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争与和平-21:第二部 第一章~第二章..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1-04-09 , 2590 , 101 , 151

听音频 🔊 . 看视频 🎦

第二部 第一章


一八○五年十月间,俄国军队侵占了奥国大公管辖的几个大村庄和城市,一些新兵团又从俄国开来,驻扎在布劳瑙要塞附近的地方,因而加重了居民的负担。库图佐夫总司令的大本营也坐落在布劳瑙。

一八○五年十月十一日,刚刚抵达布劳瑙的步兵团在离城市半英里处扎营,听候总司令检阅军队。尽管地形和周围环境(果园、石砌的围墙、瓦房盖、远处望得见的山峦)与俄罗斯迥然不同,尽管非俄罗斯民众怀着好奇心观望着士兵,但是,这个兵团的外貌,却和俄罗斯中部任何地区任何一个准备接受检阅的俄国兵一模一样。
那天傍晚,在最近一次行军的路上,接到了一项关于总司令检阅行军中的兵团的命令。虽然团长不太明了命令中的措词,出现了应当怎样领会措词的问题:士兵是不是穿上行军的服装接受检阅?而在营长会议上,遵照以礼相待的准则,决定兵团的士兵穿上阅兵服接受检阅。
  于是在三十俄里的行军之后,士兵们目不交睫,彻夜缝补衣裳,洗濯污秽;副官和连长命令士兵报数,清除一部分人。次日清晨,这个兵团已经不是最近一次行军的前夜那样松松垮垮的乌合之众,而是一支拥有两千人众的排列整齐的军队,每个人都熟谙自己的位置和任务,每个人的每个纽扣和每根皮带都位于原处,洁净得闪闪发亮。
  而且不仅是外面穿的军装没有破烂不堪,如果总司令要察看军装里面,他就会看到每个人都穿着一件同样干净的衬衫,他也会发现每只背袋里都装有一定数量的物件,正像士兵们说的那样,   “锥子、肥皂,应有尽有。”

人人都认为,只有一件事令人心烦,那就是鞋子问题。士兵们的皮靴多半穿破了。但是这个缺点不能归咎于团长。虽然多次提出要求,奥国主管部门并没有把军需品拨给团长,而这个兵团走了一千俄里路了。
这个团长是个易于激动的、须眉均已苍白的渐近老境的将军,他体格结实,胸背之间的宽度大于左右两肩之间的宽度。他身穿一套新缝制的带有一溜溜褶痕的军装,镀金的肩章挺厚,好像没有压低他那肥胖的肩膀,而是使它隆起来。团长的那副样子,就像某人正在顺利地完成一项平生最庄严的事业似的。
  他在队列前面慢慢地走动,有点儿弯腰曲背,走动时微微发抖,看起来,这个团长非常欣赏自己的兵团,因为他居于一团之首而感到幸福,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这个兵团了。尽管如此,他那微微发抖的步态仿佛说明,他除开对军事颇感兴趣,对上流社会的生活方式和女性的兴趣在他灵魂深处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喂,老兄,米哈伊洛·米特里奇,”
他把脸转向一个营长,说道(这营长微微一笑,向前移动一步,看上去他们都很走运),   “夜里我们都挨责备了。可是,似乎还不错,我们的兵团不是劣等的……啊,不是吗?”
营长听懂了这句令人开心的讽刺话,笑起来了。
  “就是在察里津草地举行阅兵式,也不会有人把我们赶出去的。”
  “什么?”
那团长说道。

这时候,在那分布着信号兵的直通城市的大道上,有两个骑马的人出现了,一个是副官,另一个是跟随身后的哥萨克。
副官是由总司令部派来向团长阐明昨天发布的命令中模糊不清的措词的,即是阐明,总司令意欲看见一个完全处于行军状态的兵团——穿军大衣,罩上外套,不作任何检阅准备。
前一天,奥国军事参议院有一名参议员由维也纳前来叩见库图佐夫,建议并要求俄国军队尽速与费迪南大公和马克的部队汇合,但是库图佐夫认为这种汇合并无裨益,所以,他在摆出可作为他的观点的佐证时,还试图请那位奥国将军目睹一下来自俄国的军队的凄惨情状。他愿意前来与兵团士兵会面,就是要臻达这个目的;因此,兵团的处境愈益恶劣,总司令就愈益高兴。
  尽管那个副官不熟悉详情,但他已向团长转达了非履行不可的总司令的要求,即是士兵必须穿军大衣,罩上外套,不然,总司令就会表示不满意的。
团长听了这些话后垂下头来,默不作声地耸耸肩膀,很激动地把两手一摊。
  “胡作非为啊!”
他说道。   “米哈伊洛·米特里奇,我不是跟你说过,在行军中,就是要穿军大衣,”
他指责营长,   “唉呀!我的天!”
他补充一句话,就很坚定地向前走去。   “诸位,连长!”
他用那惯于发口令的嗓音喊道。   “上士!……他即将光临?”

