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对君子的要求是什么?..


古代对君子的要求是什么?

听音频 🔊 . 看视频 🎦

... 2024-01-10 19:20 .. ▲《孔丘像》南宋马远故宫博物院藏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单指贵族或士大夫,而应该指具有高尚品格的人。
    他将君子这个一开始带有身份、地位的称呼去阶级化,变为崇高而纯粹的人格,倡导人们以此为理想塑造自身的修养。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品格才能被称为君子?”对于这个问题,孔子也曾给出大量自己的见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家不了解他,他也不生气。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耻于说得比做得好。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但不和谐。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正义行事。
    ......有人统计,仅《论语》一书中,“君子”就反复出现了109次之多,可见孔子对其品格的珍重。
    ▲《松阴晚棹图》元赵孟頫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在孔子看来,人并非生来就是君子。
    只要一个人有所为有所不为, .. UfqiNews 1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将礼法的外在约束与仁义的内在自觉统筹起来,为修齐治平服务.
    从逻辑演进关系看,孝从亲子关系出发,由家而族,由族而国,不断丰富其内涵;又从君而臣,由臣而民,不断扩充其外延,奠定了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
    从伦理角度看,孝不仅是一种道德,而且是众德之本.
    《孝经开宗明义章》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基于此,历代的统治者大都主张以孝治天下,形成了以孝悌为核心伦理的家庭道德.
    社会道德:以仁义为基本规范.
    “仁”是道德的最高境界,亦是道德实践的根本原则.
    其外向性是“爱人”,将自己对亲人的爱扩充开来,形成对天下人的大爱.
    孔子曰:“泛爱众,而亲仁.”
    又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这五者就是“恭、宽、信、敏、惠”,都指仁的外向性“爱人”.
    孟子在孔子“仁者爱人”基础上,提出由己及人、由亲及疏,认为仁是道德的内在本质,义是仁的外在表征.. 06-19 22:20 3

...“以类相从”的类传如此,作为“单篇个人传记”的散传,虽不能如类传以传名体现其人物塑造的价值追求,但这些散传传录人物的基本取向,也多以君子形象的塑造为旨归.
    比如单篇散传也经常传录孝事,表现传主的孝悌品格.
    三国时佚名《孟宗别传》即云孟宗“事母至孝”.
    与类传不同,单篇散传往往从多侧面突显人物的君子形象.
    《孟宗别传》不仅表现孟宗的“至孝”,也写其为豫章太守,“民思其惠,路有行歌,故时之生子者,多以孟为名”,表现其为政有德,深得百姓爱戴;还写其“大会”时因饮酒吐麦饭事,表现其简朴清贫,从而多侧面突出孟宗“德行纯素”的君子形象.
    当然,汉魏六朝杂传也和正史列传一样,不仅塑造“善可为法”的君子形象,也塑造“恶可为戒”的“非君子”形象.
    如汉末佚名《董卓别传》《梁冀别传》,三国吴人《曹瞒传》等即是.
    在杂传初兴的汉魏六朝时期,君子形象的塑造成为杂传人物形象塑造的普遍追求,这与汉魏.. 03-29 22:20 2 ..UfqiNews

本页Url


👍8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智能推荐

     


    + 脸皮 脸皮
    AddToFav   
    常在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