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为什么政见不同几乎等于你死我活?..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2-07-13 , 3945 , 101 , 159

听音频 🔊 . 看视频 🎦

[编按: 转载于 腾讯微信/肉做的铁 秦兽, 2022-07-11。]

题记
----
  “有一天要是我掌权了,就把你们这些爱挑刺的人全部处理掉!”

连续三天写安倍,备受折磨,所有的折磨都来自公号留言区,还有微信群,微信群的聊天我是不看的,因为没时间,但是会有微友转发给我。
我不希望有谁因为不同意我文章的观点就来骂我——虽然我可以秒杀对方,但我不想过多体验这种特有的中国式的撕裂,那会让我心痛不已:

你和我,明明一个是蒿草,一个是草根,我们为什么要相互敌视?还是说你认为自己是  菜,所以心生优越感,跑来责骂我这不肯跟你一起做  菜的野草?

在中国,政治观点不同基本等同于你死我活,观点不同还想好好做朋友或者好好做夫妻,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尤其是夫妻,可能只能不谈政治话题,否则会伤害夫妻感情。

你可能会觉得我这话有点儿危言耸听,但我都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讲述我的感悟,不信先看我这两天的经历,如下:

如果我不告诉你们我只是写了篇建议大家客观看待安倍遇刺的文章,你们是不是还以为我犯下了什么重罪?要混到吃牢饭的地步了?
以前我曾写文说新冠病毒不是美国军运会投毒,进行了缜密的论述,结果遭到死亡威胁,声称要一刀戳死我,所以我说在中国政见不同几乎等同于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您看是不是?

而且我觉得比杀父之仇、夺妻之恨更严重——你杀了他爹、搞了他老婆、扒了他的房子,他可能还不敢把你咋样,但是你说几句   “负能量”,比当众搞了他老婆都让他难受,您说这种生物神奇不神奇?
我曾问过国外的朋友,如果遇到这种夫妻政见不同会怎么办?他说:

我支持民主党,我老婆支持共和党,我们怎么可能为了川普和拜登而吵架伤害我们的家庭?

但是在中国不行:要么是友,要么是敌,要么你死,要么我活(还是你死)。

这种情况我老早前就分析过,因为我试图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建立起   “即使观点不同但我们依然还能相互尊重”这样的一种氛围,比如在我和读者之间,在我和摩友、酒友、身边朋友之间,我始终想看到真诚的、有风度的争论,哪怕说不到一起,大家依然还能体面握手,但是,历经多年忍辱负重的耕耘,我的这种努力以一败涂地而告终。

我现在可以确定的是我和身边朋友们的观点不一致还能维持友情的根本原因是我们一开始相识的时候,彼此的价值观就比较接近,如果不是如此,很可能我们也不会成为朋友,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大前提,哪怕此后我们之间有点儿小分歧,也不至于影响交情,再就是在相近的价值观这个大前提下,我们的个人修养也都比较好,这是友情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我和读友之间、绝大多数摩友、酒友、驴友之间,没有日常生活里先相互认识这个先决条件,大家都是通过某篇文章、某次出行、某次聚会、某次活动认识的,这才开始开始相互了解,这个过程充满不确定的风险,对我来说是艰辛的旅程:

-loading- -loading--loading-


因为我以写字为生,所以跟无数人交流是我的日常,经常遇到这样一种人:

UfqiLong

一开始很友善,后来因为不同意我某篇文章的观点,好一点儿的阴阳怪气说几句,素质差一些的就直接讽刺挖苦、人身攻击,让我很受伤,因为我从加你为好友那一刻起,就很坦诚的面对你,尊重你,也希望能得到你的尊重,你怎么可以因为我某一篇文章里的某个观点跟你不一样就全部否定了我这几年的辛苦付出,甚至连我整个人也立即被你拉入可杀可剐的   “死亡名单”?


我们之间,真的有那么深的仇恨吗?

因为某种原因,我们都知道现在网上加好友应该谨慎,尤其我这种写时评的,应该特别小心那些打着加好友的幌子混在好友通讯录里的人,但我每次即使看到加我的人朋友圈里   “正能量”满满,一片红通通,我都给他通过,因为我想着他可能是身不由己,或者即使真的是一个“正能量”满满的人,我也愿意拿出诚意跟他交流,

因为我尊重每个人的话语权,也努力去倾听不同的声音,但几年下来我发现,那些经常跟我沟通的“正能”们没有一个人能听进去我态度诚恳的话,他们每天都给我发一些段子,一开始我认真看,但时间长了之后我发现没有任何长进:

永远都是内有汉奸卖国贼,外有亡我之心不死,全世界唯有中华文明是真文明,“白皮猪”们落后野蛮……

诸如此类。

他其实就是来给我洗脑的,哪里是来跟我沟通的?
  “正能”们一直在能不够的路上狂奔,耳边风声呼呼,哪里听得到路人的呼喊:前面有坑!