他流露出恭恭敬敬的神情面对前来的副官说道。看来是为他所提起的那人,他才面带这种表情的。
  “我认为要过一个钟头。”
  “还来得及换衣服吗?”
  “将军,我不晓得……”这个团长亲自走到了队列的前面,吩咐士兵们重新穿上军大衣。连长各自奔回连部,上士们开始忙碌起来了(一部分大衣未予缝补,不太完整),就在这一刹那间,那些原先既整齐而又肃静的四边形队列开始蠕动、松散,喧哗不已。士兵从四面八方来回奔走,一个个向前耸起肩膀,绕过头上取下行军用的背袋,脱下军大衣,抬起一双手伸进衣袖中。
  过了半个钟头,一切恢复了原有的秩序,只有四边形队列已由黑色变成灰色的了。团长又用那微微发抖的步态走到兵团的前面,从远处望它一眼。
  “这又是什么名堂?这是什么名堂?”
他在停步之时喊,   “第三连连长!……”“传呼第三连连长去见将军,传呼连长去见将军,传呼第三连连长去见团长!……”一列列队伍都听见传呼的声音,一名副官跑去寻找那个磨磨蹭蹭的军官。
这些费劲传呼的声音越传越不对头,在传到被传者的耳鼓时,原话已经变成   “将军被传到第三连”了。这名被传的军官从连部后面窜出来,他虽然是个已过中年的男人,不习惯于跑步,但他还是步履踉跄,磕磕绊绊地快步走到将军面前。上尉那种惶惑不安的神色,就像有人叫一个没有学会功课的学生回答问题似的。
  他那显然由于饮酒无度而发红的脸上现出了斑点,嘴巴撇得合不拢了。他走到团长近侧,放慢了脚步,当他气喘吁吁走到团长面前时,团长从头到脚把他打量一番。

-loading- -loading--loading-


  “您很快要给士兵们换上长袍了!这是什么名堂?”
团长喊道,他用下颔指了指第三连的队伍中的一个穿着与别人的军大衣截然不同的厂呢色军大衣的士兵,   “您刚才呆在哪儿?预料总司令就要到了,而您擅自离开岗位,啊,不是吗?……我要教训您一顿,干嘛要让士兵们穿上卡萨金去接受检阅!
……啊,不是吗?
连长眼巴巴地望着首长,他把两个指头按在帽檐上,越按越紧,好像他认为这会儿只有按帽檐行礼才能得救似的。
  “喂,您为什么不开腔?您这儿有一个装扮成匈牙利人的是谁呀?”
团长带着严肃的神色,开玩笑说。
  “大人……”“喂,什么‘大人'?大人!大人!可是谁不知道‘大人'是什么。”
  “大人,他是受降级处分的多洛霍夫……”上尉轻声地说道。
  “怎么?他被贬为元帅,是不是?还是贬为士兵呢?士兵就应当像大家一样穿军装。”
  “大人,您亲自准许他在行军时可以穿这种衣服。”
  “我准许的么?我准许的么?你们这些年轻人总是这个样子,”
团长有几分冷静地说道。   “我准许的么?对你们随便说句什么话,你们就……怎么?”
他怒气冲冲地说道,   “请让士兵们穿着得体面一点……”团长掉过头来望望副官,他又用那微微发抖的步态向兵团的队伍走去。可见他很喜欢大发脾气,在这个兵团的队伍中走了一阵之后,他想再找一个大发脾气的借口。他威吓一个军官,因为这个军官戴着尚未擦亮的奖章,又威吓另一个军官,因为他带的队伍不整齐,之后他就向第三连走去。
 

