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月谈丨重拾书信文化,对冲“唯快不破”..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听音频 🔊 . 看视频 🎦

... 2022-12-21 08:50 .. 却苦于各种群消息的轰炸,朋友圈点赞事实上让分享的快乐打折变味。
    网友哗啦哗啦小魔仙说,通信方式的进步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承受着更多的情感负担。
    幸好,我们身边仍然踊跃着一些对抗快节奏的人文精神活动。
    除了年轻人重拾写信和读信的传统,还出现了一些质量效果俱佳的人文读信节目,比如《见字如面》《信中国》和今年播出的《我相信》。
    见字如面王唯岩/画比起央视和腾讯精心打造的节目,来自民间网友的信件虽不算经典,读信的人也不是明星,但同样能在网络社区中传递浓厚的情感,这种情感表达更易抚慰人心,更贴近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这些信件的收件人往往不是自己就是陌生人,内容是对彼此的祝愿。
    很多涉及青春爱情的信件,不如说是树洞里的悄悄话更为合适。
    这些简单的情感一经在书信中倾诉,却有了不分行的抒情诗之韵味。
    《愿逐月华流照君,致我最浪漫的朋友》出自中学生之手:有人问我秋天是什么于是我想起了我们初 .. UfqiNews 11


... 10-30 08:48 , 9873 , 100 ..
人生五十岁还能做什么?-5

如果人生面临巨变,做什么呢?稳固和更新自己的内核,做思想性的积累,为日后的心智自由做准备.
    你看,苏东坡比塞涅卡更顽强一些,他在日后的两次贬谪中,还在继续创造、继续更新.
    而塞涅卡丢了性命.
    
另外,他们还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塞涅卡的兴趣包括葡萄栽培,他一定是一位酿酒师.
    苏东坡也是酿酒师,他还有更多的认知力和更多的应用能力,你看,我用99个app去写他的内核和应用.
     人生的中途,都会碰见苏东坡、塞涅卡这样的人.
    我发现塞涅卡就是   “西方的苏东坡”.
    作家、哲学家大卫·费德勒写《与塞涅卡共进早餐》的起因,是因为他的密友、曾经的爱人自杀了,虽然被他救过来了,但他自己也受到影响,感觉到人生的无奈和绝望,然后开始读塞涅卡的著作和信件疗愈自己,也疗愈别人.
    
  他从塞涅卡信件和著作中提炼了14个重要的人生议题,友谊、时间、焦虑、愤怒、自我、逆境、抱怨、财富、群体、真实、死亡、悲痛、感恩和持久幸福等,也是一本思想全貌类的导航书.
    
费德勒会在早上工作结束后,漫步下山,在当地一家博物馆的古罗马碑旁阅读塞涅卡.
    我回溯发现,我也曾做着类似的事情,在一个几百年的牡丹园地和一些腊梅树包围的廊下阅读《东坡志林》《东坡易传》,然后在满是阳光的阁楼上一个人闭关写《苏东坡万有应用商店》,有时候写到心脏微微疼,好像有很多力量忙着感应顾不过来的感觉.
    

你看,无论中外,大家都在古人身上找人生智慧.
    人类本性没有发生任何重大改变,过值得过的一生,永远是新鲜的、当下的话题.
    连塞涅卡自己都说,   “我为后代工作,写下一些可能对他们有益的想法.”
     很多人是知道自己会不朽的,因为他们都关心灵魂,关心后人的心.
    
塞涅卡喜欢写信,信这件事真的是太疗愈了,疗愈自己也疗愈别人.
    德国哲学家本雅明认为,讲述可能治愈 ... 人生五十岁还能做什么?-5 ⟶


...但他们应该相交未久.
    因为陈、靳两位先生结缘应始于靳先生为《山西大学学报》约稿和陈先生为靳先生推介他撰写的论文.
    我还记得,陈先生向先师季龙(谭其骧)先生介绍靳生禾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次外出开会期间.
    当时,陈先生称他为“新发现的一位历史地理学者”,可见相识未久.
    其实这正反映了陈先生对人的热忱,即使是素不相识的人抑或还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的来信,陈先生也会迅速回信.
    那时经常听先师赞扬:“桥驿回信真快!”他发出相同内容的征询信件,陈先生的回复一般都是最快的.
    对我们这些学生,陈先生也有问必答,回信又快又详细.
    从信中内容可以看到,陈先生的这些信有的写于出国数月刚刚返回,有的写于出席两会的繁忙公务间,有的写于结束高级职称评审会的“隔离”(评审会期间断绝与外界的一切通信联系)后,有的写于旅途.
    还有的信是在陈先生本人正经历不幸或遭遇困境时写的,尽管字面上显得风轻云淡.
    .. 01-12 20:10 4 ..UfqiNews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河湖水人文城市-26

本页Url


👍6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智能推荐

     


    + 灯泡 灯泡
    AddToFav   
    常在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