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清沧海事-38:下卷八征服新疆(四)谋事在人-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0-10-14 , 1067 , 104 , 289

听音频 🔊 . 看视频 🎦

所以,乾隆立刻任命他为领队大臣,在南下的这支军队里,坐第三把交椅。

-loading- -loading--loading-



看了上面的介绍,你就可以知道,乾隆派来辅助雅尔哈善的人,都是非同凡响,一个个都是老江湖,最关键的一点,他们全都是维吾尔人,了解当地情况。
乾隆不仅仅在情报,策反,宣传上做足了功夫,而且在军事上,也准备得非常认真。
他选派了两名久经沙场的军事将领,一个叫做顺德讷的头等侍卫,来自黑龙江的达斡尔族。
这个人擅长指挥骑兵作战,尤其擅长长途奔袭,多次深入哈萨克和俄罗斯境内,追击蒙古准噶尔部叛军,是一个厉害的角色,他被乾隆安排,做雅尔哈善的军事参谋。
另一个叫做马得胜的绿营提督,也是很有几把刷子的家伙,他擅长使用火器,精于攻城战术,这次不仅仅从内地,带来了十多门的威远将军炮,路过嘉峪关的时候,还把城墙上四门明代的大口径红衣大炮,也带到了巴里坤前线。

至于钱粮弹药,骡马粮草,那就更不在话下,乾隆耗费了数百万两白银,抽调了几个省的官员,组织了数十万民工,用了五个多月的时间,运往巴里坤。
所以,乾隆心想,人员如此整齐,准备的如此周密,雅尔哈善肯定能手到擒来,旗开得胜吧?
雅尔哈善自己,其实也是这么想的,现在看起来是万事俱备,而且不欠东风,于是,一声炮响,全军开拔,浩浩荡荡开赴库车,所有的人都意气风发,志在必得。
回过头来,再说小和卓这边,他在南疆,大力推广,用教权取代世俗政权,用古兰经替代世俗的法律,虽然和维吾尔部落贵族,闹得势同水火,但是,却得到了神职人员的一致拥护。

所以,虽然世俗贵族们,把大小和卓恨得牙痒痒,可是,因为阿訇站在他们那一边,这些人有能力,煽动穆斯林群众,就像打跑鄂对那样,打跑其他世俗贵族,所以,大家都只能表面恭顺,隐忍不发。
现在,这帮世俗贵族,听到清军南下的消息以后,心里都乐开了花,巴不得清军来得越快越好,早点把大小和卓干掉。
于是,他们都私下里纷纷派人,秘密前往清军大营,向乾隆皇帝表忠心。
雅尔哈善在进军途中,不断的收到这些消息,心中大喜,于是上报给乾隆。
乾隆听到以后,觉得目前的形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好的一塌糊涂,于是,他对雅尔哈善的期待,也变得越来越高。
再说雅尔哈善的大军,到达库车城下以后,召开了第一次战前会议。

雅尔哈善觉得,既然其他地方的世俗贵族,纷纷暗地里派人向清军效忠,那么库车城里的守军,也应该人心不稳才对,不如先派人去招降一下,还要够级别的人去,借此显示朝廷的诚意。
但是没有想到,立刻遭到了鄂对的反对,他认为城里的守军,都是小和卓霍集占派来的极端分子,绝对不可能投降,派人去和他们谈判,只会白白送了性命。
而且他还建议,立刻守住城外的一处战略要地,阻止小和卓援军进城,城内的守军人数有限,坚持不了多少。
同时,他还建议,不要把部队驻扎在城下,而要宿营在城外一个靠近水边的林地里,那里不但可以防止敌人偷袭,而且可以切断敌人的补给。
如果换做别人,大概会对鄂对的这些建议,认真考虑,毕竟他是这座城市的主人,所以他应该很了解这个城市。

可是前面我们介绍过了,雅尔哈善这个人,是比较喜欢搞办公室政治,经常参加一些人事内斗的。
所以,鄂对的这些话,在他听来,就产生了另外一番想法,他觉得,鄂对大概是害怕,如果招降了城里的人,清军很有可能,让他们继续掌管库车,这样,鄂对就可能无法收回他的领地,所以,他极力反对招降,尤其是派人去现场谈判。
所以,雅尔哈善一旦产生了这个看法,鄂对的其他建议,他也就懒得听了。
不等鄂对说完,他就端起了茶碗,开始喝茶,也不抬头,脸上表现出,一副早就把鄂对看透了的表情。
鄂对本来在来的路上,早就想出了,一整套最有效的攻城办法,这毕竟是他的城,他可熟悉得一塌糊涂。