UfqiLong

  “你是怎——样站的?脚放在哪里?脚放在哪里?”
离那个身穿浅蓝色军大衣的多洛霍夫莫约有五人间隔的地方,团长就用含有痛楚的嗓音喊道。
多洛霍夫把他那弯着的腿慢慢地伸直,用炯炯发亮的放肆无礼的目光朝将军的面孔瞥了一眼。
  “干嘛要穿蓝色的军大衣?脱掉!……上士!给他换衣服……坏东西……”团长还没有把话说完,多洛霍夫就急急忙忙地说道:
  “将军,我必须执行命令。但是,我不应该忍受……”“在队伍里不要闲扯!……不要闲扯,不要闲扯!……”“我不应该忍受屈辱。”
多洛霍夫用那洪亮的嗓音把话说完了。
将军和士兵的视线相遇了。将军怒气冲冲地向下拉着那条系得紧紧的腰带,他沉默起来了。
  “请您换换衣服吧,我请求您。”
他走开时说道。

----

第二部 第二章

  “总司令来了!”
这时信号兵喊道。

团长脸红了,跑到了马儿前面。他用巍颤颤的手抓住马镫,纵身上马,稳定身子,拔出了军刀。他面带欣喜而坚定的神情,撇着张开的嘴,准备喊口令。整个兵团就像梳平毛羽、振翅欲飞的鸟,抖抖身子,就屏住气息,一动不动了。
  “立——正!”
团长用震撼人心的嗓音喊道,这声音对他表示欢乐,对兵团表示森严,对前来检阅的首长表示迎迓之意。

几匹马纵列驾着的高大的天蓝色的维也纳轿式四轮马车,沿着没有铺砌路面的宽阔的周围种满树木的大路,奔驰而至,马车的弹簧发出轻微的隆隆响声。侍从们和克罗地亚人的护卫队乘坐轻骑在车后疾驰。一个奥国将军坐在库图佐夫近旁,他身穿一套在俄国人的黑军装之中显得稀奇古怪的白军装。
  四轮轿式马车在兵团的队列前停下来。   库图佐夫和奥国将军轻声地谈论什么事情,库图佐夫微露笑容,当他迈着沉重的步子,从踏板上把腿伸下的时候,俨如他面前并无二千名屏住气息谛视着他和团长的士兵似的。
传来了口令声,兵团的队伍又颤动了,一齐举枪致敬,发出铿锵的响声。在那死一般的肃穆中,总司令的微弱的说话声清晰可闻。全团的士兵拉开了嗓子喊道:   “大——人——健康长寿!”
全体又屏息不动了。开初,当兵团的队伍行进时,库图佐夫站在一个位置上不动。然后,他和那身穿白军装的将军,在侍从的伴随之下,并排地沿着队列开始徒步检阅。
从团长挺直胸膛、衣着整齐、姿态端正、眼睛谛视总司令举手行军礼来看,从他勉强抑制住微微发抖的步态、身体向前微倾、跟随着二位将军沿着队列徒步检阅来看,从他听见总司令每说一句话,看见总司令每作一次手势就跑上前去唯唯诺诺来看,他履行下属的职务,较诸于履行首长的职务,更能得心应手。与那些同时抵达布劳瑙的兵团相比较,这个兵团由于团长的严厉和勤奋而居于至为优越的地位。掉队者和病号只有二百一十七人。除皮靴而外,其余一切都完整无缺。

库图佐夫沿着队列走过去了。有时停步对他在土耳其战争中认识的军官们说上几句密切的话,有时也对士兵们说几句话。当他望着皮靴时,他有好几回忧郁地摇头,并指着皮靴让奥国将军看看,他那表情能说明,在这件事上他似乎不想责备任何人,但却不能不目睹这种恶劣的情形。
  每当这时团长就向前跑去,深怕没听见总司令谈论这个兵团的每句话。在每句低声道出的话语都能听见的距离以内,约莫有二十名侍从跟随在库图佐夫身后。侍从先生们互相交谈,有时候发出笑声。一个长得漂亮的副官紧紧地跟着总司令,相隔的距离很近,他就是博尔孔斯基公爵,他的同事涅斯维茨基校官和他并肩同行,他身材魁梧,格外肥胖,长着一张美丽、善良和笑容可掬的脸,一对水汪汪的眼睛,一个面孔有点黧黑的骠骑军官在涅斯维茨基旁边走着,把他逗弄得几乎忍不住要笑。那个骠骑军官没有露出微笑,严肃地用那呆滞的目光望着团长的脊背,滑稽地摹仿团长的每个动作。每当团长微微发抖、向前弯腰的时候,那个骠骑军官就同样地、不爽毫厘地发抖、弯腰。
  涅斯维茨基一面发笑,一面推撞别人,让他们也来观看这个好逗笑的人。
库图佐夫无精打采地、脚步缓慢地从几千对瞪着眼珠谛视着首长的眼睛旁边走过去。走到第三连近侧的时候,他忽然停步了。侍从们没有预见到他会停步,不由地朝地拥上来。
  “啊,季莫欣!”
总司令说道,认出了那个因身穿蓝色军大衣而尝到苦头的红鼻子上尉。

