所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不过,如果探寻很多作家的读书心路与灵感源泉,往往都能够追溯到许许多多独一无二的“山中”。苏轼在《约公择饮是日大风》的开篇就写道:“先生生长匡庐山,山中读书三十年。”清代画家周笠绘有一幅《苑亭闲读图》,画面的前景是几棵松树,背景是峰峦叠嶂的大山,中间则是草亭里一人读书的场景。“匡... 0
-
08-31 18:10...我对空调的印象还停留在【一晚只耗一度电】这个广告词里。当二房东微笑着说房租一个月一千,但电费两块钱一度,水费八块钱一吨交给他的时候,我硬是把房租给签了,还和二房东相视一笑,都觉得自己赚翻了。但我还是疑惑,另一台空调是不是太老了,他说你不懂,大三岁,会疼人。等我住进去了以后发现真疼啊真疼啊真的真的太疼了啊,这电费烧得我滋... 3
-
-
08-21 21:30...余华说,自己就这样每天写作,好像回到了从前的生活,回到了过去最好的写作状态。晚上他同妻子一起散步,经常看到月亮的光晕,都是童年时看到的景象。读者拿到签名书留念(央广网记者索迪摄)活动现场(央广网发王程龙摄)余华用细腻的笔触,把这些日子里对风的收获和回忆写进了散文《山谷微风》里,将读者带回到他的少年时代,在炎热夏天寻找的... 1
-
08-20 09:50...这让中国诸多年轻人与这个已过花甲之年的“小老头”产生共鸣,其采访语录时常在互联网上走红。据介绍,《山谷微风》创作时间横跨40年,包括12篇今年刚写成的散文,书名来自于今年4月发表的散文《山谷微风》。余华说,今年2月底,他来到三亚居住,建筑物中的风、公寓阳台上的风、散步时的风,带给了他不同的感受,也唤醒了他少年时对风的记... 1
-
08-16 20:10...但《山谷微风》这本书则一反常态,很轻松的散文,用细腻的感悟和精妙的文字表达:一阵微风、一股海流、一顿美食、一场相遇、一段关系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余华本人。记者刘丽萍摄余华说自己从前写小说,总被感动到哭,都靓追问:写《山谷微风》有没有哭过?散文太短了,我还来不及悲伤,就写完了。余华话语速不紧不慢,偶尔冒出几句俏皮话,... 1
-
08-03 19:50...“今年暑假,我正准备带着两个孩子报名参加书店举办的一些线下活动,让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曹海燕介绍,她连续5年在城区一家绘本馆办了会员年卡。“一年365元钱,一天最多借阅四本书,自己可以去绘本馆取书,也可以由绘本馆安排人员送书到家;可以指定借阅哪一本书,也可以由绘本馆根据孩子年龄段来推荐图书。今年以来两个孩子共计读... 1
-
07-23 02:10...来三亚感受一下这“山谷微风”吧。选一个晴好的五月黄昏,像是赴一场美的宴会。沿着学院路一路往北,在横跨临春河的南丁桥边,你会遇见一个叫“森海路”的岔路口。向右拐入森海路,眼前豁然开朗。阡陌纵横,将田地分割成麦黄、翠青的条条块块;屋舍俨然,白墙灰瓦在田野间错落有致。“日之夕矣,牛羊下来”,牛羊迎着余晖,缓慢地归巢;青烟袅袅... 0
-
07-15 11:30...但还是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部分:“时代记忆”“文学地图”“旅行见闻”和“我的创作”。“时代记忆”和“旅行见闻”指出了我们的现实处境——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而“文学地图”和“我的创作”则道出了文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够让我们溯流而上,在千百样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万古一心。“这四十年来中国人的心理变化就像社会的变化那样天翻地... 4
-
-
07-09 17:30...具体到出版领域,巴金精神的体现是“包容”与“开放”,正是这两个关键词,使得当年刚出道时被认为是“先锋作家”的余华,有了最早的发表阵地。还有一个逸闻是,张贤亮的小说《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要发表时,冰心给巴金打电话,让他管管《收获》,巴金看完小说后这样回答:“张贤亮的小说,写的似乎有点‘黄’,但是写得确实好,没什么问题。”如... 6