可是一看雅尔哈善这个态度,作为一个世代贵族,他马上就知道,他该闭嘴了,于是立刻不再说话,向雅尔哈善行了一个礼,灰溜溜的,退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去了。
于是,雅尔哈善派出了三名中级官员,前去招降,大概是他对形势过于乐观,为了表示诚意,居然也没有派护卫。
可是,小和卓手下的回应却是,打开城门后,突然冲出了20多名骑兵,直接把这三个人抓进了城去。
看到了鄂对的预言成真,雅尔哈善有点恼羞成怒,下令立刻攻城,先用重炮轰击,不行就架云梯爬城墙。
鄂对忍不住又来建议,库车的城墙是用土和植物细条编织修成,是软的,炮弹打上去没有用,爬云梯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不如……
不等鄂对说完,雅尔哈善冷冷的嘲讽了一句:“怎么,怕把你家给打坏吗?”
这话一出,鄂对只好赶紧闭嘴。

于是清军开始集中火力,准备轰塌一段城墙,可是就像鄂对说的一样,这种用植物细条互相编织在一起,然后再加上土夯成的城墙,看起来弱不禁风,可是它却是软的,炮弹打上去,一下就被卸力了,扎到土里去了,没有什么伤害。
所以虽然炮声隆隆,打得尘土飞扬,可是等到烟雾散去以后,城墙却安然无恙。
雅尔哈善这时,觉得面子上有点挂不住了,于是立刻叫来了绿营提督马得胜,让他用从嘉峪关带来的四门大口径红衣大炮,装双倍的火药猛轰,他就不信轰不垮这土制的城墙。
马得胜一听,面露难色,刚想说点什么,没想到雅尔哈善这时正恼羞成怒,劈头盖脸的就喝斥到:“你想抗命不遵吗?”
吓的马得胜慌忙一抱拳,低头说道:“不敢!”然后转过身,去向手下大声喊道:“给红衣大炮装双份药,继续给我猛轰。”
然后他偷偷的瞟了一眼主将雅尔哈善,悄悄的闪到一边儿去了,开炮的士兵听到了这个命令,满脸惊恐,互相对视一眼,装好了火药以后,一点火,全都跑得远远的去了。

结果四声轰鸣之后,火光一闪,四门大炮全都从炮身中部冒了烟,还好,这四门大炮质量不错,只是被炸裂了,没有破成碎片,不过全都废了。
一看到自己又捅了娄子,雅尔哈善更加气急败坏,下令立刻架云梯攻城。
可是由于准备不足,云梯数量有限,就集中在那几个点,守城的士兵自然很好对付,付出了重大伤亡,却依然攻不上去。
雅尔哈善彻底火了,没想到第一仗就搞得这么丢人现眼,于是他命令将领要带头冲锋,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攻下城墙。
清军将领闫相师、常保住无奈,只有亲自上前,带头去爬云梯,结果都被石头砸了下来,身负重伤,幸好身穿重甲,侥幸保得性命。

UfqiLong

这个时候参赞大臣额敏和卓,看见硬攻不是办法,想来劝劝主将雅尔哈善,先暂停攻城,另想主意。


没想到雅尔哈善这时,正怒火攻心,恼羞成怒,没有等额敏说话,就劈头盖脸的开始抱怨额敏,说他糊弄皇上,尽给一些假情报,什么这个地方要投降,那个地方又要投降,全是胡扯。
然后他一指城墙,气急败坏地对额敏喊道:“你看这是像要投降的样子吗?”
额敏一听,顿时胀红了脸,羞愤难当,气得怒发冲冠,二话不说,就冲到了城墙下,一把拉开了一个正要爬云梯的士兵,从他手上抢过刀来,就要往上爬,随后被一颗流弹击倒。
“参赞大臣中弹了!”一听到这个消息,吓得雅尔哈善顿时冷静了下来,赶紧叫停了进攻,跑去查看额敏的伤势。
还好没有击中要害,不过还是把雅尔哈善吓得冷汗直流,如果额敏因为他的原因战死,乾隆绝对不会轻饶了他的。

果然,这事虽然后来经过美化和掩饰,上报给朝廷,但是还是把乾隆气得跺脚,臭骂了雅尔哈善一顿。
因为如果一个小小的库车城,居然击毙了清军的第二把手,不仅仅让清廷颜面无存,在政治上也是严重失分。
雅尔哈善进入南疆的第一战,就被当头挨了一闷棍,开局不利。
按说鄂对都预言正确了,那么雅尔哈善应该听取一下他的建议吧?
可是不,雅尔哈善习惯的办公室政治,不是这个玩法,他反而更不愿意听鄂对的了,他一定要证明,他才是正确的。
不过,现实却让他很难堪,由于他没有按照鄂对说的地方扎营,不仅仅生活不方便,而且经常遭到敌人偷袭,也不能有效的阻断敌人的补给。
因为新疆昼夜温差大,不在鄂对说的地方,靠近河边的树林里头扎营的话,露宿在戈壁上,白天晒得个贼死,晚上又冻成了狗,而且人马饮水也不方便,来回要跑很远的路。