季莫欣在团长责备他的时候身子似乎挺得不能再直了。但是,在总司令和他谈话的这个时刻,他把身子挺得更直了。看起来,若是总司令再多望他一会儿,他就会忍受不住了。
  库图佐夫显然明了上尉的这种窘态,他心中祝愿上尉诸事吉祥,话音一落地就连忙转过脸去。库图佐夫那张因负伤而变得丑陋的胖得发圆的脸上,掠过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
  “还有个伊兹梅尔战役的同志,”
他说道。   “是个勇敢的军官啊!你满意他吗?”
库图佐夫向团长问道。
团长在骠骑军官身上的反映,就像照镜子那样,只是团长自己看不见。团长颤栗了一下,向前走去,答道:
  “大人,我很满意。”
  “我们大家并不是没有弱点,”
库图佐夫说道,面露微笑,从他身边走开了。   “他忠实于巴克斯”①。
①巴克斯就是罗马神话中的酒神。
团长吓了一跳,这是否就是他的罪过,他什么话也没有回答。这时候军官看见了鼻子发红、腹部收缩的上尉的面孔,就模仿他的面部表情和姿态,模仿得像极了,以致涅斯维茨基不禁笑出声来。库图佐夫扭过头来。看样子,军官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当库图左夫扭过头来的刹那间,他装出一副鬼脸,旋即露出至为严肃的毕恭毕敬的纯洁无瑕的表情。
第三连是最后一个连。库图佐夫沉思起来,显然他想起什么事情。安德烈公爵从侍从们中间走出来,用法国话轻声地说道:

  “您吩咐我提醒您一件关于本团内受降级处分的多洛霍夫的事情。”
  “多洛霍夫在哪里?”
库图佐夫问道。
多洛霍夫换上一件士兵的灰军大衣,焦急地等待有人召唤他。一个身材匀称、浅色头发、一对蓝眼睛闪闪发光的士兵从队列中走出来了。他向总司令面前走去,举枪敬礼。
  “你有要求吗?”
库图佐夫微微地蹙起额头,问道。
  “他就是多洛霍夫。”
安德烈公爵说道。
  “啊!”
库图佐夫说道,   “我希望这场教训会使你纠正错误,好好地服役。国王是很慈悲的。你只要立功,我就不会把你忘记。”
那双闪闪发光的蓝眼睛放肆地望着总司令,就像正视着团长那样,他好像要用他的表情去冲破那层把总司令和士兵远远分开的隔幕。
  “大人,有一件事我要求您,”
他用那洪亮、坚定、从容不迫的嗓音说道,   “我求您给我一个赎罪的机会,证明我对国王和俄国的一片忠心。”
库图佐夫转过脸来,正如他向季莫欣转过脸来一样,他脸上掠过一丝含在眼中的微笑。他转过脸来,蹙一阵额头,好像他想表明,多洛霍夫对他所说的种种情形,以及多洛霍夫对他可能说到的种种情形,他老早老早就心中有数了,这一切使他厌倦,都是一些根本用不着说的话。他转过头来,向马车面前走去了。