-
05-11 06:00...于是除了“潦草小狗”“把悲伤留给读者,把快乐留给自己”的戏称,余华又被赋予了新的桂冠,“最懂年轻人的作者”。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人面对着不同的生存困境。“内卷”“焦虑”“无所适从”似乎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代名词。恰在这个档口,余华出现了。一个颇负盛名的代表社会公知力的长辈跨越时空的偏见,对小辈表示了充分的理解与尊重... 2
-
05-06 22:50...走近更真实的史铁生。2022年11月,一档名为《我在岛屿读书》的综艺在江苏卫视开播,截至2023年初第一季收官,已拿下9.1的豆瓣高分。在取得不俗的收视成绩与也社会一致好评的同时,也掀起了一波全民读书潮,收获了超高的国民度与关注度。在综艺里,余华、苏童等作家曾多次提起史铁生和他的作品。在史铁生多年好友余华的讲述中,一个... 1
-
05-06 19:00...这一概念不仅反映了每个人的心态与适应能力,还影响我们对错误的承受力和面对困难的反应。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时常被追求完美与成功的理念所束缚,认为每一次的失败或错误都是致命的打击。有些人因为错过一次机会或经历了失败便一蹶不振,甚至对自己的能力和人生价值产生了怀疑。比如高中没考上理想的大学,你认为人生都没希望了,毕业后没有找... 4
-
08-14 02:30...只能凑合着写个PPT。他能干啥呢?他把自己的书送给领导,从此他就走上了写演讲稿的道路。作为“主业”,马伯庸写的演讲稿在公司需求量大,口碑好,所以从部门领导到大部门总监,到中国区总裁,都是他的用户。因此,马伯庸说:“当时我在公司的官职,大概相当于明代司礼监秉笔太监。”直到2015年,他的畅销书版税收入远超上班赚的钱,才辞... 3
-
07-12 21:30...治愈了自己的一切空虚和矫情。B站的弹幕上,也是满屏的“敬二舅”。在这个故事里,有二舅被误诊而落下终身残疾的造化弄人;有二舅自力更生的励志;有关于二舅那些几十年前吹散在风中,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往事;有二舅领养被抛弃的小孩并将其抚养成人的大爱,还有二舅带着行动不变的老母亲一起出门讨生活的坚韧与孝顺,在那个小村子里,二舅是母... 3
-
-
06-29 13:40...两者就是一种骨肉相连、血浓于水的关系。更多的时候,细部就是“纯天然”的细节。有时,作品中的几句话,就可能构成一个绝妙的细部。余华的小说《活着》里,当福贵从儿子有庆的坟前来到村口,悲伤难掩。余华在这里只写了一句话:“我看着那条弯曲着通向城里的小路,听不到我儿子赤脚跑来的声音。月光照在路上,像是撒满了盐。”在这里,仅一个“... 4
-
06-22 10:40...得以窥见更多节目拍摄中的生动趣事。“段子手”莫言加入熟悉又陌生的人做真实又有趣的事被海风吹乱的头发、随意闲适的装扮、没有拘束的对话……若不是余华、苏童等极具知名度的脸庞出现在荧屏中,很难想象这样一群中国文学界的大咖,如此“接地气”地在节目中展开“文坛老友记”式的生活漫谈。作为一档被近两万名观众打出高达9分的综艺,《我在... 8
-
04-16 00:20...一是怀疑持久性,一是怀疑可读性,先锋文学所表现的世界和我们的常识是有距离的,除非像马尔克斯重新创造一个常识,好像又没到那个程度。不过,看到余华后来的写作,她评价余华是这批先锋作家里唯一清醒的、自觉的、一下子就找到小说伦理的作家。余华能够从陷阱里跳出来,服从了现实生活的逻辑,但又能从现实逻辑里脱身,而大部分人是不能脱身的... 10
-
04-01 07:10...“一是怀疑持久性,一是怀疑可读性,先锋文学所表现的世界和我们的常识是有距离的,除非像马尔克斯重新创造一个常识,好像又没到那个程度。”不过,看到余华后来的写作,她评价余华是“这批先锋作家里唯一清醒的、自觉的、一下子就找到小说伦理的作家。余华能够从陷阱里跳出来,服从了现实生活的逻辑,但又能从现实逻辑里脱身,而大部分人是不能... 8
-
-
-
本页Url:
-
2024-11-16-06:16 GMT . 添加到桌面浏览更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