于是底下的人,渐渐开始抱怨起来了,虽然不敢明说,但私下里议论纷纷。
可是,雅尔哈善就是不愿意低头,非要把这个面子撑住,于是他苦思冥想,想出了个花招,要扭转颓势。
他让哈密王玉素普手下的人,装成小和卓的援军,假装前来救援,然后让绿营士兵,装作拦截,双方在离城不远的地方假打,企图引诱城里的守军,出城支援。
这也太小儿科了,再加上那些群众演员,大概都没有表演天才,戏演的太烂,让库车的守军一眼就识破了,在城上发出了一阵阵嘘声和哄笑声,搞得大家全都异常尴尬,灰头土脸,白忙活了一阵。
就在这个时候,小和卓也没有闲着,他率领了1万多大军,其中8000多名火绳枪兵,2000多名骑兵,已经逼近了库车。

消息传到了清军大营,让雅尔哈善紧张的不得了,一时间手忙脚乱,却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头等侍卫顺德讷,这时实在是忍不住了,他感到眼前的形势,已经是万分严峻,千万不能再让雅尔哈善继续胡搞了,不然,大家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于是他就对雅尔哈善说:“大人,你作为主将,总统全局,日理万机,实在是太忙,这种小事,不足挂齿,让末将来替你处理,你看如何?”
雅尔哈善一听,说话得体,给他留足了面子,急忙顺水推舟:“说的也是,我作为主将,奉命收复南疆,要处理的大事确实太多,实在是忙不过来,以后这些小事,都由你决定吧。”
这下雅尔哈善终于松了一口气,顺德讷也松了一口气,所有的人全都松了一口气。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由于之前,雅尔哈善没有听鄂对的建议,守住一个险要的隘口,导致清军错过了最好的机会,让小和卓的援军,已经快速逼近,所以双方必须决战了。
于是雅尔哈善留在中军大帐,继续研究重要问题,顺德讷率领全军,迎击小和卓的援军。

双方在戈壁上相遇了,人数相当,旗鼓相当,双方也摆出了相同的阵型,步兵居中,骑兵排在两翼。
唯一的一点区别,就是小和卓军的火绳枪更多,而且质量更好,但是清军拥有大炮,两翼的骑兵,是由外蒙古人组成的。
双方势均力敌,胜负全看临场指挥,一场大战就要开始了……
说起来,乾隆选派的人,除了雅尔哈善以外,其他的人,都还真有几把刷子。
顺德讷也是久经沙场的名将,他根据侦察兵的报告,猜到了小和卓今天会用的战术。
于是他就决定,耍个小花招,欺骗一下小和卓,他把大军分成前后两阵,前阵排成了一条直线,后阵排成了一个非常大的弧形,他把大炮全都藏在后阵两翼。
他命令侍卫达克它那率先发动进攻,然后装作不支,边战边退,引诱小和卓发动全线进攻。

小和卓虽然玩政治是一位高手,但是打仗他也没有什么经验,果然中计,看见清军节节败退,他命令中军全线压上。
清军边打边退,慢慢的就把小和卓的军队诱入了弧形阵地,但是清军坚决守住两翼,在大炮的掩护下,让对方无法突破。
清军只是在中线,不断的向后撤退,两翼稳如泰山,把小和卓的军队,渐渐的都挤到了中间,施展不开火力。
如果熟悉军事史的人都知道,这就是汉尼拔在坎尼战役中用的战术,不过后果稍微有点区别。
因为小和卓这个人非常聪明,虽然他没有打过仗,但是他学习得非常快,没有多久,他就发现不对劲了,还没有进到袋底,他就命令中军停住。

不过这还是晚了一点,顺德讷发现,敌人已经识破了他的计谋以后,立刻在两翼发动了全线进攻,小和卓全军崩溃,大败而逃。
追击中,小和卓身中数箭,幸好他穿的盔甲厚,只有一箭穿透了他的盔甲,让他侥幸逃过了一死。
这一仗清军大胜,斩杀无数,唯一可惜的是,计谋被小和卓看穿,没有全歼敌人。
仓皇中,一部分敌人逃往了叶尔羌,另外一部分,在小和卓的带领下,慌慌张张的逃进了库车城。
清军顺势包围了库车,然后顺德讷按照鄂对的指点,重新布置了扎营地,把库车围得水泄不通。
接着顺德讷采纳了鄂对的计谋,派攻城专家马得胜,在一个鄂对选的地方,开始刨地道,准备炸毁城墙,进展非常的顺利。
事情到了这里,本来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可是雅尔哈善不甘寂寞,又跑出来搞幺蛾子了。