一团人按连站队开往布劳瑙附近指定的驻地,希望在那里能给自己弄到皮靴和军服,在艰苦的行军之后休息休息。
  “普罗霍尔·伊格纳季奇,您不会抱怨我吧?”
团长骑在马上绕过向营盘走去的第三连官兵,向带领连队的季莫欣上尉面前直奔而去,对他说道,在顺利举行阅兵式之后,团长脸上不禁流露出欣快。   “为沙皇效劳……不可以乱来……我有时会在队列中威吓你们一通……我先来道歉,您是知道我的……我十分感谢!”
他于是向连长伸出手来。
  “将军,哪能呢,我怎敢埋怨您呀!”
上尉答道,他的鼻子涨红了,面露微笑,微笑时张开他在伊兹梅尔城下被枪托打落两颗门牙的缺口。
  “请转告多洛霍夫先生,我决不会忘记他,要他放心好了。请您告诉我,我总想问您,他怎么样?操行端正么?各方面的表现……”“大人,他努力工作……可是性格……”季莫欣说道。
  “怎么?性格怎么样?”
团长问道。
  “大人,天天不一样,”
上尉说道,   “有时候很聪明,有学问,待人和善。有时候不然,他变成野兽了。他在波兰本来打死了一个犹太人……您要知道……”“是呀,是呀,”
团长说道,   “还是要怜悯怜悯这个不幸的青年。要知道,他交际广阔,情谊深厚……所以您要……”“大人,遵命。”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季莫欣说道,他面露微笑,表示他明了首长的意愿。
  “是呀,是呀。”
团长在队列中找到了多洛霍夫,并且把马勒住了。
  “作战前先发肩章。”
团长对他说道。
多洛霍夫环顾了四周,没有说什么,也没有改变他那露出嘲笑的嘴角的表情。
  “嗯,这就好了,”
团长继续说道。   “我邀请各位痛饮一杯,”
他补充一句,让士兵们都能听见他说的话,   “我感谢大家!谢天谢地!”
他于是赶到这个连队的前面,并向另一个连队疾驰而去。
  “没啥可说的,他确实是个好人,蛮可以和他一道干工作。”
季莫欣对在身旁步行的连级军官说道。
  “一言以蔽之,他是个红桃!……(团长的绰号叫做‘红桃K')”那个连级军官一面发笑,一面说道。
长官们在举行阅兵式后的喜悦心情也感染了士兵们。这一连人心情愉快地步行。四面八方都传来士兵谈话的声音。
  “有人把库图佐夫叫什么来着,他是个独眼人,只有一只眼睛?”
  “可不是么!百分之百的独眼人。”
  “不……老弟,他比你更眼尖哩。皮靴和包脚布,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的老弟,他望了望我这双脚……嘿!我以为……”“还有那个和他同路来的奥国人,好像他全身刷了一层白灰似的,简直白得像面粉!想必有人像擦驮具那样把他擦得干干净净!”

  “费杰绍,怎么样!……他不是说过什么时候开始打仗吗?你不是呆在更近的地方?人家老是说,波拿巴本人就驻扎在布鲁诺沃①。”
①布鲁诺沃即是布劳瑙。
  “波拿巴会驻扎在这里!瞧,他真是瞎说,笨蛋!他知道什么呀!目前普鲁士人在叛变。这也就是说,奥国人正在戡乱,一旦普鲁士人给镇压下去,就向要波拿巴宣战了。可是他硬说波拿巴驻扎在布鲁诺沃啊!由此可见,他是个笨蛋。你多听一点消息吧。”
  “你瞧,设营员这些鬼家伙!瞧,第五连官兵已经拐弯,进村了,他们就要煮稀饭了,可我们还没有到达目的地。”
  “鬼东西,给我一点面包干。”
  “昨天你给了我一点烟叶,是吗?老弟,怪不得。喂,你拿去吧,上帝保佑你。”
  “让我们停下来休息休息也好,要不然,我们还要空着肚子走五俄里左右的路。”
  “若是德国人给我们几辆四轮马车,那就妙极了。坐上去满不在乎,真威风!”
  “老弟,这里的民众狂暴得很。那里好像都是俄国王权之下的波兰人;老弟,如今这里是清一色的德国人。”
  “歌手都到前面来!”
可以听见上尉的喊声。
约莫二十人从各个队列中跑到连队的前面。一名领唱的鼓手向歌手们转过脸来,他挥一挥手,唱起悠扬婉转的士兵之歌,歌曲的头一句的字样是:   “朝霞升,太阳红……”收尾一句的字样是:“弟兄们,光荣归于卡缅斯基爷爷和我们……”这首歌曲编写于土耳其,现时在奥国流行,只是歌词中有所改动,其中的“卡缅斯基爷爷”已被改成“库图佐夫爷爷”。

