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很多人辛劳一生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3-09-13 , 9703 , 116 , 138

听音频 🔊 . 看视频 🎦

为什么很多人辛劳一生仍然生活在社会底层?-2



三、穷人的   “稀缺头脑模式”


这是美国的一个跨学科团队在2017年的研究成果,研究内容是资源稀缺状况下人的思维方式。这项研究是心理学、行为经济学和政策研究学者协作的典范。
研究结论:在长期资源(钱、时间、有效信息)匮乏的状态下,穷人对这些稀缺资源的追逐,会垄断他们的注意力,以至于会忽视更重要、更有价值的事情,造成心理的焦虑和资源管理困难。
也就是说,当你特别穷或特别没时间的时候,你的判断力和自律能力都会全面下降,导致进一步失败。


这不难理解,生活中的很多麻烦,归根结底是因为没钱,当资源有限的时候,你会遇到很多琐事,这些破事儿消磨人的意志,浪费人的精力,局限人的格局。
该研究进一步解释,长期的资源稀缺培养出的   “稀缺头脑模式”,会导致人们失去决策所需的心力,研究主导者穆来纳森称之为“带宽”(bandwidth)。
一个资源有限的人,每天都为   “哪家的鞋子更便宜”或者“房租差三百块”这种问题而操心,就会产生”带宽“被挤占的情况,根本没有多余的心力去学习提升。

-loading- -loading--loading-


大家可能都有这个体会,就是工作以后很难再专心去学习,下班以后只想喝着可乐玩游戏或者刷短视频,本质上就是因为   “心力”被白天的工作消耗完了。

UfqiLong


长期资源匮乏所产生的生存压力,还会导致皮质醇升高,皮质醇又叫   “压力荷尔蒙”,听起来是一种不好的激素,实际上大有益处。

人在运动锻炼和比赛之前身体会自然分泌皮质醇,可以短暂的改善记忆力和提高疼痛阈值。人体能进化并保留出皮质醇这种激素,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个面对猛兽的原始人,不管他是选择战斗还是逃跑,适当的压力都会提升他的警惕性与战斗能力,生存概率也就会因此提高。
但是皮质醇过高则又变成了一件坏事,它会让我们过度消极悲观,放大事物不好的一面。遇到机会也会踌躇不前。


这里讲一个扶贫的故事。
2015年我国开始推行精准扶贫,中国工程院也领到了扶贫任务。曾任云南大学校长的朱有勇院士,来到云南一个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的深度贫困村搞扶贫。

朱有勇院士在仔细研究了当地的土壤、气候、水文等条件以后,决定推广种植适合当地发展的农产品—反季节土豆,也就是冬土豆。
  十一二月种下去,来年三四月份上市,在全国都是最早上市的土豆,完全不愁卖。
可是当地村民根本不配合,任凭朱院士和他的学生如何做科普讲解,村民就是不肯种植这种听都没听过的冬土豆:我们从来没种过,万一赔了怎么办?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无奈之下,朱院士只好找块地,带着学生先把土豆种出来。几个月后土豆收成了,品质果然很好。如此带动下,终于有个村民愿意种植10亩冬土豆,收获后卖了7万块钱,在这个人均收入只有1000块钱的地方引起了轰动,在示范效应的影响下,全县种植面积很快超过一万亩,这个县的贫困率三年内从50%降到2%左右,扶贫大有成效。


皮质醇除了导致穷人对风险极其厌恶,不愿意冒哪怕一丁点风险,还会导致   “延迟满足”能力变弱,追求即时享乐,赚了钱不存起来,而是去买酒、吃垃圾食品,玩游戏这些可以让人立即获得快乐的东西。


很多中年人被别人劝戒烟的时候都会说:这是我唯一的爱好,连烟都戒了,活着还有什么劲。


在底层待着的人,生活中的糟心事太多,只有用短暂分泌的多巴胺,把这些琐碎的痛苦对冲掉,不这样,日子是要过不下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穷人显得更不自律的原因。


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川河流大西北新疆风景-4

+皮质醇 +土豆 +社会底层 +辛劳 +资源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10 仁智互见 👎1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 檄文 檄文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