有一段时间删文率很高,并连续损失了好几个已经有好几千人的微信号,于是我开始清理朋友圈,因为加好友的时候我会根据此人的朋友圈加备注进行分组,凡是   “正能”或者不开放朋友圈的人,我会归为一组,所以清理的时候并不费力(我很抱歉可能误删了一些原本无辜的好友,在此诚挚道歉),清理之后,感觉文章的存活率提高了,微信号的损失也降低到好几个月或者半年损失一个,这我才稍微安心。


像我这种因为观点不同被举报的例子极为普遍,几乎每个写手都曾经遭遇,无非就是   “正能”写手你几乎举报不动他,而我这种风险则大得多。
其实我算不错了,生活里比我惨的人大有人在,夫妻间、朋友间、兄弟间因为观点不同不来往的、反目成仇的,在我的读者里我已经听了太多这样的故事。
去年,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我记叙过我的一位读友的经历。

这位朋友在2019年春节期间因为疫情的起源和老婆发生了分歧,他是自由职业者,接触的人多,看到的信息也多,而他老婆是个很有上进心的小干部,在手机使用和信息摄入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定,所以信息摄入量不如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眼界决定见识的真实写照。
按理说,说不到一起大不了不说,毕竟是一家人,何况还有个孩子?但这位小干部做了一件让任何人都想不到的事情:第二天去所里举报了自己丈夫。
两口子之间的事情,按我们的惯例是民不告官不究,但这类事只要你告,所里不敢不接,当然,即使接了,怎么处理所里也是很清楚的:毕竟情节极为轻微,而且人家是夫妻,但我相信处理此事的人打心底鄙视那个女人。

我这读友写了检查出来,勃然大怒,但没责骂他老婆,跟往常一样过日子,但只跟孩子说话,不理他老婆,有一天跟我说了这件事,问我该咋办。
曾经也有因为女朋友出轨而杀心顿起的人找我咨询,也有企图自杀和自杀未遂的人找我,我都好言相劝,认真开导,唯独这件事,我不知道该怎么劝----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劝合好,我怕害了我这读友,劝分开,我怕让孩子受苦,最后只能和稀泥:先走走看看,试着沟通下,毕竟孩子才小学,家庭破裂对孩子成长不利,但实在要是难受,那你就听自己内心的吧。


他跟我说:兽哥,一想起来这个女人为了所谓的正事业连自己丈夫都出卖,我今后咋可能敢在她面前再表露真实的自我?两口子过到这份儿上,往后咋过呢?
后来他听我的,暂时冷处理,看看能不能有缓和,最后他们基本达成一致,大家不再讨论这类事,但此后的缪可馨事件,两人又发生了分歧,他认为袁灯美有违师德,而他老婆则认为缪可馨的家长没有给孩子进行正确的教育,小小年纪就满脑子   “F能量”,

两人最终都克制住了没有继续争吵,一直到后来有人喊叫扩核,终于又爆发了严重争执:

他想让他老婆明白一点:那些鼓吹战争的人其实自己不会上战场,结果她老婆很冷静地说:

xxx(建议扩核的人)60岁了,咋可能上战场?金政委岁数也大了,打仗应该是年轻人的事!

他说这几句话憋得他几乎吐血,因为句句在理啊!----咋可能让60岁的人上战场?但这60岁的人鼓动别人的孩子上战场他老婆却觉得无所谓,是应该的。
他老婆最后的结论是:亲情固然重要,但在   “大是大非”面前,一定不能糊涂,而且他老婆说: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谈恋爱的时候真是瞎了眼了!
他跟我说,他老婆这话一出口,他反而放松了:

既然大家都觉得对方不值得自己挽回,那还有啥说的?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两人对孩子的抚养权还有争执,他告诉我,他一定、必须拿到孩子的抚养权,哪怕今后再不结婚都行,决不能让儿子也成为一个为了   “崇高事业”而出卖亲人的人。

其实这种例子挺多,只是有很多没办法举出来,毕竟这类人跟我们的生活接触太紧密,他可能是你的朋友,也可能是你的同事,大家各自恪守的价值观不同而导致了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的不同,当我们不讨论某些话题的时候,大家相安无事,一旦涉及某些领域,那么争论和分歧就无法避免。
根据我这几年写公号遭受攻击和威胁的经历可以知道:在我们这里,因为观点不同而引申为仇恨乃是普遍现象。

前几天我的同行写了一篇自己和她男朋友的经历《要爱国还是要爱情》,我觉得很值得看看,看看我们的现实,文中作者描述的她男朋友的那种心态十分具有普遍性:
有一天要是我掌权了,就把你们这些爱挑刺的人全部处理掉!

这就是我本文的核心困惑:

为什么在其他国家人们政治观点不同多数情况下可以共处,在我们这里就势同水火?

其实我相信多数人是知道答案的。

美女写真艺术刻画性感素人邻家女孩-7

+读友 +观点 +老婆 +朋友 +政见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38 仁智互见 👎1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寿司 寿司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