鼓手这个消瘦、眉清目秀、约莫四十岁的士兵,依照士兵的惯例突然停止,不喝完最后一句,把两手一挥,好像把一件什么东西扔到地上似的,他向士兵歌手们严肃地瞥了一眼,眯缝起眼睛。之后,当他深信人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的时候,他好像把一件看不见的贵重物品举在头顶上,呆了片刻后突然使劲地把它扔掉:
哎呀,我的门斗呀,我的门斗!
  “我的新门斗……”二十个人接着唱下去,乐匙手尽管担负着沉重的驮具,但却急忙地向前跑去,面向连队后退着行走,微微地抖动肩膀,威吓某人似地击打着乐匙。士兵们合着歌曲的拍节,挥动着手臂,迈开大步,不知不觉地走齐了脚步。连队后面可以听见车轮的辘辘声,弹簧垫的轧轧声和马蹄的得得声。
  库图佐夫偕同侍从回到城里去。   总司令做了个手势,要士兵们继续便步行进,一听见歌声,一望见跳舞的士兵和快活地、脚步敏捷地行进的全连的士兵,总司令及其侍从们的脸上就流露出喜悦的表情。马车从连队右边一跃而过,连队右翼的第二排中,有个蓝眼睛的士兵无意中引人注目,此人就是多洛霍夫,他雄赳赳地、步态优美地合着歌曲的拍节行走着,一面望着从他身旁走过的人们的面孔,那神情就像他很怜悯此时没有跟随连队行进的人。
  库图佐夫的侍从中的一名骠骑兵少尉曾经模仿团长的姿态,引起一场哄笑,这时候,他落在马车后面,向多洛霍夫跟前奔驰而去。

骠骑兵少尉热尔科夫在彼得堡曾一度属于多洛霍夫把持的暴徒团伙。热尔科夫在国外遇见一个当兵的多洛霍夫,认为没有必要和他结识。如今,当库图佐夫和这个受降级处分的军官谈话之后,他怀着老友会面的喜悦心情向他倾吐所怀。
  “知心的挚友,你怎么样了?”
他在听见歌声时说道,一面使他的坐骑和连队的步调一致。
  “我怎么样?”
多洛霍夫冷漠地答道,   “正像你望见的这个样子。”
节拍轻快的歌声,使热尔科夫说话时那种无拘无束的愉快的语调和多洛霍夫回答时故意装出的冷漠的神态,赋有一种特殊意义。
  “喂,你是怎样和首长搞好关系的?”
热尔科夫问道。
  “没有什么,都是一些好人。你是怎样混进司令部的?”
  “暂时调来的,由我值班嘛。”
他们沉默了片刻。
  “她从右手袖筒中放出一只雄鹰,”
歌词中写道,歌词无意中引起一种朝气蓬勃的愉快的感觉。假若他们不是在听见歌声时交谈,他们的话题也许就不同了。
  “打垮了奥国人,是真的么?”
多洛霍夫问道。
  “大家这样说,鬼才知道啊。”
  “我很高兴。”
正像歌词所要求的那样,多洛霍夫简而明地答道。

  “好吧,随便哪天晚上请到我们那里来打法拉昂纸牌吧。”
热尔科夫说道。
  “也许是你们捞到许多钱了?”
  “你来吧。”
  “不行,我已经发誓了。在没有晋升以前,我不喝酒,不赌钱。”
  “也罢,在打仗以前……”“到时候就见分晓。”
他们又沉吟起来。
  “你需要什么就来吧,司令部里大家都会帮忙的……”热尔科夫说道。
多洛霍夫冷冷一笑。
  “你还是放心好了。我需要什么不会去索求,我自己准能办到。”
  “也罢,我只是这样说……”“我也只是这样说。”
  “再见。”
  “祝你健康……”……眺望故土,
关山远阻……
热尔科夫用马刺刺马,马暴躁起来,发了烈性,用蹄子约莫跺了三下,不知道先要伸出哪条腿,定神之后,疾驰起来,也同样合着歌曲的节拍赶到连队前面去追赶四轮轿式马车。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川河流交融着花前月下-28

+团长 +士兵 +兵团 +军大衣 +总司令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23 仁智互见 👎2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 长征 长征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