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育儿子女教育十大原则-2..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2024-03-06 , 11175 , 2422 , 117

听音频 🔊 . 看视频 🎦

家庭育儿子女教育十大原则-2

关于习惯

原则二、原则三守住了底线,建立了规则,现在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去培养孩子各方面素养。

首先从习惯开始,从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会让父母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事半功倍。关于习惯,李希贵校长总结了如下几条原则。

04
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第四条原则:设计策略,培养习惯。

所有好习惯都不是天生的,而需要长期培养。但是好习惯的培养没有那么容易,往往孩子一哭闹、一撒娇,父母的就心软了,放弃了。
咱们要做的,就是设计策略,给孩子一个脚手架,让他能比较容易地攀登到良好习惯的台阶上。

比如,几乎所有家长都想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那么以后只要出门,咱们就一定要带一个小书包,里面装上孩子最近最喜欢的书。出门之后,至于看不看,不那么重要。让孩子时时刻刻知道,即使出了门,我后面的小书包里也是有一本最近喜爱的书的。仅仅这样一个暗示,其实就是一个脚手架。按照这样的自我认知和心理暗示,孩子就比较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
  而不是父母天天在家里逼孩子   “你要看书,必须看书”。

再如,你想培养孩子吃蔬菜的习惯,就不要把所有饭菜一起摆到饭桌上,要先把孩子必须吃但通常不喜欢吃的蔬菜端上饭桌,让他在食欲较好的时候先吃完蔬菜。

-loading- -loading--loading-


又如,你想培养孩子按时睡觉的习惯,就要规定好家庭作息时间,可以把睡前15分钟作为亲子共读时光,时间一到就开始共读。共读之后,孩子一般都会准点睡觉。
这就是   “设计策略,培养习惯”,习惯不能一蹴而就,它是顺着策略渐渐养成的。



05
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第五条原则: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UfqiLong


培养习惯很重要,但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急不得。比如,一两岁的孩子刚开始学吃饭,用手抓可能是最得力的方式,但是饭桌上、衣服上,肯定会弄得一塌糊涂。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孩子会轻松地学会怎么样使用筷子和勺子。这不用急,到了年龄自然就会。
了解了这一点,当孩子刚开始搞得一塌糊涂的时候,就不要指责他。家长自己不要怒火冲天,也不要代替孩子,他渐渐地会自己越做越好的。孩子仅仅从吃饭这么简单的一件事当中,就会感受到对自己能力的信心,这才是最宝贵的。父母要做的,是帮孩子搭建阶梯,化难为易。

再如,想让孩子整理房间,咱们最好给孩子一个需要整理的物品清单,并教他操作方法。有了这样的抓手,孩子就知道该怎么干了。这就是脚手架、阶梯。
又如,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可能让他从绘本一步跨越到文字阅读,可以给孩子买一些   “桥梁性的书”,就是插画版的文字书,帮助孩子提升阅读水平。



-loading- -loading--loading-


UfqiLong

06
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第六条原则:随时鼓励,定期反思。

对于孩子,做家长的总是批评太多,表扬太少。我们看见孩子身上有什么缺点总忍不住批评,希望他变得更好。
退一步想一想,事实上孩子的行为,好的行为通常情况占85%以上,不好的只是15%左右。当我们认为孩子没有可以表扬的优点时,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我们看待孩子的眼光有问题。85%好的行为,我们为什么往往看不见?

所以,父母得培养这样的习惯:随时对孩子进行鼓励。当孩子通过你的鼓励不断意识到自己的优点时,这些好的行为就会固化成他的习惯,让他闪闪发光。
那15%不好的行为怎么办?咱们心里得有个数,单纯批评没用,我们应该做的是定期和孩子一起反思。请注意,这两个词很重要:反思和定期。

反思,是帮助孩子对一定时期内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因,找到改进的方法。比如,上学迟到是因为赖床,赖床是由于前一天晚上拖延了上床时间,那么按时间睡觉问题就解决了。一起找原因,找改进的方法,这叫反思,而不是批评。
定期也很重要,不是每天说,看见就说,而是一个星期或两个星期一次,定期反思。

当然,李希贵校长反复提醒,反思是针对行为本身,而不是对孩子本人。每一次鼓励或者反思,都要谨记对事不对人。



(未完待续, To be contd)
 

朋友圈的风景:美妙时光美景风光:山河湖水人文城市-20

+孩子 +习惯 +原则 +育儿 +定期

本页Url

↖回首页 +当前续 +尾续 +修订 +评论✍️


👍4 仁智互见 👎0
  • 还没有评论. → +评论
  •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连载目录

    🤖 智能推荐

    + 圣路 圣路
    AddToFav   
    新闻 经典 官宣