第一件事,他要抢功,这样一块大肥肉,他可不愿意落到别人口中。
可是你抢就抢吧,你吃肉,让别人喝汤也可以。但是他不,他不光是要吃肉,汤也不想让别人喝。
报捷的奏章上,全是他如何英明决策,用兵如神,其他人只是绿叶陪衬,不仅仅如此,他看顺德讷的眼神,从此以后也变得怪怪的,开始横挑鼻子竖挑眼,找他的不是。
顺德讷打了一个大胜仗,本来兴高采烈,以为可以连升几级,没想到雅尔哈善,居然只是把他的功劳,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结果别说吃肉了,汤都没有喝到。
更气人的是,雅尔哈善这个人还妒才,现在把他看成了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一气之下,他决定撂挑子,你不是牛吗?你不是能干吗?以后有事你自己搞,我不掺和总行吧,从此开始消极怠工。

俗话说,不作不死,雅尔哈善如果这个时候,不要再干蠢事,说不定他还可以上紫光阁的功臣榜,从此飞黄腾达了。
但是,蠢人怎么可能不干蠢事呢?再说马得胜这边,由于按照鄂对给他说的地方,开始刨挖地道,进展非常神速,因为这是鄂对的家,他选的地方肯定是没有错的。
马得胜本来就是攻城高手,再加上鄂对指点的地方又好,所以只用了十来天的时间,地道就要完工了,到时候把炸药一埋,炸开城墙,一切就圆满了。
雅尔哈善听说了以后,立刻又想来抢功,他觉得上次我没在现场,你们不服,这次我亲临指导,你们以后就没话说了吧?!

指导就指导吧,他还要摆个排场,标题他都想好了,叫做《靖逆将军雅尔哈善,身先士卒,连夜带领官兵赶挖地道的感人事迹》
然后当天晚上,他就带领着一大群幕僚,跑到了马得胜挖的地道那里,装模作样地下去,挖了两铁锹,然后在众人集体鼓掌,阿谀奉承的吹捧他一阵以后,拍拍屁股,回去睡觉了。
他的这一表演,动静可真不小,火烛通明,掌声雷动,早就惊动了守城的士兵,急忙看看这边在搞什么鬼名堂,然后他们马上就反应过来了,敌人在挖地道。
小和卓霍集占听到以后,立刻根据地道的方向,派人连夜挖了一条沟,和城里的一个水塘相连。
第二天一早,当他们看见马得胜带着手下的人,又消失在地平线的时候,他们掘开了地道,大水涌了进来,600多名清军被淹死……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川河流交融着花前月下-41

+哈善 +城墙 +乾隆 +额敏 +云梯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634 仁智互见 👎8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晚清沧海事-12:旗人武士多隆阿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晚清沧海事-24:伊斯兰教马化龙教主使诈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29-8:天津新教案始发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29-20:战河西定关内,破教宦安穆民,西北平定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49

      50. 晚清沧海事-31:下卷2:神棍,骗子和香妃

      51. 晚清沧海事-32:下卷3:六世达赖仓央嘉措为什么非杀不可?

      52.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3:为什么极少数的伊斯兰教精英,容易走向极端?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4:下卷:征服新疆:千里奇袭 53.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4:下卷:征服新疆:千里奇袭

      54.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5:孤胆英雄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6:成事在天 55.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36:成事在天

      56. 晚清沧海事-37:下卷八征服新疆(四)谋事在人

      🔴 57. 晚清沧海事-38:下卷八征服新疆(四)谋事在人-2

      58.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58:下卷九:纵虎归山

      59.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59:下卷十:征服新疆之魔高一尺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0:下卷十一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 60.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0:下卷十一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

      61.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1:下卷十二: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2

      62.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2:下卷十三征服新疆之道高一丈-3

      63.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3:下卷十四:治理新疆

      64.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63:下卷十四:治理新疆-2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72:下卷二十一:治理新疆-10:大清王朝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84:下卷三十三:新疆沦陷-11:没有起义只有背叛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96:下卷四十五:群魔乱舞-11:英俄在新疆争霸-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108:下卷五十七:伟大的西征-4:飞将军刘锦棠的闪电战夺取达坂城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晚清沧海事:制度落后就要挨打-120:下卷六十九:光复伊犁-4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智能推荐

    + 容身 容身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